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沛华
编辑:Win
“不要放弃思考和想象”
镂空的取景框内,一张张可供自由抽取的歌词卡照片在此刻仿佛也化身为一个个“瞬间”,成为了这张实体唱片在视觉设计上亮眼的存在。
图:Yister设计-愚月FoolMoon「决定性瞬间」
///来时的路
一次偶然机会,因为在虾米音乐上传自己制作的音乐作品,Yister和有放热创始人林东初次相识。那时,有放热还没有更新厂牌名称,正以初创时所起的旧名字为名字活动。
回忆起林东对自己的邀请,Yister记忆犹新,他说:“林东对待音乐是非常热情的,他在向我介绍厂牌时,带给我的感受和别的厂牌不同,很有爱。虽然当时还没有什么具体的目标,但我觉得他所追求的东西是独特的,在听完他的介绍后我已经非常心动,当时就说:‘那我加入你们吧!’”。
图:Yister部分设计的唱片封面作品
回忆起和Yister一同工作的日子,有放热创始人林东忍不住感叹:“都是看着一砖一瓦搭建成型,很难不为我们同事的工作成果感到骄傲”。
///脚下的路
说起从音乐制作人到视觉设计师的身份转型,Yister介绍其实在校时他就喜欢了解设计相关知识,虽然所学专业和设计类学科没有什么关联,但总能感受自己对于设计的单纯热爱。
Yister看来,视觉设计除了赋予一家音乐厂牌独特的气质,似乎也是在汲取一个厂牌的养分,拥有怎样的音乐就会造就怎样的视觉作品,所以视觉作品基本表明了厂牌的风格和审美。
在制定整个厂牌的视觉体系时,他认为音乐厂牌作为以内容为根基的企业应该有别于其它企业,虽然可以为视觉效果搭建一个有参考、有要求的体系,但在这个体系之内,更希望不同创作者可以去创作一些不同的东西,而不是被VI系统中所谓“精确到毫米”的工业标准所束缚。
图:Yister拍摄并设计的厂牌世界唱片店日物料
图:Yister VJ制作思路及现场效果图
比起深陷其中自我纠结,现在,他尝试将目光放得更加长远。在设计过程中,他优先服务于作品主题与内核,思考其含义,而在构思完成之后,他会与各工作人员一同商讨用怎样的方式进行表达,从而最终完成完成他对与艺术与商业的“调和”。
///前方的路
在今天,既有例如AI等一众依托于新型技术而生产创作的产品涌现,也有复古风等潮流风向的返潮,新的技术和创作方向正因为互联网的发展而被更快的传播与扩散,设计风向的变化与技术革新也都被强制提速。新事物不断刺激着设计师诞生新的创意,完成新的创作,但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浮躁的人仿佛也越来越多。
图:Yister胶卷作品
图:Yister生活照
AI能够不断自我学习,但其学习的东西本质上来说是基于现有的创作作品,现阶段还很难去自主创造一种更新的艺术形态。但艺术家不同,艺术家可以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创作一种新的艺术形态和艺术风格。
Yister分析道:“音乐厂牌中的视觉设计关键要看设计师希望给他的作品赋予怎样的价值,但当前绝大部分的厂牌设计师更愿意去制作一些不需要经过太多思考与想象,放在你面前,一眼就能看懂的作品,这是许多厂牌目前不太好的一种状态,甚至已经成为了一个比较明显的倾向趋势,这是非常奇怪的一点”。
图:Yister生活照
而面对日新月异的设计潮流与风向,Yister则显得并不焦虑,在他看来,自会有时间不断向前,推动这浪潮的前进,只要跟上这浪的起伏,去参与、去理解,理解潮流,理解一切为什么会出现,便是在这信息纷繁复杂的时代下最好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