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宏启:以效率、公平、效能为导向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封面主题

教育   2024-09-03 08:40   北京  


民小编说

在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建设教育强国的新背景下,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要遵循效率、公平、效能三个原则。要根据人口变化趋势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优化省际层面、省域内、县域内教育资源配置以及教师资源配置;多措并举推进教育资源配置“公平”,促进“柔性”教育资源如课程资源、育人模式、管理方式的公平配置;深化改革提升优质教育资源配置“效能”,树立新的资源观和质量观,推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工作开创新局面。一起来看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褚宏启的具体阐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当前,教育资源的稀缺性、人口变化的急剧性、人民群众期待“上好学”的迫切性相互叠加,凸显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必要性与复杂性。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涉及面广,涉及不同层级政府的行政责任、教育资源的多种类别以及不同的管理方式与办学模式等,需要综合改革予以推进。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需要遵循效率、公平、效能三个原则。其中,效率原则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原则或底线原则,要求教育资源配置有效率、不错位、不浪费;公平原则是我国教育公平基本政策的具体体现,要求教育资源要公平配置,要惠及欠发达地区教育、农村教育、薄弱学校和弱势群体;效能原则要求在目标层面即“培养什么人”这个层面考量教育资源配置问题,把高质量发展、优质发展、追求卓越作为教育资源配置的上位目标和首要目标,培养出能适应社会发展、具备核心素养与国际竞争力的时代新人。


一、适应人口变化趋势,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


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2022年全国出生人口为956万人,比上年减少180万人。出生率下降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导致学龄人口变化出现一些新特点:学龄人口总量减少;低年龄段学龄人口数量快速减少;学龄人口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集聚、从农村向城镇集聚;农村学龄人口持续减少等。学龄人口变化对教育资源配置具有重要影响。为应对新形势,需要建立与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按照实际服务人口规模配置教育资源,使学龄人口规模与教育资源规模相匹配,做到精准配置、减少浪费,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


第一,省际层面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人口的省际流动,主要是中西部及东北地区人口向东南沿海地区及京津冀地区流动。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仅江浙沪粤四省份就吸纳了全部省际流动人口1.25亿中的53.35%,东南沿海具有显著的人口吸纳效应。此外,2010—2020年,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均出现明显的人口增长,人口向此类城市集聚的趋势明显。[1] 这种人口流动趋势带来的随迁子女教育问题,对流入地教育资源提出严峻挑战。由于流入地政府财力有限,难以满足流入人口教育需求,因此需要中央政府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同时省级政府要制定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和义务教育学位配置标准,市、县合理规划并保障足够建设用地,加快城镇学校扩容增位,以切实解决人口集中流入地区教育资源供需矛盾。


第二,省域内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人口的跨省流动相比,省内人口流动更为频繁。2020年省内流动人口规模是跨省流动人口规模的两倍,省会城市、地市级城市以及县城成为省域内人口流动的流入地。由于省域内不同地市、不同区县经济状况存在较大差异,省级政府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缓解人口流入较集中区域的教育资源压力。


第三,县域内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县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与城镇化初期农村人口盲目向特大城市、大城市集聚不同,近年来农村人口更加理性地选择向中小城市尤其是县城集聚。另外,相对优质的县城教育成为吸引当地农村人口集聚的重要因素,有的父母即便不在县城打工,也在县城买房或租房陪读,或是每天接送子女进县城走读。在上述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县域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出现“县城挤”“乡村空”的现象。解决“县城挤”的问题有两种思路:一是在县城内扩容,加大对县城教育的财力、人力和土地资源投入,通过改造和新建学校增大容量;二是向县城外疏解,通过建好乡镇义务教育学校,使居民在当地就近就可以享受到与县城一样好的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不需要再舍近求远送子女去县城读书,促使义务教育人口回流。[2] 这就需要进一步优化县域内教育资源配置结构,科学制定城乡学校布局规划,在做好农村撤点并校工作、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基础上,把教育资源向县城、乡镇集中投放。


长期以来,我国非常重视大中城市的发展,对发展小城市尤其是县城则重视不够。县城是大中城市与小城镇的连接点,在我国新型城镇化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优化县域教育资源配置,办好县域教育,可以缓解市级城市教育压力,促进农村人口在地、就地城镇化,进而有利于优化我国新型城镇化结构和布局,也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与此同时,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向发达地区、向城镇集聚的趋势不可逆转,在此背景下,教育资源在区域间、城乡间的配置需要进行结构性调整,要适当整合撤并小、散、弱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根据学龄人口规模配置教育资源,向学龄人口流入地、集聚地适度倾斜,由强调公平转变为强调效率与公平兼顾,否则会造成资源闲置与浪费。


第四,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教师需求量与学龄人口数量密切相关。随着学龄人口总量减少和学段数量波动,教师需求量也将随之发生变化。有学者预测,到2035年我国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将有不同程度的过剩,[3] 这些预测引起热议并引发对中小学教师大规模裁员的担忧。实际上,这种担忧没有必要。随着我国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降低班额、调整生师比标准也提出了新要求。目前,发达国家小学阶段平均班额大约为21人、初中为23人,我国平均水平远高于此,且大班额和超大班额还为数不少。因此,教师资源配置中最关键的问题不是教师数量,而是教师素质。


二、“刚”“柔”并济多措并举,推进教育资源配置“公平”


教育资源公平配置要求不断缩小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的教育资源差距。在国家层面,要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困难地区支持力度;在省域内,省级政府要聚焦促进不同地市、县区之间缩小办学条件和水平差距;在市域内,市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区域经济中心作用,资源配置重点向经济欠发达县区倾斜。学校是教育的基本单位,区域间、城乡间的教育差距最后都表现为校际教育差距。推进学校建设标准化是缩小各种教育差距的基础工作和重点任务。要健全中小学校舍建设、安全防范建设、教学仪器装备、数字化基础环境、学校班额、教师配备等办学条件标准,并努力达到规定标准,切实改善学校教学生活和安全保障条件。除通过学校建设标准化工作推进人财物等“刚性”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外,还要多措并举,进一步强化和改进如下举措,促进“柔性”教育资源如课程资源、育人模式、管理方式的公平配置。


第一,完善城乡帮扶机制,将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学校辐射,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着力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加快缩小县域内城乡教育资源差距。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协调建立健全城乡帮扶机制,让每一所乡村寄宿制学校、小规模学校都有对应的城区学校进行帮扶,要解决农村学校课程建设中的“城市中心主义”倾向,建立城乡课程资源开发、共享机制,向学生提供优质课程。城区学校要加强向乡村学校输送先进的教学模式,同时建立常态化的城乡一体化教研制度,加强城乡教师的教研交流,提高乡村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第二,教育资源适度向县域普通高中倾斜,提高县中办学质量,解决“县中塌陷”问题,促进县域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县中往往是一个县城的最高学府,是基础教育的龙头,县中办学质量对整个县域基础教育秩序和学生流动都具有重要影响。“县中塌陷”直观表现为优质生源和优秀教师的过度流失。振兴县中对于县域教育资源布局的稳定与优化,具有“画龙点睛”式的作用与影响。可以说,办好县中,带动一方。这就要求在优化县域教育资源配置中,把向县中倾斜作为教育资源“优化”的重要选择。


县中振兴最需要的资源是优质生源和优秀教师,因此把人留住是关键。要深化普通高中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强化招生管理省级统筹责任、地市主体责任、县级落实责任,坚决杜绝违规跨规定区域掐尖招生,优化省域内和市域内教育生态,把优质生源留住。要保障和提高教师待遇,以吸引优秀教师在县中安心从教,防止发达地区和城区学校到薄弱地区、县中抢挖优秀校长和教师。此外,加大普通高中教育投入,省、市两级要加大对欠发达县区经费投入,确保县中生均公用经费足额拨付到校,不断提高物力财力保障水平,改善县中办学硬件条件。同时,教研部门要对县中加强教育教学指导,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需要注意的是,县中振兴过程中,不要把提升高考升学率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立起来,较高的升学率具有极强的社会影响力和生源吸引力,是县中振兴的关键变量,要给予高度重视。最佳策略是把高考升学率与学生全面发展、与核心素养培育有机结合起来。


第三,深化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化管理改革,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快推进集团内、学区内学校率先实现优质均衡。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化管理已成为做大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主流政策模式。但整体而言,我国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化管理当前还处于探索实践的初级阶段。虽然国家和地方已经出台了相关文件,并在地方政府主导下组建了若干教育集团,划分了若干学区,甚至某些地方宣布教育集团或学区已经覆盖到辖区内所有学校,组织结构变革已具雏形,但是责权利明确、激励相容的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尚任重道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政策目标还远未实现。


面向未来,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化管理要由初期阶段“拉郎配”的“速成”模式,走向自主发展、内涵发展的新阶段;从优质校教育资源的单向输出或资源稀释,走向成员校各自发挥自身优势的优质资源共建与共享;从政府过度主导的外控型管理,走向集团校、学区的自主运行,走向成员校的自主发展与协同发展;从过于重视办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建构与完善,到关注学校核心业务即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推进每一所成员校的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每一所成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只有如此,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化管理才能真正做到扩优提质,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断缩小校际差距。


三、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升优质教育资源配置“效能”


在讨论教育资源配置时,往往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更多关注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对效能原则关注不够;二是更多把教育资源理解为人财物等资源,对“柔性”的教育资源关注不够;三是更多关注存量教育资源的输出与共享,对如何在总量上扩优提质关注不够。与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相比,效能原则是一个更为上位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效能是指目标的达成度,效能原则要求突破传统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更为重视柔性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完善基础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提供了新思路。根据效能原则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增量,有以下三个要点。


第一,树立正确的“新资源观”尤其是“新优质观”,把教育资源建设与配置工作推向新阶段、新境界。除进一步重视和优化人财物等资源配置外,更加重视教育目标升级、育人模式完善、管理方式转变等方面,拓展教育资源优化内容。这在国家相关政策文件中已有体现,例如在完善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化管理的政策文件中,重点关注的不是人财物等“刚性资源”的配置问题,而是通过以城带乡、以强带弱,促进“柔性资源”的输出、共享与增扩问题。


比新资源观更为重要的是“新优质观”。传统的优质观往往与唯分数、唯升学、片面追求升学率相关,在某些区域的城乡帮扶、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化管理中,优质校输出的所谓“优质”教育资源往往都与如何刷题、如何应试、如何提分有关,所指向的是如何培养会考试的人、会考高分的人,而不是全面发展、具备核心素养、会创新的人。“新优质观”就是新质量观,要求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求学生具备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公民素养、合作与交流能力、自我发展素养和数字素养等21世纪核心素养。各个层次的教育资源配置、各种形式的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机制(包括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化管理等)、各种类型的新优质学校建设,都要以“新优质观”为统领。


第二,把改进育人模式、提升教师素质作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重点工作,把教师资源作为教育资源中的关键资源。育人模式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涉及教什么学什么、怎么教怎么学、怎么评怎么考,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不能只在管理模式、办学模式这些“外围工作”方面打转转,应该把重点放在学校“核心工作”即教学工作的改进上,缩小学校间存在的育人模式差距,使所有学校都建立健全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评价考试方式。在土地空间、物力、财力、人力资源中,教师最为关键。教育的城乡差距、校际差距表面上是质量差距,实质上是师资差距。城乡间、学校间的教师流动,有助于推进师资配置均衡化,但这种做法往往只是优质师资资源“存量”的输出、共享甚至稀释,因此最关键的是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这里的“素质”不是指帮助学生刷题提分,而是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要引导教师尊重爱护学生,积极开展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


第三,重视教研部门、教育培训部门在教育资源扩优提质中的重要作用。要改进教研工作和教师培训工作,从“考研”(研究考试)和“教研”(研究教材)转向“学研”(研究学生),引导中小学教师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身心状况,聚焦新课程、新教材、新方法、新技术,将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支持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师数字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断提高教师研、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改变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过于重视规划、编制、人事、财政等部门的做法,更加重视教研部门、教育培训部门的作用。教研和教育培训工作是促进教育内生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内容与深远考量。


总之,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不能过于强调某一个,而是要处理好二者的平衡,并让二者都服务于教育效能的追求,要树立新的资源观和质量观,这样才能把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工作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


注释

[1] 薛二勇. 人口变动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与对策[J]. 人民论坛,2023(15):42-47.

[2] 褚宏启. 以城乡一体化思维推进城乡义务教育整体发展[J]. 人民教育,2023(12):27-30.

[3] 莫东晓,黄姣华.“十四五”期间我国义务教育教师规模和结构预测[J]. 现代教育管理,2021(8):71-79.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2024年第15-16期
文章作者|褚宏启
封图来源|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大兴北校区 供图
责任编辑|董筱婷
微信编辑|陶玉祥

推荐阅读

如何让孩子们对科学感兴趣?来听他的讲述 | 教育强国“我”想说
全国“最美教师”刘秀祥:我愿做大山深处孩子的守梦人 | 我与教育强国共成长
梦想启航,使命在肩!让开学典礼成为立德树人的生动课堂~ | 开学第一课
“衔”有妙招,“接”续美好!用“1234”开启幼小衔接全新篇章~ | 开学第一课

欢迎订阅


扫码订阅2024年《人民教育》杂志


关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并设置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人民教育
《人民教育》杂志官方订阅号。《人民教育》是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的全国性教育主流媒体,拥有73年历史。定位“思想高地、行动智库”,宣传解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引导社会教育观念,提供专业解决方案,推动教育现代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