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美丽中国建设者丨“我家”的故事登上春晚!

教育   2025-01-29 15:56   黑龙江  

我的家

是大家生活的一块小地方

到处都是青草

都是绿色的……

绿水丰涟漪,青山多绣绮。1月28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40多位生态文明建设者代表登上了春晚舞台,共同唱响《我的家》,短短几分钟的节目,展现了20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这些演唱者有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建设的塞罕坝林场职工代表、黄海和渤海鸟类栖息地的建设者、呼伦贝尔大草原生态文明建设者、首批国家公园建设者以及参与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的建设者等等。节目中多位演员的工作单位正是东林人奋斗守护过的绿色宝藏。

1962年,47位东林毕业生“上坝”建设塞罕坝机械林场。

1989年9月,东林校友徐秀娟在黄海之滨的江苏盐城为保护候鸟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2007年6月,东林校友刘磊走出东北林业大学校园,在海南鹦哥岭的热带雨林里扎根便是14年。

我的家

是他种下的一块小地方

到处都是森林

全部是绿的

我的家

是他筑起的一块小地方

到处都是飞鸟

全部都是绿的

——便是万千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东林毕业生们,是美丽中国的建设者们!

2025年,是“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建设美丽中国到“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绿色路上,东林同行
坚持绿色发展,以林育人培养绿色人才

以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徐秀娟、刘磊等为代表的20余万东林毕业生正成长为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

一代代传承、一脉脉守护

建设美丽中国

已经成为东林人的深刻烙印

《我的家》更唱出了东林师生的心声


塞罕坝林场新一代务林人
林学院2023级林业专硕研究生
李彤

三代务林人,尤其是我的家人在春晚这样的重要舞台上亮相,作为一名林学人,这样的时刻,我充满了骄傲与感动。春晚不仅是一个娱乐盛会,更是全国文化的象征,能够参与其中,体现了国家对生态环保与绿色事业的重视。我更要以“学参天地,德和自然”为指引,继续传承塞罕坝精神,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智慧与力量。

原创话剧《娟子》徐秀娟扮演者

经济管理学院2021级会计学3班

张可

“我的家,是他筑起的一块小地方,到处都是飞鸟……”歌声仿佛带我们来到美丽的丹顶鹤自然保护区,这无不展现着我国环境保护的丰硕成果。作为林业大学的学子,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去,传承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鹤魂精神,用实际行动,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
生态学院2024级生态学硕士研究生
雒建芳

“我的家是神奇的一块小地方,到处都在发芽,全部是绿的”。老师曾讲到“六女上坝”的故事,当时我深感敬佩,看到节目上的真人对我触动更深。作为东林生态学子,我更要弘扬塞罕坝精神,为祖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霍鹏飞副教授

山河壮阔,青山绿水,这就是《我的家》。作为林草行业院校的青年教师,我深感绿色发展和践行“两山论”的重要性。我们肩负着培养未来林草人才、守护绿水青山的重任。我将厚植生态文明理念,推广绿色教育,践行绿色科研,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

王贺副教授

春晚歌曲《我的家》通过讴歌生态文明建设者,彰显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激励青年科研工作者与学生投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践。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将科学研究立足于高等教育主阵地,聚焦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国家战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美丽中国和全球生态保护增添活力。

林学院副院长

董利虎教授

看了春晚《我的家》,作为林学青年教师倍感振奋。节目展现了林草人践行“两山”理念的成果,体现了林业发展的重大意义。从林业新质生产力角度,我们应积极创新教学科研,引入先进技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推动林业多功能经营,为实现林业产业升级、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贡献力量,引领学生成为新型林业人才。

乙巳蛇年,春节至

万物更新,一岁又新始

美丽中国,东林人

使命在肩,一代更奋发


我的家

是他圈起的一块小地方

到处都在发芽

全部是绿的


我的家

是他呵护的一块小地方

到处都是青草

全部是绿的


我们的家

到处都是希望

到处都是绿色

“我家”的故事,还将继续……


更多精彩请关注“东林团委”其他平台!

(左右滑动查看)

往期精彩回顾


编辑:王锦坤
责编:王锦坤
审核:王海飙 徐   杨 赵宇晨

 

东林团委
传播校园文化,营造良好氛围,一切为东林师生服务,共青团东北林业大学委员会期待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