2024年,天津农村产权交易所(以下称“农交所”)立足服务“三农”改革工作,全力提升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推进自身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全市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添秤”助力。
一是搭建“农村土地流转信用评价模型”。
二是建立“线上+线下”重点项目路演推介机制。
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每日发布项目信息、每周进行重点项目推介;线下推出“一镇域一盘活·优质项目合作对接沙龙”系列活动,组织宣贯招商政策、金融产品和投资人现场考察;依托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等视频平台开展重点项目线上直播推介,形成日日有发布、周周有推介、月月有活动的资产盘活服务梯队,全年累计发布重点项目174宗。
“线上+线下”推介机制
三是构建跨区域市场互联互通合作机制。
建立京津冀、一市三省(天津市、黑龙江、吉林、辽宁)、津宁(天津、南京)、津渝(天津、重庆)等市场项目联合发布机制,共发布京津冀特刊330期、一市三省特刊14期、津宁快报10期、津渝快报5期,涉及项目约2200宗。
一是配套集体资产规范管理。
二是建立村级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建立村级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现村集体财务的专业化、规范化、智能化管理,提升村级财务信息质量,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截至2024年12月,村级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已在东丽、武清、宝坻、宁河、西青等5个涉农区落地7宗项目,涵盖代理记账、审计、评估等。
三是上线运营集体资金信息平台。
平台为全市集体经济组织及下属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信息发布、展示、报价、统计等综合服务,创新“利率招标”方式,推动村集体资金运营进一步规范化、公开化, 累计实现资金对接金额超5.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