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边奶奶”尼玛:18万公里巡边路,53载家国情

情感   2024-11-13 09:30   浙江  

点击上方"蓝字"免费关注

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西北边陲,阿拉善右旗的戈壁滩上,有一位被当地人亲切称为“守边奶奶”的尼玛老人。

她用53年的岁月,走过了18万公里的巡边路,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国家的深厚情感。

1971年,尼玛25岁,正值青春年华,她带着3岁的儿子和简单家当,踏上了前往中蒙边境线的旅程。那时,她被选为守护边防的一员,肩负起保卫边疆的重任。

在那个通讯不便、物资匮乏的年代,尼玛和她的家人在戈壁滩上安家,开始了艰苦的守边生活。

尼玛的守边生涯充满了艰辛与挑战。夏天,她要忍受高达50摄氏度的高温,皮肤被晒得黝黑;冬天,她要在零下30多度的严寒中巡逻,口粮和水常常冻成冰块。

尽管环境恶劣,尼玛却始终坚持每天巡逻8小时以上,从未有过丝毫懈怠。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一同守边的人陆续离开,但尼玛却选择了留下。她坚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有责任守护祖国的边疆。她的坚守不仅为自己赢得了“活界碑”的美誉,也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于守边事业。

尼玛的家,成为了边防战士们巡逻途中的休息站和避风港。她用自己的方式,为战士们提供家的温暖,无论是煮手抓肉,还是缝补衣物,她都亲力亲为。战士们亲切地称她为“尼玛额吉”,意为“尼玛妈妈”。

尼玛的坚守也影响着家族的下一代。她的儿子哈达布和18岁时成为一名巡边员,继续母亲的事业。而她的孙子宝泉,在城市工作后,也选择回到边疆,成为内蒙古边检总站的一名警务辅助人员,接过了家族守边的接力棒。

尼玛老人的家不仅是守边的象征,还是“居边戍边堡垒户”、“驼乡红十字应急救护站”、“边境动物疫情报告点”和“爱国戍边教育基地”。在她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守边戍边的行动中。

如今,尽管尼玛老人已近八旬,腿脚不再灵便,但她对守边的信念依旧坚定。她常说:“有防才有国,边稳才有家。”尼玛老人用半个世纪的坚守,兑现了她的承诺,成为了祖国北疆一道安全稳定的屏障。

她的故事,如同戈壁滩上的胡杨,坚韧不拔,金光璀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你若喜欢,请点个赞

名人文摘
让这里成为心灵的避风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