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
今天22时10分我们迎来‘’立春‘’节气。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15°时。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从立春交节当日一直到立夏前这段期间,都被称为春天。
春是温暖,万物复苏
春是希望,生机勃勃
春天有哪三候呢?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一候:东风解冻,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二候:蜇虫始振,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
三候:鱼陟负冰。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一派生机景象
立春习俗
1、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
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 。
2、游春
与礼法的祭祀相比,地方民间更多了热闹庆贺的气息。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3、打春
又叫“鞭春牛”“鞭土牛”,起源较早,这种方式体现了人们对五谷丰登的美好期盼。因为,春牛在塑制时,往往要在肚子里塞上五谷,当牛被打烂时,五谷就流了出来。人们欢笑着拾起谷粒放回自己的仓中,预示仓满粮足。一些农村仍有“鞭春牛”的风俗。
4、报春
旧俗立春前一日,有两名艺人顶冠饰带,称春吏。沿街高喊:“春来了”,俗称“报春”。无论士、农、工、商,见春官都要作揖礼谒。一个人站在田间敲锣打鼓,唱着迎春的赞词,到每家去报春,挨家挨户送上一张春牛图或迎春帖子。在这红纸印的春牛图上,印有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和人,牵着牛耕地,人们称其为“春帖子”。
5、咬春
北方吃的食品是春饼,而南方则流行吃春卷。吃春饼和春卷,是人们对“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祝福。值得一提的是,立春这一日,中国民间“咬春”的另外一种食品是萝卜。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实其意义并不限于此,除解困外,萝卜还可以解酒、通气,具有营养、健身、祛病等功效。
6、迎句芒神
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迎神时多举行有大班鼓吹、抬阁、地戏、秧歌、打牛等活动。
来 源:青海天气
编 辑:娘毛加
责 编 : 白凤鸣 祁元军
审 核:李海年
总监制:董海安 李海年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