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人生最烂最烂的牌,到底是什么?我跟你们说,真不是家里有多穷,外边欠了多少债。真正的烂牌,是父母给孩子带来的悲观、自私、冷漠,还有那深入骨髓的自我厌弃。
咱先来说说,为啥有人觉得贫穷就是人生最大的困境。
确实,家里穷的时候,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小时候眼巴巴看着别的同学吃着各种零食,自己只能咽口水;想买新衣服,只能等过年,还得是那种打折的便宜货;上学的时候,因为交不起补课费,只能眼巴巴看着别人去提升成绩。这些因为贫穷带来的物质匮乏,真的会让人在成长过程中吃很多苦。
就拿我认识的一个朋友来说吧,他家里从小就穷,父母为了生计每天忙得晕头转向,根本顾不上他的学习。他只能靠自己摸索,在学习上走了很多弯路。后来上大学,别的同学可以出去旅游、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他却得利用课余时间去打工,赚生活费。那些因为贫穷带来的窘迫和无奈,他都尝了个遍。
但是,贫穷真的是最可怕的吗?其实不然。
当一个人在贫穷中长大,虽然物质上匮乏,但如果父母给予足够的爱和支持,教给他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那他依然有很大的可能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
就像很多从贫困山区走出来的孩子,靠着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改变了命运。他们虽然穷,但内心充满希望,因为父母是他们坚强的后盾。
可要是摊上一个充满悲观、自私、冷漠氛围的家庭,那可就麻烦大了。
想象一下,你从小生活在一个家里,父母整天唉声叹气,抱怨生活的不如意。不管你做什么,他们都看不到你的努力,只会挑毛病。
比如说,你好不容易考了个好成绩,满心欢喜地跑回家,想得到父母的夸奖,结果他们却说:“这有什么了不起的,比你考得好的人多了去了。”时间长了,你就会变得越来越不自信,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行。
再说说自私的父母。有些父母,只想着自己,根本不考虑孩子的感受。
我有个邻居家的孩子,他父母为了自己能过得轻松点,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把他扔给爷爷奶奶照顾。孩子渴望父母的陪伴,可每次父母回来,都是匆匆忙忙,没待几天就走了。
等孩子长大了,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疏远,他内心对亲情的渴望一直得不到满足,变得很冷漠,对周围的人也很难建立起亲密的关系。
还有那种冷漠的家庭环境,父母之间关系不好,整天吵架,对孩子也是不管不顾。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内心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他们不知道家的温暖是什么样的,也不知道该如何去爱别人。
这样的孩子,在长大后往往会在人际关系上遇到很大的问题,很难和别人建立起信任和亲密的关系。
而最要命的,就是父母给孩子带来的自我厌弃。
如果父母总是贬低孩子,说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时间长了,孩子就会真的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他们会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觉得自己不配拥有好的生活。
比如说,有个女孩,她父母总是说她长得不好看,身材也不好。慢慢地,她变得非常自卑,不敢和别人交往,总是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就算后来她在工作上取得了成绩,也总是觉得自己是侥幸,不敢相信自己的能力。
这种儿时环境造成的性格和心理问题,真的会阻碍一个人一辈子。
我有个同学,小时候父母经常吵架,他在这种环境中长大,变得非常内向、敏感。工作后,他很难和同事相处,总是觉得别人在背后说他坏话。每次有晋升的机会,他都因为不敢表达自己,而错失良机。他也知道自己这样不好,但是就是很难改变,因为那些儿时的阴影一直笼罩着他。
那父母存在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呢?真不是给孩子提供舒适和富裕的生活。当然,物质条件好一点,孩子的生活会轻松一些,但这绝对不是最重要的。父母真正的意义,是当你想到他们的时候,内心会充满力量,感受到温暖。
我有个朋友,他的家庭条件很一般,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但是他的父母特别爱他,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鼓励他勇敢面对。小时候他学习不好,父母没有责怪他,而是陪着他一起找原因,给他信心。后来他考上了大学,父母虽然拿不出太多的钱给他,但却一直给他精神上的支持。他在大学期间遇到了很多挫折,但是每次想到父母,他就觉得自己充满了力量,什么困难都能克服。现在他在自己的事业上做得风生水起,他说这都多亏了父母给他的爱和支持。
家人们,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真的太大了。
如果你很幸运,有一对好父母,那一定要好好珍惜。如果你像我前面说的那些朋友一样,有着不太好的原生家庭经历,也不要灰心。虽然原生家庭对我们有影响,但它并不能决定我们的一生。
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性格和心理状态。可以多和积极向上的人交往,学习他们的优点;也可以通过阅读、学习心理学知识等方式,去了解自己,治愈自己内心的创伤。
最后,我想问问大家,你们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呢?你们是怎么看待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咱们一起聊聊,说不定能从彼此的经历中找到一些治愈的力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