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又一代麻城人,秉承“忠诚勇毅,敢为人先”的麻城精神,勇敢闯荡,奋力拼搏,他们中有政界精英、商业大咖、专家学者、科技达人……他们是麻城新时代的代言人。为深度展示在外麻城人士的创业历程和故土情怀,激励引导本地麻城人创新创业,市委组织部、市工商联、市融媒体中心联合开办【天下麻城人】全媒体访谈栏目,探访在外麻城籍创业人士,展现麻城在外儿女成长和奋斗的光辉历程和巨大成就,为家乡人民增添一份前所未有的创业激情和发展动力,为麻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詹丽英:书就是最好的嫁妆
詹丽英,二级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湖北省人民医院急重症医学中心主任,重症I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师分会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湖北省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病理生理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学术副主编。
1971年,詹丽英出生于麻城市木子店镇,老米酒文化在她的记忆里根深蒂固。“火锅煮日月,米酒醉乾坤。小时候家庭条件艰苦,但是过年待客,老米酒是必备的。每年过年的时候,全家人围着吊锅,喝着老米酒,一家人其乐融融,直到现在回忆起来,心里也是暖暖的。”詹丽英回忆起自己的童年露出愉悦的笑容。
詹丽英的叔叔在外地上大学接受了高等教育,家族对教育比较重视,也让她受到熏陶,她从小就很喜欢读书,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通过阅读了解了很多励志故事,开拓了眼界。虽然爷爷奶奶的思想是女孩子长大后早点嫁人,但是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她知道了花木兰、居里夫人等成功女性的故事,她就下定决心向她们学习。她最感谢的是自己的叔叔,叔叔一直在给爸爸灌输的思想是“女孩子养好,一样有出息”,父亲也一直以实际行动支持她的求学路。
第一次走出木子店,还是詹丽英考上麻城一中的时候,那时候,她坐着班车,翻过天井山等盘山公路,历经周折才来到麻城一中。在麻城一中三年的求学生涯,对她来说非常宝贵。在高中时期,女生和男生比例只有1:4,农村女孩更是少之又少,詹丽英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刻苦努力学习。在这里,她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也更加向往外面的美好世界,她渴求看看外面的天有多大,路有多远,埋下了一颗看世界的种子。
“高中毕业上大学的路上,我的爸爸挑着一担木箱对我说,虽然你是女孩子,我把更多将来给你买嫁妆的钱供你读书,将来你的书就是你最好的嫁妆……”詹丽英哽咽了。虽然很多年过去了,每当她想起当时的场景和父亲的一番话,都让她内心暖流涌动。她也一直告诉自己家族的子女,百善孝为先。
报考大学专业的时候,她受到叔叔婶婶的指引,他们都建议她报考武汉大学医学部,所以才选择了学医。在学医的过程中,她从最开始的不适应到后来逐渐产生兴趣,体会到作为一个医生治病救人的快乐和存在感。同时,她的仁心也成为她努力学习和钻研的力量源泉。
“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越来越觉得,其实人最重要的不是选择什么,而是在面对你的选择的时候,你是怎样接受和适应挑战的。不是在于你选择了一个优秀的岗位和专业,而是你在不同的岗位上,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詹丽英坚定地说。
1995年,本科毕业的詹丽英选择留校在湖北省人民医院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又不断深造,读完硕士和博士,2008年,正式博士毕业。詹丽英依然清晰地记得自己上的第一个夜班,医院来了一个失血性休克的病人,第一次独立面对病情这么严重的病人,当时她惊慌失措,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后来经过旁边进修医生的提醒,她一下子思路清晰,很快对病人进行一系列治疗,病人经过抢救逐渐恢复。
当了25年的麻醉科医生,2020年,她从麻醉科转岗到急重症医学中心。在工作的时候,她会感到压力,那是生命的重担,是对生命的敬畏。
2022年年末,一位从麻城市人民医院转诊来的病人让她印象非常深刻,患者是一个20多岁的护士,在工作岗位上患新冠肺炎,带病坚持工作了一段时间后病倒了。因为病情非常严重被转诊到省人民医院抢救,转诊之后,医生们给患者进行了一系列抢救治疗。詹丽英介绍:“这个20多岁的护士还是个很年轻的孩子,当时患者的父母每天早晨看到我就迎上去,用麻城话对我说一句‘詹主任,我的孩子劳您费心了’,每天听到这句话,我心里都是沉甸甸的,作为父母,我深刻理解他们内心的焦虑和焦急。”
过了7天,当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稳定后,再见到患者父母,詹丽英终于松了一口气。2023年的春节一大早,她收到了这位被治愈的患者发来的拜年短信,觉得非常暖心和有成就感。
如今,詹丽英靠过硬的医术打响名气,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与毅力,成为省人民医院急重症医学中心的“掌门人”。她擅长各类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包括重症感染、脓毒症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搏骤停后集束化治疗及器官移植围术期重症监护治疗。她在脓毒症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领域颇有建树。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武汉大学教学改革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项目等课题多项。主编专著1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0余篇,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詹丽英拯救病人的一个个鲜活事迹更是多次被央视新闻、荆楚网、湖北日报、学习强国等多家媒体和平台广泛报道,这是对她和她带领的急重症医学中心团队高尚职业精神和卓越专业素养的一次次生动展现。
多年以来,詹丽英对家乡麻城有着割舍不断的亲情,她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专业造诣,以参与培训、交流指导等多种方式,为麻城市人民医院及基层医院的医护人员搭建起系统而全面的知识框架,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一袭白衣,一个信念,一份热爱,一种责任,詹丽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巾帼不让须眉,柔肩亦担重任”的实力,展现了新时代的女性风采。
陈治标:德艺双馨 医疗名匠
“他从医三十余载,孜孜以求,从不懈怠,标本兼治。他是神经外科手术的权威,不断攻关重大疑难问题,在复杂脑血管疾病及复发颅底肿瘤的诊治上独树一帜,成果斐然。在‘显微’的世界里大放异彩,引领同行阔步前行,是‘显微世界’的巨人……”这是湖北省人民医院在庆祝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大会上授予陈治标教授“医疗名匠”的颁奖词。
陈治标,麻城市中馆驿镇人,湖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医学博士、二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人民医院“十大手术名家”及“医疗名家”,入选光谷高新3551人才工程,法国里尔大学访问学者,擅长颅内复杂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深部脑肿瘤、椎管肿瘤、及复杂垂体瘤(经鼻蝶)等疾病的显微手术治疗,并能解决神经外科危急重症疑难问题。
1964年,陈治标出生于中馆驿镇范大村,父母是地道的农民,家里有七个孩子要养,家庭条件非常艰苦,他经常饿肚子。放牛、插秧、割麦这些农活儿,童年时的陈治标都干过。小时候他很贪玩,为了逃学还偷偷把自己的书包藏起来,被母亲打一顿送到学校。五年级的时候,受其哥哥们和老师们的鼓励,他才逐渐意识到学习可以改变命运,开始认真学习。初中的时候,一次数学竞赛,他得了第一名,信心倍增。高中的时候,他考到当时心仪的高中——中馆驿高中。到了高中以后,陈治标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们的用心用情,除了睡觉,老师几乎和学生都在一起,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学生查缺补漏、答疑解惑,用无私的关心和爱帮助学生。1981年参加高考的时候,他漏做了数学试卷最后一页的题目,距离分数线差5分,无奈选择到福田河高中复读一年。1982年,他再次参加高考,当时填报志愿的时候,他有很多选择,但是他选择学医。
“当时在我们村子里有两三百人,很多破伤风、脑溢血的村民,还没送到县医院就去世被抬回来了,感觉很凄惨,内心很震撼。还有一次,自己因为感冒很久都没好,母亲深更半夜到隔壁村讨要了一点药,事后问起母亲才知道,是‘香灰’。我深刻感觉农村的医疗条件还是非常落后的,所以我毫不犹豫地报了湖北医学院。”陈治标回忆道。
1987年大学毕业后,陈治标参加了全国100多所医学院的统考,他很幸运地考上了年级第十名,可以留校或者自主选择就职方向。当时他觉得能留到武汉很好,就选择了留校,他被分到湖北省医学院的卫校当老师,工作还是比较轻松的。一次,他在江边散步,遇到一位大学时期的同学急匆匆赶到医院救治病人,他顿时心生羡慕,心想自己学医5年,还没有临床实践的经历,于是,他决定跳出舒适圈,改变自己人生的轨迹。历经一番波折,1990年,他终于顺利考上了湖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研究生,后来又攻读了博士研究生。由于学业成绩突出,毕业后他就直接被湖北省人民医院录用了,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医生,实现了中学时立下的“立志从医 、以医报国”的愿望。
陈治标每年平均要做500台手术,其中有一台他印象很深刻的复杂手术,团队不吃不喝做了21个小时,硬生生地把一个危重病人从阎王手中夺了回来。“那是一个冬天,我们从早上八点开始进去做手术,中间不能停止,做到凌晨三四点的时候才做完,做的时候没感觉,做完后把手术服脱掉,整个人疲惫不堪,都快虚脱了。走出手术室感觉又冷又饿,一行人走到医院对面的餐馆,敲开老板的门,老板为每个人下了满满一大碗肉丝鸡蛋面。那是我吃的最香的面。当时临走前,我们付钱,老板还不肯收钱,说我们那么辛苦,坚持不肯收钱。”陈治标说。
将“德艺双馨、大医精诚”这两个词用在陈治标身上再恰当不过。陈治标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正直善良、和蔼可亲。凡他手术过的患者,术后反应轻微,治疗效果显著,患者们对他的医术更是赞不绝口,好评如潮,各种致谢的锦旗、匾额挂满病区。大家口口相传,专程点名诊断病情、找他做手术的患者络绎不绝。
陈治标学术成果丰硕,先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市基金等课题5项;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发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主译、主编及参编著作4部。同时,他特别注重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科的前沿动态及时、毫无保留地与同行进行交流分享。
湖北省人民医院作为麻城市人民医院的医联体合作单位,陈治标经常回到自己的家乡麻城,开展医疗查房、医疗手术等,还有一些学术会议,也会有意安排在麻城开展,促进麻城医疗水平发展。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陈治标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着不平凡的精彩人生,把“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白求恩精神体现得完美无瑕,更是把“忠诚勇毅、敢为人先”的麻城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欢迎关注
麻城发布视频号
采写: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郭玲 吴雨婷 林升 戴鹏 袁朝高 商义东
编辑:何莲 陈楠 郭玲 朱秀 王逸帆
编审:谢正武
投稿邮箱:2816133494@qq.com
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经常留言或点“赞”“在看”的读者朋友,会逐渐收不到推送。如果您想每天看到我们的推送,可以将『麻城发布』公众号设置为“星标”或每次看完后,点击页面下端的“在看”。『麻城发布』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