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即可关注福姐姐
今年1月1日起,社保缴费基数新规正式落地实施。
很多人发现,到手工资悄悄发生了变化。
工资没涨,社保扣得多了,心里难免有些五味杂陈。
延迟退休和缴费年限提升的政策正在推进,大家开始关心一个问题: 月薪5000元,按最低标准缴满20年社保,退休后每月能领多少钱?
别急,今天我们就用数据和公式,来算一算这笔“长远账”。
1
每月社保缴费涨了多少?
什么是社保缴费基数? 简单来说,它是你社保缴费的“依据”。社保缴费基数通常按照上一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确定,并设有上下限。2025年,各地的社保缴费基数普遍有所上涨。
以月薪5000元为例,假设你的缴费基数按照最低标准来计算(60%社平工资):
A:2024年社平工资8000元,则最低缴费基数为8000×60%=4800元;
B:2025年社平工资上涨到8500元,则最低缴费基数变为8500×60%=5100元。
缴费金额变化:
养老保险单位部分按16%,个人部分按8%。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各地略有不同,这里以养老保险为例:
2024年:4800×8%=384元(个人部分);
2025年:5100×8%=408元(个人部分)。
结论:2025年起,即使你的工资不变,按照最低缴费基数,社保扣费每月会多出约24元。而单位承担的部分增加更多,但这部分不直接影响到手工资。
2
缴20年社保,退休后能领多少养老金?
养老金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基础养老金 和 个人账户养老金 。
1. 基础养老金怎么算?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是:
基础养老金 = (退休时上年度社平工资 + 本人指数化缴费工资)÷2 × 缴费年限 × 1%
假设城市2025年的退休时社平工资为8500元;
你按照最低基数缴费20年,本人指数化缴费工资为社平工资的60%。
计算过程:
本人指数化缴费工资=8500×60%=5100元;
(8500+5100)÷2=6800元;
6800×20×1%=1360元。
结果:基础养老金每月1360元。
2. 个人账户养老金怎么算?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是:
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储存额 ÷ 计发月数
每月缴费基数的8%进入个人账户,假设每年的记账利率为4%;
按最低缴费基数5100元缴费,每年个人账户增加:5100×8%×12=4896元;
缴费20年后,个人账户储存额约为12万元。
计算过程:
退休年龄60岁,对应的计发月数为139个月;
个人账户养老金=120000÷139=864元。
结果:个人账户养老金每月864元。
3. 总养老金是多少?
总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136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864元。
总计:1360+864=2224元。
3
案例:林阿姨的退休账单
林阿姨,1985年出生,今年40岁,月薪5000元,计划按最低缴费标准缴满20年社保,并在60岁退休。
如果林阿姨从2025年起开始缴纳社保:
每月缴费明细:
按最低基数5100元缴费,个人养老保险部分:408元;
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其他项目按最低基数计算,个人总缴费约650元。
养老金测算:
到2045年退休时,假设社平工资年均增长5%,2045年的社平工资约为22450元;
本人指数化缴费工资按60%计算,约为13470元;
基础养老金=(22450+13470)÷2×20×1%=3592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按20年累积储存额计算,月领约1300元。
退休后每月总养老金:3592+1300=4892元。
4
社保缴费多,养老金到底值不值?
很多人抱怨社保缴费太多,觉得不划算,但数据告诉我们,养老金其实是个“稳赚不赔”的长远投资。
1. 投入与回报对比
以林阿姨为例,20年中她个人缴纳养老保险的总额约为9.8万元(408元×12×20年)。退休后每月可领取约4892元养老金, 不到2年时间就能领回本金 ,后续都是纯收益。
2. 退休后生活的保障
养老金不仅是个人账户里的钱,还有国家对基础养老金的补贴,并且每年都在上涨。2024年,全国养老金平均增长率为3.8%,未来这一趋势还将持续。
5
结语:社保缴费调整,你该如何应对?
社保缴费基数的调整,短期内可能让我们的到手工资减少一点,但长期来看,它关系到我们退休后的生活保障。 缴得多,领得多,未来更有保障。
如果你月薪较低,建议按最低基数缴费,减轻当前的经济压力;如果收入较高,适当提高缴费基数,可以显著增加未来的养老金水平。
问题来了:你会选择按最低基数缴费,还是多缴一点为退休生活加码呢?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祝一切安好!
点个「赞和在看」,祝你顺风顺水顺财神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若政策解读有误可联系删除,文中所有图片均来源网络,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