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上海博物馆东馆全面建成开放!快来解锁博物馆新的“打开方式”~

政务   2024-12-03 21:30   上海  





上海博物馆介绍,上海博物馆东馆全面开放啦!历时7年多打造的上博东馆建筑面积近12万平方米,共设20个展厅和互动体验空间,展出文物超过1.5万件,全面开放后预计年接待观众超过600万人次。自今年2月2日试开放以来,这一全新文化地标已接待观众400余万人次。目前,上博东馆共设13个常设展厅,并有一个特展正在举行,来看这份观展指南↓




一楼

青铜馆


随着上博东馆的全面开放,位于一楼的青铜馆也得到了巨大升级,陈列结构、展品选择、阐释说明、视觉环境等各个方面均“遥遥领先”。最新陈列共有八个板块:萌生期、育成期、鼎盛期、转变期、更新期、融合期、复古期、青铜器制作技术。整个陈列精选500余件展品,反映了公元前18世纪夏晚期至公元19世纪中叶清中期的3600年间,中国古代青铜器发生、发展、演变的历程,是目前海内外唯一的体系最完整的中国青铜器陈列。

雕塑馆

上博东馆雕塑馆展陈是基于人民广场馆雕塑馆的改陈升级。馆内展出和阐释上博馆藏骨雕、玉雕、青铜器、木俑、陶俑等289件/套立体造型文物,较人民广场馆雕塑展增加近两倍数量,其中三分之一为首次公开展出。




二楼




玉器馆


东馆玉器馆延续通史框架,展出自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的360件组馆藏玉器(原人广馆展出260件组),并增补绿松石、玛瑙、翡翠作品,完善观众对古代玉器用材及发展的认知。挑选近80件重点展品进行阐释或拓展说明,辅以线图、拓片、使用复原图或动画,以及同期其他门类的相关艺术品等。多角度讲述,“轻”学术落地,以帮助观众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玉器的发展历程、功能演化和历史文化价值。


玺印篆刻馆


玺印篆刻馆共展出精品文物568件/组,总数较之前增加近百件,新品约占35%。新陈列中,首次将中国印章的发生与发展置于世界古代文明印章主要起源体系的大背景下,设立“印章的主要起源体系”专题。以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及黄河流域的早期印章为序章,开启中国历代玺印篆刻通史陈列。


书法馆、绘画馆


上海博物馆的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绘画馆是海内外唯一的书画分开、系统展示中国古代书画通史的常设展。经过全面升级、创新改陈后,书画两馆在内容、功能、空间上实现了全方位提升,不少国宝级书画珍品和多年未公开展出的名家代表作重现眼前,更是迎来书画“国宝展”睽违20年后的重磅回归。


海上书画馆


海上书画馆已面向观众开放,首轮展出48组/61件书画藏品,其中一级品有10组/20件。海上书画馆主要围绕“何以海派”进行上海书画溯源,旨在通过挖掘馆藏所蕴含的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特质。




三楼


陶瓷馆


陶瓷馆面积近1800平方米。展览在人民广场陶瓷馆原有体系框架的基础上,遴选出558件/组具有代表性的馆藏精品,其中近50%的展品为首次亮相,展品总数增加了近百件。展览按时间顺序分为七大版块,多维度、多角度地呈现了中国古代陶瓷从诞生、发展到繁荣的全过程。它不仅是一部物质文明的编年史,更是一条精神文化的“历史长河”,堪称一部中国古代陶瓷的“通史”。



陶瓷专题馆


陶瓷专题馆面积600多平方米。该展览是上海博物馆全新策划推出的常设专题陈列,旨在书写一部浓缩的贸易陶瓷史教科书,同时也是海内外首个以陶瓷为媒介,展现隋唐至明清时期中外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多维面貌的通史陈列。展览精选353件/组展品,其中近半数首次公开展出,全面展示隋唐、宋元至明清时期中国贸易陶瓷的历史变迁,几乎是代表性品种的一次完整呈现。


货币馆


货币馆展示馆藏钱币6000余件,总量为原展陈的近两倍,是上博东馆展示文物数量最多的常设展厅。此次改陈提升还体现在展陈内容扩展、展品种类和数量扩充、展陈效果升级等多个方面,通过品类丰富、自成体系的馆藏钱币,全面反映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迁,呈现出一部完整的中国货币史和金融发展史。



四楼


赵朴初书法艺术馆


赵朴初书法艺术馆分为“母兮吾土”“亲密战友”“时代巨匠”“当代维摩”“高山景行”五个版块,精选朴老各个时期的书法作品、文献手迹予以展示,加之北京南小栓胡同1号赵朴初故居客厅、书房两个场景复原区和赵朴初生平影像,多角度、全面立体地展现了赵朴初先生的爱党爱国为民的壮阔人生、高风亮节。


考古馆


上博东馆考古馆也是上海博物馆建馆以来的首个考古常设展。展览聚焦城市探源,立足考古视角,运用考古语言,从“何为考古”的角度,梳理出“何以上海”6000多年的城市文脉。展厅位于上博东馆4层,面积1000平方米,总计展出2000余件/组文物,均为上海地区历年考古出土。


江南造物馆


江南造物馆展厅面积达1649平方米,其中包括一个中心挑高15.4米、面积290平方米的中庭,以及一条长约30米的外光廊道。这是东馆中唯一引入自然光线并可观赏户外景观的文物展厅。整体风格现代简约,通过解构和重组的方式诠释江南文化的形式与内涵。展厅内,文物与环境有机结合,旨在为观众打造一个宁静舒适的观展空间,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品读文物背后的故事。



特展推荐


 满庭芳菲:卡地亚的艺术魔力 


位于第一特展厅的“满庭芳菲:卡地亚的艺术魔力”,是上海博物馆与卡地亚典藏,时隔20年后再度携手推出的大展,它也是近期上博东馆人气较高的展览。

此次展览甄选卡地亚典藏中极具代表性的珠宝、钟表、档案等艺术珍品,分为“荣耀图腾”“万物有灵”“创意无垠”“世间惊鸿”“永恒法度”“繁华一瓢”六个版块,呈现一场跨越百年的艺术魔力之旅。


这种超越珠宝艺术而定格经典永存的理念,与中国古代艺术隽永的价值体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神秘的东方艺术为卡地亚提供过丰厚的文化滋养。展览中的中国古代艺术品与卡地亚典藏星月相伴,携手共赴一场仰望苍穹、见证永恒的艺术对话。

展期:即日起-2025.02.17




上博东馆除了各展陈展览,还有一些隐藏的玩法,比如可以现场看修文物、好逛的文创区、盖章打卡体验、顶楼江南园林式的屋顶花园、环形天窗,还有更多不可错过的打卡点,欢迎大家前去解锁。




地址: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952号

门票:免费免预约;(特展需另收门票)

开放时间10:00-18:00(17:00停止入场)

每周二闭馆(除国定假日外)












上博东馆
家门口的大博物馆

上博为什么要建东馆?于1996年建成开放的上博人民广场馆,位于上海城市中心黄金地段,建筑面积达3.9万平方米,在当时全国其他省市几乎没有现代化博物馆的情况下领风气之先。但随着各地博物馆建设大潮兴起,全国各地博物馆展馆面积纷纷后来居上;随着世界文明交流日益频繁和观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向往益深,上博原有规模已经不能满足功能需求。当时,上博只有三个临时展厅,不少特展档期甚至要提前两三年排定,无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展览和服务。

为满足观众参观需求、承担更多公共服务功能,专家普遍认为上博东馆建成约10万平方米的体量,对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大都市是合适的。参与上博东馆招标的9个单位,6个来自国外,3个来自国内。

2015年年底,上海市委十三五规划《建议》全文公布,“加快兴建上海博物馆东馆”被列入其中;2016年初,上博东馆选址确定;2017年9月,项目正式动工;2020年底,工程主体钢结构封顶;2022年底,上博在建馆七十周年之际发布《上海博物馆“大博物馆计划”(2022-2025)》,总建筑面积约11.3万平方米的上博东馆初露峥嵘。而未来以构建海内外体系最完整的中国古代艺术通史陈列为主的东馆、以特展主题展为主的人民广场馆和以长江口二号古船为核心的北馆,将构成国内最大博物馆“航母群”之一。届时三馆馆舍建筑总面积将超过20万平方米,预计年观众接待总量超过1000万人次,将跻身世界博物馆前十行列。

边建边开,常看常新

11月13日刚开放的上博东馆历代书法馆和历代绘画馆门口,几乎每天都排起长队,观众们静静等候欣赏《高逸图》卷、《雪竹图》轴、王羲之草书《上虞帖》卷、王献之行书《鸭头丸帖》卷、怀素草书《苦笋帖》卷等一系列或全新亮相或久违登场的国宝。

观众在历代书法馆内排队参观(简工博 摄)

自从开工建设以来,各类“全球最受期待的在建博物馆”评选榜单中,上博东馆数次榜上有名。今年2月2日,上博东馆青铜馆试开放、“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开幕,揭开了上博东馆的神秘面纱,也迈出了全年开放“三部曲”的第一步;6月26日上博东馆开放面积扩大到80%;而随着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绘画馆等最后一批展厅的开放,今天,上博东馆正式全面开放。


上海博物馆东馆位于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952号,毗邻上海科技馆、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等文化设施,共同形成文化集聚效应。建筑整体呈矩形,局部外立面蜿蜒起伏、如白色波浪随风翻腾,既暗合这座城市“通江达海”的特殊性,也象征着上海“海纳百川”“勇立潮头”的精气神。步入其中,如同一个巨型时光宝盒,包罗万象。




开放式博物馆与城市互动

走进上博东馆,许多观众会感觉与传统博物馆“不太一样”——

上博在建筑设计上强调开放性,打破了传统博物馆的封闭空间,每个楼层都有落地玻璃、平台或户外区域,引入自然光线,让建筑呼吸,让观众“透气”,从而获得视觉和审美转换,缓解“博物馆疲劳”。功能设置上,每个楼层走廊一侧和厕所门口,都设置了椅子,供观众短暂休息。中庭连接一二三层的楼梯区集中设置了阶梯座位。阶梯座位的另一侧平台,销售矿泉水、茶、果汁、咖啡、三明治、蛋糕、慕斯等各类饮品和食品,观众点单消费后,可以边品尝美食,边放松休闲。



城市的文化地标,是城市气质的缩影。为了缓解观众在特大型博物馆中的观展疲劳问题,建筑改变常见的封闭式流线设计,在流线不同位置设置敞开式的休闲边厅以及室外露台和花园,强调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交流互动。外立面蜿蜒起伏的曲线,暗合上海这座城市“海陆交汇”的地理位置,也象征“勇立潮头”的精神状态。

上博东馆建设之时(蒋迪雯 摄)

博物馆的新"打开方式"


为增强与观众的交流互动,上博东馆尝试了博物馆新的“打开方式”,在展陈设计上更强调全年龄段、沉浸式、互动式。


三楼全新打造的古代文明探索宫是一处展教结合型的互动体验空间,在这里,青少年可以扮演“小小修复师”“小小研究员”“小小策展人”“小小创意家”或是“小小讲解员”的角色,沉浸式体验博物馆相关职业;开放式的文物修复体验馆,让观众可亲眼看到博物馆修复师日常工作场景;在无实物展品陈列的数字馆“山水江南”展中,数字技术“复活”了中国古代著名的书画家和作品画面,书画欣赏从平面走向立体,受到非专业观众特别是小朋友的喜爱;五楼的屋顶花园被营造为一处幽居闹市的江南新古典园林“云林”,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西边是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东边是兼具演出、会客功能的开放庭院,院落尽头矗立着一处仿古戏台。跨出一道门,一条螺旋形的环形坡道连接起了三、四、五层的室内空间,实现了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互动。


资料:上海博物馆、上观新闻(作者:简工博)
编辑:吴维嘉、康玉姗

上海发布
生活在这座梦幻的城市,与TA共同成长。我们提供上海的资讯,更希望成为您又一个喜欢上海的理由。这里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微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