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到深处
去看一条江
文 | 梁 捷
那天,在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的直播中,我看到几名志愿军老兵将颤抖的手举起,向烈士们敬军礼。当热泪顺着他们满是风霜的脸扑簌簌流下来的时候,我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情愫。那一瞬间,我萌发了一个念头,去抗美援朝的出征地——丹东走一走,亲身感受那段峥嵘岁月留下的痕迹,去看一看那条充满象征意义的江,还有江上那座弹痕累累的断桥。
丹东,一个美丽宁静的边境小城,我在一个清冷的午后来到了这里。鸭绿江,宛如一条蓝色的丝带,穿城而过。江水悠悠,似乎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故事。江边广场上,一群可爱的孩童正在嬉戏玩耍,他们的欢笑声与江水的潺潺声交织在一起,粼粼波光在他们清澈的眼眸里流动。这座曾经见证了无数牺牲与荣光的英雄城市,如今正焕发着新的活力与希望。
夜幕降临,我独自走在鸭绿江畔。江水浩荡而又平静地流淌。两座比肩挺立的铁桥上嵌着五彩的灯光,在漆黑的夜空中一闪一闪。以两座桥为背景,我随手自拍了几张照片,发给了母亲。她立刻打来视频电话,对我突如其来的丹东之行感到惊讶,并让我将手机镜头对准江面——两座霓虹闪烁的铁桥向着江对岸延伸,消失在寂静的夜色中。
她静静地看了一会儿,接着便抛出一连串问题:鸭绿江有多宽,江面是否结冰了,怎么有两座桥呢……这时,坐在母亲身边的外婆凑过身子,指着屏幕上的两座铁桥说:“一座是鸭绿江断桥,1950年遭到了轰炸,旁边那座叫中朝友谊桥。”外婆没怎么念过书,也没有出过远门,甚至连电视都很少看,仅仅瞥了一眼手机画面,就讲得这样清楚。
“你外公念叨了半辈子了。”手机那头,外婆朝我笑了笑,又补充道。
我吃惊地望着外婆。通话结束后,我回想起家里有张外公年轻时身穿志愿军军装的黑白照片。
深夜,母亲又打来电话,聊起外公多年前的心愿:“什么时候能再去丹东看看?”这个小小的心愿,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实现。后来,外公因为患病卧床不起,这个心愿更成为全家人心中的遗憾。
1950年10月,正在师范学校读书的外公瞒着家人,选择了投笔从戎。在汽车学校学习了8个月后,他被编入志愿军第16军32师94团汽车连,踏上了抗美援朝的征程。当家人收到他的书信时,他已身处战火纷飞的战场。直到1958年归国,他将7年的青春岁月无私奉献给了那片热土。
我相信,在冒着敌机轰炸跨过鸭绿江的那一刻,外公心中一定充盈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沉爱意。归国后漫长的岁月里,外公无数次回想起那些牺牲在朝鲜的战友,以及那片他们并肩战斗的土地。那些记忆,如同烙印般深深刻在他的心底。
第二天一早,我决定去50公里外长甸镇河口村的河口断桥走一走。这里是抗美援朝初期三大渡江地之一。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美军出动百余架轰炸机,投下大量炸弹,将大桥拦腰炸断,形成了今天的河口断桥。
一眼望去,桥身断裂处如同历史的伤痕,深深刻在每一块石料上。我缓缓走过因岁月侵蚀而变得凹凸不平的桥面,细数着两边石栏上插着的战旗。每一面战旗上,镌刻着当年由此桥渡江的志愿军部队番号。战旗美如画,在朝阳的映照下更显得壮丽非凡。
站在断桥尽头,我觉得自己似乎融进了那一支支年轻的、勇往直前的队伍中。我真切感受到他们雄赳赳、气昂昂的青春气概。凛冽的江风呼啸而过,保家卫国的铮铮誓言,在我的耳畔久久回荡。
我此次丹东之行的最后一站,是抗美援朝纪念馆。隔着一个繁华的街区,我远远望见在松柏环绕的英华山上,高高矗立着一座纪念塔。午后的阳光金子般铺洒下来,纪念塔在蓝天的映衬下更显巍峨壮观。
从山脚下一步步踏上由1014块条石砌成的台阶,纪念塔仿佛随着我注视的目光拔地而起,一层层升高。在朝鲜的1014个日日夜夜里,众多志愿军官兵为了捍卫和平与正义,英勇无畏地献出了生命,永远长眠在那片热土上。我凝视着塔身上的“抗美援朝纪念塔”7个大字,一股力量从心灵深处缓慢而有力地涌动起来,眼里蒙上一层泪光。
我在纪念馆展厅里穿行,仔细搜寻着与汽车兵有关的展品,试图在脑海中还原出外公当年在战场上的经历。一个展柜吸引了我的注意,里面陈列着一本红色封皮的证件。历经岁月的洗礼,证件上面的字迹已经褪色,旁边的铭牌上写着“志愿军第64军后勤部汽车第2连班长胡金华使用的汽车通车证”。我的心猛然一跳——这个证件我是那样熟悉,因为外公也珍藏着一本。随着目光掠过一张张黑白照片,我的思绪飘散开来,逆着时间的长河,回到遥远的抗美援朝战场上。我仿佛看到了志愿军汽车兵冒着敌机轰炸、驾驶着满载物资的卡车碾过冰雪、驶过浮桥,在夜色里在炮火中疾驰的画面……
在我离开丹东4天后,一个飘雪的黄昏,我收到母亲发来的信息:“你外公走了。”
在连夜赶回老家的火车上,我眼前浮现出与外公在一起时的一幕幕画面。印象中,外公总是神情严肃,目光中闪烁着灼灼而又坚定的光。猛然间,似乎有一道炬火闯进我的心里,照亮了储藏在那里的记忆。就在外公的那张黑白照片上,我也曾见到过这样的目光。照片拍摄于他赴朝作战前,那年,他18岁……
▽本文刊于12月29日《解放军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