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人都是媒体、众声喧哗的今天,许多人常常被情绪裹挟、忘记思考,被一篇篇10w+搅动起焦虑、愤怒……却又在一场场“观点狂欢”与一次次剧情反转中,走入更深的失落。
那些理性冷静、充满人文关怀、充满真实张力的文字和故事,在哪里?而写这样故事的人,又在哪里?
无论是行业,还是万千读者,始终尊重并推崇的,是那些当得起“新闻人”称号的人。他们用冷静的观察、细腻的笔触,将世间种种淬炼成触人心弦的故事,呈与众人。
《南方周末》是“中国式特稿”的发源地。特稿是新闻文体中最具文学性的品种,以故事见长。20多年来,这所特稿的“黄埔军校”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特稿写作人才,比如南香红,比如雷磊,比如迟宇宙。
这些闪光的记者,带着他们笔下的故事,跨越数年的时空,依然能在人们的内心深处激起回响。
而这一次,我们把“江湖上的传说”一一请来,请他们把自己的十数年总结出来的“武林秘笈”分享给大家。
在《南周写作实战训练营第一季》中,你将会学到如何锁定好选题、如何搭建故事结构、如何抓住关键信息、如何提升故事质感、如何让文字变得像电影一般好看!
这既是技艺与情怀的传承,也是整个市场在回归理性后的必由之路。
01
怎样找到一个好故事选题?
刚到《南方周末》当记者的时候,我整天为能不能找到一个选题而焦虑,而当我能找到好故事的时候,我手里的故事就多得写不完了。
故事无所不在,就看你有没有发现的眼光。
当我写野马的故事时,甚至编辑也大为惊奇:野马也能写成故事?野马也能写成为好看的故事?
为什么不可以?当我一次次再回新疆准噶尔盆地的沙漠中写野马的时候,总能说服不愿意重复一个选题的编辑。真不是我的说服能力强,而是我发现了故事的意义,是这个打动了编辑。
新闻从业30多年来,我写过很多很多的故事,做过各式各样的选题。但并没有像熊瞎子掰苞米式的搞一个丢一个,而是在一些领域深耕。野马,我写了它们在大自然中的生存与死亡的连续剧;新疆的历史文化,我做成了系列;北京旧城改造的历史和现实的纠葛我了然于心;灾难报道,我进行了特别的研究;细菌战,成了从2002年一直持续到现在的写作项目。
非虚构写作需要一种持之以恒的研究和写作态度,你只有潜下去打捞,升上来思考,才能真正找到故事,找到故事的意义。
——南香红
非虚构作家、
前《南方周末》高级记者
02
怎样搭建坚实的结构骨架?
故事是在一个句子上长出来的,这样一个句子,决定了你书写的内涵和边界。
从一个想法到一个好故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一个实现过程,这就是故事的结构骨架。选题是一个故事的地基,那么结构就是一幢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架构,框架搭起来后,添砖加瓦是很快的事情。
我大学毕业刚进入《南方周末》时,第一次出差工作是去云南采写一次事故的报道。采访过程里,我拿到了非常多的资料和人物素材,等到下笔,我憋了一天一夜,眼睛都红了却一个字都没写出来。编辑让我尝试用一句话讲清楚我要写什么。
此后,我一直反复揣摩实践这句话,写作很快有很大进步,之后连续获得了南方周末新闻奖。时至今日,这一句话仍然让我在写作中受益。
——雷磊
纪实内容机构“真实故事计划”创始人、
前《南方周末》、《智族GQ》资深记者
03
怎么找到最有价值的线索?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标准的《南方周末》血统,1998年大学毕业后到《南方周末》工作,在那里我从一个毫无新闻从业经验的毛头小子慢慢学习如何写新闻、如何做特稿。
我在《南方周末》学到了很多东西,从采访的技巧到写作的窍门,这些由老同事们积累、沉淀下来的精髓足以写成一本书。但如果让我挑选出对我最有裨益的一条,那一定是找选题的能力、找关键线索的能力。
——迟宇宙
新媒体“商业人物”创始人、
《新京报》前副总编辑
04
怎样写出有质感的故事?
我写了七八年的故事,也看了很多本教人如何写作的书。但到头来,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马尔克斯的那句话,我们必须像我外祖父母讲故事那样老老实实地讲述。
不管是虚构还是非虚构,当收集完材料、准备写作的那一刻起,你必须要拥有那种信念:这个故事,没有人会比我讲得更好了。这不仅是一种使命,更是必须履行之义务。每当我这么做的时候,就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讲故事的方式和质感,这与卡波特之于他的母亲,帕慕克之于伊斯坦布尔,或是何伟之于涪陵并无差别。想想看,你的外祖父母/城市曾经是如何跟你讲故事的?
——王天挺
前《人物》杂志记者、
文化播客“展开讲讲”主播
05
怎样把故事讲得跟电影一样好看呢?
我所认识的很多特稿记者,包括我在内,喜欢采访胜过了写稿。写稿很痛苦,极少例外,但是采访往往非常的愉快。
这当然是因为采访时你会去那些日常不会涉足的地方,见到那些独特的、有故事的人物,但更重要的一点(至少对我来说是),你会在采访时捕捉到无数动人的细节,仿佛在一个个神秘的森林里,见识到那些迷人、行踪不定的野生动物。
热点会冷下来,一时一地的故事会消磨,但这种证明人们精神的小小细节,反而会永恒。一个写作者的本职工作,就是好好地将它呈献给读者。
——杜强
《时尚先生Esquire》杂志前副主编、
“故事硬核”主编
我们花费半年倾力打造的课程——
《南周写作实战训练营第一季:怎样讲好一个故事》
力求把压箱底的写作心法分享给更多写作爱好者。为了帮大家增强学习效果,我们还邀请讲师参与互动答疑,批改作业。我们还将建立优质的写作同好圈和成长社群,陪伴式的辅导学习,帮助你对抗惰性,坚持写作……
22节PPT视频课+5场直播答疑
6周社群服务+38万字阅读资料+作业点评
仅需一顿火锅的价钱
长按扫码,立即加入学习
课程5大特点
1
7位一线记者、编辑、非虚构作家
十数年经验总结
《刻意练习》里说,如果要学习一个领域的知识并快速成为佼佼者,很重要的一点是,学习此领域卓越的前辈总结的经验,并大量练习。
如今,我们把这群卓越的前辈请了回来,这一个个曾在新闻界披荆斩棘的名字,将与想写好故事的你直接交流。
南香红:非虚构作家,在当记者期间被称为“学者型”记者,南方周末曾为她举办作品研讨会;
雷磊:“真实故事计划”创始人,专注非虚构内容的生产与商业化,曾入选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
迟宇宙:作为商业史写作者,被认为确立了企业史写作的行业标准,曾被柳传志钦点为“联想史”执笔人,揭秘马云,为宗庆后出版传记。
王天挺:作品《北京零点后》被誉为“《人物》杂志改版后互联网传播最广、美誉度最高的特稿作品之一”,发布十余年,仍被新媒体平台不断提起。
杜强:曾获瑞士“真实故事奖”,其爆款特稿《太平洋大逃杀》创下微信3000万+阅读的记录,并被影视公司买走改编权。
杨瑞春:一手打造《南方周末》特稿版块,在那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成为中国特稿梦之队队长。
陈鸣:作品曾获《南方周末》年度致敬,被《城市画报》杂志评选为“85后传媒精英”。
2
5大写作模块
60+真实故事案例拆解
一套“五步故事法”,“找选题-搭结构-挖线索-填细节-提质感”,帮你扫除写作中遇到的种种障碍等。每一条方法论,都来自老师傅们十数年的实战细节。
如何搭建让人欲罢不能的结构骨架?故事是在一个句子上长出来的,这样一个句子,决定了你书写的内涵和边界。雷磊将南方周末的“根目录”法则, 真实故事计划的“人群法则”传授给你。
如何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写作过程中,你总发现废话太多, bug百出,迟宇宙将教你如何像一个“调查员”一样,辨别关键信息,挖掘真相。
如何让你的故事有质感?王天挺将教你提高故事高级感的三种方法、故事开头和结尾的十种方式。
另外还有2讲嘉宾分享课,腾讯网副总编辑杨瑞春、短视频公司“CEO”陈鸣将为你梳理互联网时代的故事写作法则!
3
讲师答疑+丰富学习资料,辅助学习
每讲正课都附加视频直播答疑,让你和讲师面对面交流。关于课程的疑问,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都有机会被一线导师解答。
同时配备丰富学习资料,包括讲师代表作预习资料+课程思维导图+课程PPT,让你的学习效率大大提升!
4
结课作业点评,孵化优秀写手
正课期间将布置一次作业,学员按要求提交后,将获得讲师或南周助教团点评。
往期课程中,很多学员终于将自己心中深藏已久的故事记录了下来。一名从事技术管理的学员坦言,除了高考作文,20多年来没有好好地写过一篇文章。但是为了实现父亲的心愿,他从零开始,用一个月的时间跟着一线特稿作者学习故事技巧,并写下《一个农民的20年奋斗史》,记录了父亲的大半生。
“故事里的老张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他的一生很传奇。一篇短文章写一个人的一生是很难的,但这篇文章做到了围绕一个中心来写。”讲师南香红点评道。
学员也为此欣喜,用一封信记录了自己一路的感悟。
优秀作业还有机会刊登在南方周末APP、新媒体公众号“真实故事计划”、“故事硬核”上。
(往期学员作品-发表于“真实故事计划”)
5
陪伴式学习社群,助教督导陪伴
课程包含6周社群服务,助教将在社群内发放学习资料,并定期提醒学习。
购课后,请务必在课程页面扫描二维码添加班主任微信,发送订单截图等待审核,班主任拉你进群。
课程时间表
22节PPT视频课+5场直播答疑
6周社群服务+38万字阅读资料+作业点评
仅需一顿火锅的价钱
长按扫码,立即加入学习
(本文为推广信息,文中照片为冯飞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