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透这4个人生真相,越活越清醒

文摘   2025-01-22 12:42   江苏  


菜单栏“精品资源”  免费领取 2300套 PPT模板


作者旧雨
来源丨十点读书丨ID:duhaoshu

推荐丨励职派丨ID:tmp_356139977


金庸曾说:《三国演义》的社会影响,远远超过了它的文学价值。


一部三国,写尽了英雄情义,道尽了世态人心,蕴藏着取之不尽的处世哲学。

其中所蕴含的4个人生真相,更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圈子的层次,决定你人生的层次

公元208年,曹操最爱的小儿子曹冲,因病去世。

曹植和曹丕,就成了争夺世子之位的种子选手。

曹植率真坦诚,文采出众,一开始曹操对他偏爱有加。

在南征孙权时,曹操还让曹植留守邺城,享受世子的权力。

甚至对他说:“当年我做顿邱令的时候才二十三,你今年也二十三,可要努力啊!”

可见,曹操对他寄予厚望。

然而,曹植周围聚集的都是丁仪、杨修、刘祯这样的人。

他们虽然很有才华,但恃才傲物、放荡不羁。

在世子之位竞争的白热化阶段,他们不仅不能很好地给曹植出谋划策,反而一天到晚喝酒吟诗,经常烂醉如泥。

将原本应该组织严密的政治团体,弄得像个文学社。

反观曹丕的阵营,就大不相同了。

曹丕虽没什么才华,但他周围却聚集了陈群、司马懿、贾诩这样的顶级谋士。

两个圈子一对比,高下立判。

一次,曹操出征,曹植拿出与智囊团成员提前打磨好的诗文,声情并茂地发表了一通送别演说。

眼见曹操被说得心花怒放,曹丕正不知所措时,贾诩告诉他:

不会说漂亮话就别说了,你只要哭得真挚动情就可以。

曹丕依言而行,用哭声将曹操感动得一塌糊涂,以至于曹操觉得:“植乖巧,诚心不及丕也。”

就这样,几个回合下来,曹操内心的天平开始慢慢向曹丕倾斜。

曹植却在周围人的影响下,越来越放浪形骸,最终在“司马门事件”后,永远失去了曹操的信任。

其实,人是环境的产物,我们总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身边人的影响。

社会学中有一个“圈子定律”。

意思是说,每个人社交圈子的人数大约维持在一百五十人。

而一个人的成就,实际上就是这个社交圈子的极限。

牌友只会催你打牌,酒友只会催你干杯,当周围人都在打游戏混日子时,你是很难静下心学习的。

唯有积极向上的圈子,才能给你滋养。

一个人要想成长,就要努力提升自我认知,主动远离消耗你的低层次圈子。


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输不起

公元228年,曹魏军队的最高统帅曹休,突然收到一封密信。

写信人是东吴鄱阳太守,周舫。

周舫言辞恳切地称:他想献城投降,与曹休里应外合,直捣江东。

曹休一见,兴奋难耐。

有人发觉事有蹊跷,劝阻曹休不可冒进,可曹休见周舫赌咒发誓,甚至试图拔剑自刎,便深信不疑。

谁知,这只是周舫上演的苦肉计加诈降计。

当曹休在周舫的带领下,兴冲冲地领兵深入东吴重地时,等待他的是东吴大将陆逊,设下的伏兵。

曹休在东吴的埋伏圈里左冲右突,差点丧命。

幸好手下带兵前来接应,才将早已狼狈不堪的他救回。

原本胜败乃兵家常事,可坏就坏在,曹休输不起。

他回家后,越想越窝火,导致内火攻心,背上长了个痈疽,最后竟病逝了。

曹休死后,曹真接替了他的位置,成了曹魏军界一把手。

没想到,曹真也因为输不起,白白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曹真曾派张郃打下了街亭,粉碎了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

后来,他又派郝昭把守陈仓,粉碎了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

看来,诸葛亮也不过如此,信心爆棚的曹真,提出了一个大胆而狂野的计划:

兵出子午谷,远征蜀汉。

可他不知道,秦岭是比蜀军更恐怖的存在。

曹真率军在秦岭遭遇暴雨,暴雨连下三十日,魏军被困,还没有打仗就已人仰马翻。

此时,诸葛亮追来,曹真大败。

失败后,曹真和曹休一样,越想越气,最后竟恨气填胸,死于军中。

难怪有人会说,人活一世,拼的是心态。

心态崩了,生活中的苦难就会被无限放大。

那些输不起的人,会沉溺于失败中无法释然,而看不见未来。

其实,谁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输赢都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赢了,皆大欢喜;输了,大不了从头再来。

只有不怕输,你才有机会赢。


爱耍小聪明,比愚蠢更可怕

杨修是曹操的主簿,平时喜欢擅自揣摩曹操的心思。

一次,曹操在一处新造院子的门上,写了个“活”字。

众人不知其义,唯有杨修道:“‘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院门阔耳。”

于是,工匠将院门改小,曹操一见,大喜。

杨修自鸣得意,殊不知,曹操表面称赞他,心中却对他产生了厌恶。

后来,曹操想考察曹植的政治水平。

可曹植除了舞文弄墨,对国家大事一无所知。

焦头烂额之际,他求助于杨修。

杨修神秘一笑,二话不说直接给了曹植一份文稿。

文稿上不仅将曹操可能会问的问题,一一列了出来,甚至在每个问题后面,给出了标准答案。

当曹操再次召见时,曹植仿佛开卷考一般,对所有问题对答如流。

不过,精明的曹操很快知道了其中的猫腻,心中对杨修更是恨得牙痒痒。

杨修觉得自己对曹操了如指掌,却不知自己的死期快到了。

建安二十三年,曹操举兵伐乌桓。

一日,曹操随口说了句“鸡肋”作为夜间口号,却被杨修解读为:

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来日魏王必班师矣。

曹操一听,大怒道:“汝怎敢造次,乱我军心。”

随即,大手一挥,将杨修斩杀。

杨修自以为聪明,却聪明反被聪明误,早早葬送了性命。

反观曹操身边的另一个谋士司马懿,就不同了。

曹操曾梦见“三马食槽”,就怀疑司马家族要对曹氏家族不利,便想找机会除掉司马懿。

面对敏感又多疑的曹操,司马懿开始装傻。

他每天起早摸黑地干活,却什么成绩都没有做出来,表现得碌碌无为,这才让曹操放松了警惕。

司马懿也因此潜隐下来,最终成了三国最大的赢家。

俗话说:“小聪明撑不起大智慧。”

其实,笨不可怕,可怕的是自以为是的聪明。

卖弄聪明,只会作茧自缚,惹人厌恶。

那些爱耍小聪明的人,或许能获得一时的成功,却不能成就大的事业。

真正的智者,都懂得大智若愚的道理,他们很少显山露水,而是守拙藏巧,低调内敛。

懂得装傻,韬光养晦,才是真聪明。

不懂顺势而为,就是画地为牢

公元212年,曹操想提升一下自己的地位,晋爵国公的同时,加封九锡。

曾经王莽也被加封九锡,这几乎被默认是篡权的前兆。

可此时,一直跟着曹操创业的资深谋士荀彧,却跳出来反对。

荀彧指着曹操的鼻子说道:“丞相本兴义兵,匡扶汉室……不宜如此。”

曹操听后,大失所望,他不能容忍自己最核心的谋士,与自己不是一条心。

于是,曹操让人给荀彧送去一个空的食盒。

荀彧见后,瞬间明白了曹操的意思,当天晚上就服毒自尽了。

其实当时汉朝天子早已名存实亡,而要一统天下,就需要有绝对的权力。

曹操加封九锡,是大势所趋,荀彧不懂顺势而为,枉送了性命。

与荀彧相同,蒋济也因为看不清时势而丢了命。

蒋济与司马懿是至交好友。

公元249年,司马懿准备诛杀曹爽独揽大权,但为了暂时稳住曹爽,司马懿计划先让蒋济帮忙招降。

蒋济很高兴,他觉得一旦招降成功,就意味着司马懿不会诛杀曹爽,洛阳就不会血流成河。

于是,他写了一封言辞诚恳的劝降书,曹爽看后,便举兵投降了。

可没想到,投降后的曹爽就像砧板上的鱼肉,被司马懿诛灭了三族。

事后,司马懿论功行赏,蒋济因首功被封都乡侯,食邑700户。

但蒋济却拒绝了一切封赏。

他反对司马懿独权,又觉得自己害死了曹爽,悲愤交加之下,竟郁郁而终。

实际上,权力更替不过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蒋济和荀彧一样,看不清时势。

他们固执地坚守旧观念,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捆绑和束缚。

常言道:“天下潮流,浩浩荡荡,顺势者昌,逆势者亡。”

真正的智者,都懂得顺势而动,应势而为。

他们能放下自己内心的执念,尊重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允许并接受一切发生。

而那些看不清时势,甚至和时势对抗的人,则很容易沦为时代的炮灰,人生之路也会越走越窄。


网上有一个话题:

同样是乱世,为什么三国的知名度最高?

比较普遍的回答是:其他乱世的英雄,没有像三国那样集中在一个舞台上。

而《三国演义》,更是将这些英雄的故事,描写得淋漓尽致。

历史烟尘滚滚。

在时代的刀光剑影背后,是人性的博弈。

如果我们在看故事娱乐的同时,能从中窥探到人生的真谛,以及为人处世的智慧,为今天的人生指路,便是一种幸事。

而这,正是我们读三国的意义所在。

作者简介:旧雨,一直在路上,便是人生最好的状态。文章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3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转载请联系十点读书。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励职派
据说关注励职派的人都爱上了派叔有趣的灵魂! 软件相关问题,可详询人工客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