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这三种病害,被称为小麦的“癌症”,一定要提前防治!

文摘   2024-10-21 08:48   山东  

 大家好,我是三胖。小麦赤霉病、条锈病和茎基腐病被称为小麦 “癌症” ,危害巨大,一旦发病,不但大幅降低产量,还严重降低品质。这三种病,一定要从播种环节就开始预防!

小麦赤霉病

小麦感染赤霉病后籽粒干瘪,不仅引起小麦产量降低,同时,小麦赤霉病的病菌还会分泌毒素,若小麦感染率含量达到4%以上时,将不能食用!
根据当地往年发病情况,选择抗赤霉病的小麦品种(种子外包装有提示)。这些小麦品种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赤霉病的发生和传播,而且还能够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秸秆未进行科学处理就还田,田间病残体菌量大,发病重;迟熟、颖壳较厚、不耐肥品种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粘重土壤,偏施氮肥、密度大,田间郁闭,发病重。
小麦赤霉病可防不可治。其最佳防治时期为,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扬花5%-10%左右)。
建议用药:发病较重区域建议使用,丙硫菌唑、氰烯菌酯,防治效果好。零星发病区域建议使用,咪鲜胺戊唑醇,价格低,性价比高。
小麦条锈病
属于小麦真菌类病害。排水不良、地势低洼、土质黏重的地块发病较重,氮肥施用过晚或偏施氮肥,以及田间荫蔽度大、栽植过密的田块易感病,植株生长柔嫩、成熟期延迟易受病菌侵染。
1、根据当地往年发病情况,应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培育壮苗,避免贪青晚熟、抗性降低等现象的发生。
2、合理施肥,控制氮肥的用量,增施磷肥,补充钾肥和微量元素,以增强小麦的抗病力。合理灌溉,土壤湿度大或雨后注意开沟排水,后期发病重的需适当灌水,以减少产量损失。
3、小麦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能减轻小麦的发病程度。
4、适期播种,适当晚播,不要过早,可减轻秋苗期条锈病发生。
5、对于真菌类病害,推荐大家使用“防+治的方法。即选择一种“防的药剂复配一种的药剂。如: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常见“防的药剂有:吡唑醚菌酯、嘧菌酯等, 常见“的药剂有: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己唑醇等。
小麦茎基腐病
小麦幼苗期,最初可观察到小麦的根部和茎基部出现变色现象。一般根部会变为褐色,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株的叶片开始发黄。
小麦成株期,茎基部的腐烂程度加剧,在潮湿的环境下,茎基部病斑处会出现白色、粉红色或砖红色的霉层。
茎基腐病还会影响小麦的穗部。如穗子变小、粒数减少。部分病株的穗部还会提前枯死,呈现出白穗现象。
1、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小麦播种期是预防小麦茎基腐病关键时期,可选用含有咯菌腈、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等成份的药剂或者复配药剂进行种子处理,同时可选含有吡虫啉、噻虫嗪和噻虫胺等杀虫剂的多元复配种衣剂进行地下害虫和穗期蚜虫的防治。
2、玉米秸秆还田时,秸秆粉碎要彻底,也可加入秸秆腐熟剂,加速秸秆腐熟。深耕、深松土壤 30 厘米左右,减除地表秸秆,降低地面病菌基数。
3、适期晚播,可降低苗期茎基腐的发病时间,减轻后期发病程度。科学水肥供应,合理施用氮肥避免徒长,增施磷钾肥和锌肥促强壮,适时浇水补墒,增加植株对茎基腐病的抗性。
4、小麦茎基腐病属于小麦真菌类病害。对于真菌类病害,推荐大家使用“防+治”的方法。即选择一种“防”的药剂复配一种“治”的药剂。如: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常见“防”的药剂有:吡唑醚菌酯、嘧菌酯等, 常见“治”的药剂有: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己唑醇等。


赶紧转发给你身边的种植朋友
让他们也知道小麦种植这些事


点赞,老板给三胖加鸡腿!



金丰学院
用知识改变农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