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非遗之美 · 传承浓浓年味
2025年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月
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非遗欢乐购”
第二届非遗年货大集
年 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
集 承载着国人岁月记忆
“春节”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
当然要赶一场浓浓非遗年味儿的大集
在这里
汇集了济宁地方特色非遗美食
在这里
每一件非遗展品都承载着匠人智慧和精神
快来选购吧 我们备足了非遗好物
等您带回家!
时间:
2025年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三)
上午9:30
地点:济宁市太白湖区运河路136号
济宁市文化馆
美食区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万成公糕点
万成公糕点,传承百年的美味糕点品牌。秉持传统工艺,精心选用优质原料,打造出桃酥、枣泥酥等多样糕点。每一款都饱含匠心,口感酥脆绵密,甜香适宜,承载着老味道与岁月记忆,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是糕点界的经典之选。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曲阜馓子
曲阜馓子以优质面粉为原料,经多道工序纯手工制成,细如发丝、环环相连,色泽黄亮,口感酥脆,香而不腻,既是当地节日庆典必备,也是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承载着曲阜的饮食文化与民俗风情。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孔府煎饼
孔府煎饼以五谷杂粮为原料,经多道工序制成,将面糊摊烙后加入花生、芝麻等馅料再烙成,皮薄馅多,香酥可口,有多种口味,营养丰富,便于消化,是曲阜的一张美食名片。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麻糖棍
麻糖工艺采用传统古法制作,以精选麦芽、玉米、芝麻等天然农作物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无任何化学污染,无任何添加剂,是一种纯天然绿色食品。麻糖棍以香、甜、薄、脆的独特风味闻名,具有香而不艳,甜而不腻,回味无穷的特征。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孔府糕点
孔府糕点,源于孔府膳食传统。它选料精细,制作工艺讲究,造型多样且美观。口味丰富,或香甜软糯,或酥脆爽口,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不仅是美食,更是儒家文化在饮食上的独特体现,深受众人喜爱。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兖州杏坛肉食
“杏坛”肉食,肉熟而不烂,甘而不浓,咸而不涩,辛而不烈,淡而不薄,香而不厌,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充分体现了中国肉食文化的特点,“杏坛”肉食至今仍完全按照承袭了七百多年的传统制法进行生产。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传统酱菜
酱菜生产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生产酱菜的典型代表。传统酱菜以小麦粉,水和食盐为原料,天然制曲结菌后,通过日晒夜露,自然发酵180天形成的面酱。然后按不同的比例混合,酱制出不同品种的酱菜。整个生产过程历经三年,从选材、清洗、制酱、晾晒、翻晒等等历经32道工序。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嘉菊
嘉祥菊花,简称“嘉菊”,又名“济菊”,是中国八大主要药茶两用菊花之一,是山东唯一的本地菊花品种。嘉菊传承千年,功效显著,存世稀少,乾隆年间作为贡品进献,并由济宁港畅销至全国各地。嘉菊在传统核心种植区——南山菊圃,建有600余亩原生态有机种植基地。其独特的区域生态孕育了嘉菊的高端品质,具有花大色白、香气浓烈、药效极佳的鲜明优点。嘉菊相关产品先后通过了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有机产品认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菊花茶的生产过程严格执行有机生产规范,确保原材料的安全和品质。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御桥石磨香油
御桥石磨香油因“鲁王府御桥”而得名,是通过石磨磨制,整个过程低温(过程温度仅60-65℃)、低压,不会破坏香油中的芳香味物质及营养成份,香油中的主要芳香物质及功能性营养成分几乎不受任何损失,常温下保质期较长。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花饽饽
花饽饽也叫面塑或捏面花,作为民间传统美食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等时候,人们蒸制花饽饽进行祈福和纪念。花饽饽以面粉为原料,用简单的工具,不仅可以捏塑成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还可以做成活灵活现的各种动物、鲜艳美丽的花草树木。花饽饽源自民间,植根于人民生活,已成为民俗风情独特的表现方式。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永甲鸭蛋制品
永甲咸鸭蛋制作技艺坚持用微山湖散养麻鸭的鸭蛋进行腌制,保证食材的新鲜和纯正。咸鸭蛋,又叫青皮、青蛋、盐鸭蛋、腌鸭蛋,古称咸杬子,是中国特色菜肴。咸鸭蛋在中国历史悠久,深受老百姓喜爱,在市场上也备受喜欢。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蜜制红三刀
蜜制红三刀是金乡传统风味的著名糕点食品之一,它以制作精细、选料认真、工艺考究、风味独特而享誉省内外。红三刀呈漫方形金黄色,迎面三刀,表分四瓣。芝麻点缀其上,灿如繁星闪烁;中间红而透亮,底似薄冰,闪闪发光。酥脆香甜,味道纯正,食而不腻,倍受欢迎。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梁山解放桥烧鸡
梁山解放桥烧鸡最早起源于清乾隆时期大路口村,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创始人戚殿亮在偶得契机之下,在融合大运河过往客商带来的南方熏烹技艺以及北方腌制技艺的基础上,结合鲁菜特色,加入数味名贵中药,制成烧鸡秘方。梁山解放桥烧鸡,香味浓郁、酥香软嫩、咸淡适口、肉烂离骨、油而不腻,是用多种名贵中药,辅之祖传陈年老汤制作而成,其成品烧鸡色泽鲜亮、形如元宝、口衔瑞蚨,极具食疗和保健功能。梁山解放桥烧鸡品牌荣获“山东老字号”荣誉,产品先后被《大众日报》《河南科技报》《济宁日报》等媒体报道。
手工技艺类非遗产品区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面塑
面人也称面塑、年模、面花,是一种制作简单但艺术性很高的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面人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蜡、蜂蜜等成分,经过防裂防霉的处理,制成柔软的各色面团。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葫芦雕刻
葫芦有着福禄、吉祥之意。葫芦雕刻工艺品具有众多实用价值,如舀水盛粮、盛酒器皿、如意摆件、把玩挂饰、饰品家居、茶具用品及各种雕刻烙画等;也能做成精美的文玩制品,在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绳艺与木制品,变成喜闻见乐的非遗产品。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兖绣
兖绣表现内容丰富,取材图案多采用民间吉祥花纹、花卉果实、鸟兽鱼虫、书法、戏曲人物、几何纹样等,色彩丰富鲜艳,针法粗放、细密均匀、花纹苍劲雄健,具有朴实健壮的北方民族的风格特点,其使用性质也多种多样。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福临布老虎
曲阜流传着孔子“凤生虎养鹰打扇”的传说,因此虎文化在当地别具魅力,人们常用布缝成老虎形状的布艺品放在家中辟邪保平安。福临布老虎选料讲究、工序繁杂,选用纯天然的老花布、蓝印花布料等,一只布老虎需要经过打样、剪裁、缝合、填充、缠、勒、绣、剪贴等20多道纯手工工序。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楷木雕刻
曲阜楷木雕刻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其原材料源于曲阜孔林的楷木。传为子贡始创,“子贡手植楷” 见证其源。楷雕涵盖圆雕、浮雕、透雕、镂空雕等多种技法,造型风格独特,有极高的艺术水准;品种繁多,有“寿杖”“如意”、孔子像、各种文创等近百个品种。楷雕在历史上曾为贡品,后被国家外交部门选定为国家领导人出访礼品,现在也是曲阜的旅游精品,众多游客争相采购。
核雕
泗水核雕,源于山东泗水,是中国微雕艺术的瑰宝。它以桃核为材,融合琢玉、刻石等技法,雕刻出山水、花鸟、人物等生动景物。作品布局简练,朴实大方,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泗水核雕不仅展现了艺人的匠心独运,也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泗水县的文化名片之一。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皮雕
邹城皮雕工艺是在皮革上进行的一种雕刻艺术,通常是以山水花鸟人物画像图腾纹饰为素材元素,利用皮革本身湿水可以延展的特性,用皮雕工具在皮革上进行雕刻,在皮革表层上雕刻出不同的层次以表达不同的艺术效果,再经过起鼓塑型和彩绘等程序,最后形成纯手工艺术品。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郭氏木雕
汶上郭氏木雕技艺源于明朝工部尚书郭朝宾家族,传承 600 余年,2016 年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雕刻技法多样,风格独特,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糖人
吹糖人,又称糖塑、糖人儿,是一种用麦芽糖做成的各种造型的民间手工艺品。吹糖人的制作过程看似简单,实则蕴含了深厚的技艺和匠心。首先,需要选用优质的麦芽糖,经过加热、搅拌等工序,使其变得柔软而富有韧性。然后,将糖块揉成小球,用竹签挑起,开始吹气。在吹气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用手捏、拉、扯、拽,使糖块逐渐变成所需的形状。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中国玻璃画
中国玻璃画清代皇室用品,清末流入民间,题材表达寓意吉祥。工艺是画反画,用料钢化玻璃、高档木料框、矿物质颜料、国漆。产品:中堂、匾额、摆件配饰等。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彩印花布
彩印花布印染作为古老民间工艺,独具魅力。运用天然染料,将寓意美好的花卉、人物等图案印于土布之上。从选布、制版、调颜料至印制、固色,道道工序严谨,色彩鲜艳、纹样质朴,承载着厚重文化。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鲁锦
鲁锦是山东民间纯棉手工纺织品,国家级非遗。它色彩斑斓,由多种颜色的棉线交织而成。鲁锦图案丰富,有几何纹、动植物纹等,体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俗文化。其制作工艺复杂,从纺线到织布历经72道工序,每一匹鲁锦都蕴含着手艺人的心血。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砭石
泗滨砭石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被先人们发现其神奇功效,并有意识制作成砭板、砭针、砭铲等工具,砭是我国中医医术之首,在开发砭石养生保健的基础上,又研发了一系列儒家文化的文创产品砚台和摆件等。临床表明砭石疗法对颈、腰椎病,软组织损伤、风湿、中风、电脑综合症、疏通经络、安神助眠、杀菌消炎有明显疗效。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绾结葫芦
绾结葫芦是在葫芦的生长过程中,将葫芦柄绾结所形成的一种工艺品。绾结葫芦包括栓吊、绾结、整形三个阶段,使用揉、捏、掐、拉等手法,反复数十次,将葫芦柄绾成结。技艺工艺难度大,成功率低,精品更是可遇不可求。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纸翻花
纸翻花是中国传统的纸质工艺品,是儿童喜爱的玩具。它采用拉力好,吸水性强的专用纸为主原料,经过粘贴、凿切,罩染等20多道手工工序生产加工制作而成。“艺术纸花”在清朝以前被称为“翻花”或“翻天印”,后来分别称为“变花”、“十八变”“十八翻”。改革开放初期正式称之为“纸翻花”。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剪纸
剪纸艺术具体实践方式多样,主要是手工剪制,传统上,艺人运用剪刀或刻刀,在红纸或其他色彩鲜艳的纸张上精心雕琢出图案,这些图案往往寓意吉祥,富含深厚的文化底蕴。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泗水柳编
泗水柳编是泗水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就地取材,绿色环保,编织技艺具有较强自主性。泗水条柳编制作工艺生于民间,属集体性传承,从业者大多生活在农村且女性居多,是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增加收入的致富好门路,草柳编现已成为助力扶贫脱贫、推动乡村振兴的重点项目。
我们共准备了百余个非遗项目,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策划:孙灿
文字:孙灿
图片:各县市区提供
制作:王炳智
审核:李富荣
交通提醒
场馆位于济宁市太白湖区运河路136号,济宁文化中心北侧,紧邻济宁图书馆,附近设有公交站点。
济宁文化中心站:16/K16路、56路、K83路、78路左环。
济宁文化中心西站:7路、20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