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2月2日、12月13日,学校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6名成员分别走进泰山小学、风华中学开展教学实习。
李悦和倪婷玉分别以《气味告诉我们》和《“饥饿”的垃圾桶》为主题,为1年级1班40名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科学课。李悦向小朋友们讲解了气味的感知、分类、气味与健康的联系以及气味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一张张精美的课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回答问题,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倪婷玉将垃圾桶拟人化,通过分组游戏、播放视频、齐诵口诀等多样的形式,教授小朋友们垃圾分类的知识,课程中小朋友们不怕犯错,踊跃参与课程,最终将正确的“食物”给到了每一个“饥饿的垃圾桶”。
刘雅格和高绍源为1年级4班的40名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关于气味识别与节约粮食为主题的科学课。刘雅格通过自制教具,以小组的形式分发了花椒、棉花、大蒜等物品,让同学们能够通过气味来分辨物品,有趣的气味盲盒更深层次地激发了小朋友们的学习热情,使课堂的氛围到达了顶峰。高绍源以“珍惜粮食 拒绝浪费”为题,向小朋友们讲授了五谷杂粮、餐桌礼仪、光盘行动等粮食知识,通过解释五谷和勤俭节约背后的故事,引发了小朋友们的深入思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拒绝浪费,倡导光盘行动。
孙亦菲以《植物的世界》为主题,带领风华中学2900余名学生进行了一节认识植物、了解植物、体会人与植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课。她带领同学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学习植物的种类、结构、作用。带领同学们制作生态“小地球”,让同学们在植物培育中感受生命的魅力,和大家分享植物在地球上的重要性,讲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这堂课不仅仅是关于植物的科学课,更是一次生命教育和生态教育的实践。通过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同学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植物的价值,以及人类在自然界中的角色和责任。
马思语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以《见“圾”行事,分“投”行动》为主题的垃圾分类课程。她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视频图片,向孩子们阐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她详细介绍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的分类标准和投放方法。互动问答环节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和热情,课堂氛围十分活跃。通过这堂课,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垃圾分类的知识,更树立了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他们纷纷表示,要从自身做起,积极践行垃圾分类,为保护地球贡献自己的力量。
更多精彩请关注“东林团委”其他平台!
(左右滑动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