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湄潭县: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绘就和美乡村画卷

政务   2024-10-21 15:55   北京  


在中国西南的贵州高原北部,有一个被誉为“云贵小江南”的美丽县城——湄潭县。近年来,湄潭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的殷殷嘱托,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赋予湄潭建设“贵州最美乡村”“四在农家·和美乡村”样板县、“推动乡村振兴成效成为全市又一张靓丽名片”的要求,以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美乡村为目标,着力打造“特色、富裕、乡土、整洁、文明、活力”和美乡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特色和美乡村的打造

湄潭县以扎实推进“七改一增两处理”和黔北民居“七要素”全覆盖,“两改两治理”“清理烂畜圈,乡村增内涵”为抓手,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走出了一条特色和美乡村建设之路。通过持续发力,培训乡村建筑工匠450多名,选配农村建房协管员参与乡村建设管理,累计建成黔北民居10万余栋,实施村庄整治819个,建成美丽乡村示范点216个。

富裕和美乡村的建设

湄潭县围绕茶业首位产业,厚植“生态优势”,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做全“生态链条”,做强以乡镇、村、小流域为基本单元的“生态经济”,成功探索出了“荒山变茶山、茶区变景区、茶山变金山”的绿色发展路径。成功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荣获第七批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推动建设全国新茶饮集聚区,抢抓珠遵合作打造“新茶饮供应链中心”机遇,发展新质生产力,成功开辟了新茶饮新赛道。2023年,全县茶叶总产量7.21万吨,产值75.03亿元,茶业综合收入180.12亿元。

整洁和美乡村的实现

资源整合是湄潭建设和美乡村探索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建立了“上级项目争一点、县乡财政投一点、帮扶单位助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政策优惠省一点”六个一点的资金筹集机制,通过资源整合用于农村污水、垃圾治理等,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夯实。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实行集中处理,在垃圾收集管理上采取户分类、村收集、街道运转、县处理。在该县鱼泉街道新石村,每家每户均有一个垃圾桶,每一个垃圾桶分成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不定期将垃圾送到清运点集中收集点,再由街道转运到县里集中处理。

文明和美乡村的塑造

湄潭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参与建设和美乡村、改善人居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群众由“要我建、要我改”向“我要建、我要改”的转变。深入推进“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寨管家”基层治理模式有机融合,推选“寨管家”成员5438名,构建“3+N”工作机制,推动落实“管水管路管环境卫生、护林护寨护生态安全、讲情讲理讲政策法治”的“三管三定”责任。通过“群众会+”制定完善《村规民约》、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生活污水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和办法,实现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监督,让农村环境治理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活力和美乡村的激发

湄潭是“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以农村土地制度为主线推进改革,“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均衡减负、户户减负”等改革试验成果被写入中央文件。近年来,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全国首创“四确五定”改革路径,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全县44.3万农民已全部变为股东,大幅增加财产性收入。

湄潭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擦亮乡村振兴“底色”,不仅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为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



来源:微美湄潭  

作者:仇正腾


监制:唐旭

编辑:孙宗亮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喜欢本文的话,请点个“在看”呗





全国农村人居环境
本公众号由农民日报社主办,农业农村部乡村建设促进司指导。发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的政策法规、工作动态、地方实践、典型范例、技术模式、通知公告等,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