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
是大家生活的一块小地方
到处都是青草
都是绿色的……
1962年,47位东林毕业生“上坝”建设塞罕坝机械林场。
1989年9月,东林校友徐秀娟在黄海之滨的江苏盐城为保护候鸟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2007年6月,东林校友刘磊走出东北林业大学校园,在海南鹦哥岭的热带雨林里扎根便是14年。
我的家
是他种下的一块小地方
到处都是森林
全部是绿的
我的家
是他筑起的一块小地方
到处都是飞鸟
全部都是绿的
他——便是万千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东林毕业生们,是美丽中国的建设者们!
2025年,是“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建设美丽中国到“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以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徐秀娟、刘磊等为代表的20余万东林毕业生正成长为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
一代代传承、一脉脉守护
建设美丽中国
已经成为东林人的深刻烙印
《我的家》更唱出了东林师生的心声
原创话剧《娟子》徐秀娟扮演者
经济管理学院2021级会计学3班
张可
“我的家是神奇的一块小地方,到处都在发芽,全部是绿的”。老师曾讲到“六女上坝”的故事,当时我深感敬佩,看到节目上的真人对我触动更深。作为东林生态学子,我更要弘扬塞罕坝精神,为祖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山河壮阔,青山绿水,这就是《我的家》。作为林草行业院校的青年教师,我深感绿色发展和践行“两山论”的重要性。我们肩负着培养未来林草人才、守护绿水青山的重任。我将厚植生态文明理念,推广绿色教育,践行绿色科研,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
王贺副教授
春晚歌曲《我的家》通过讴歌生态文明建设者,彰显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激励青年科研工作者与学生投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践。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将科学研究立足于高等教育主阵地,聚焦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国家战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美丽中国和全球生态保护增添活力。
林学院副院长
董利虎教授
乙巳蛇年,春节至
万物更新,一岁又新始
美丽中国,东林人
使命在肩,一代更奋发
我的家
是他圈起的一块小地方
到处都在发芽
全部是绿的
我的家
是他呵护的一块小地方
到处都是青草
全部是绿的
我们的家
到处都是希望
到处都是绿色
“我家”的故事,还将继续……
更多精彩请关注“东林团委”其他平台!
(左右滑动查看)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