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天地
麦湾琐憶
在岁月的长河里,总有一些地方,一些记忆,日久了便是一处承载着无数故事与情感的所在
留住乡愁,是对家乡土地深深的眷恋,更是春日里绽放野花的芬芳,是夏日里麦浪翻滚的清香,是秋日里果实累累的甘甜,是冬日里炊烟袅袅的温暖。
锁好童憶,是珍藏那些无忧无虑的纯真时光,在小巷里,回荡着儿时的欢笑;在池塘边,留下了捉泥鳅的足迹;在老树下,听长辈讲故事的温馨场景。
传承民风,是守护麦湾的精神家园,是邻里间的互帮互助,是节日里的热闹庆典,是长辈们口口相传的古老传说。
《麦湾琐憶》不仅仅是一本书、一篇文章,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故乡与他乡的桥梁,它让乡愁有了寄托,童憶有了归宿,民风有了传承。在新时代,他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人们的心间,唤醒着对家乡的热爱,对传统的尊重,对美好的向往。
【麦湾琐憶特稿】
《我们的节日 · 九九重阳节·诗文选集》
【麦湾琐憶特稿】
《我们的节日 · 九九重阳节·诗文选集》
编辑:王生文
目录
秋子/《采桑子•重九词(新韵)》
哈建设/《江城子·重阳节》
王爱成/《重阳登高》
马向前/《五言排律·九月重阳》
令军民/《九九重阳》
邓保林/《重阳赏菊》
刘茂子/《水调歌头·重阳(》
刘茂子/《七律·晚秋》
魏辉/《重阳》
魏辉/《登山》
江迎春/《醉花荫·重阳节》
王生文/《又逢重阳节》
王生文/《重阳叹》
渭水清池荷花/《重阳即景》
王喜定/《重阳节》
邓保林/《重阳节感悟》
王生文/《又逢重阳节》
正文
采桑子•重九词(新韵)
文/秋子
秋菊花漫红黄色,开满兰州。开满兰州。
四处芬芳、风过溢群楼。
登高未至山峰顶,盛景难收。盛景难收。
今度重阳、醉美引眸搜。
秋子日课,2024.10.11
江城子 重阳节
文/哈建设
重阳佳节喜洋洋。
彩旗扬,
菊花芳。
鼓乐喧天,
歌舞韵悠长。
翁媪相携同庆贺,
欢笑处,
满庭光。
登高远眺韵成双。
赋词章,
颂安康。
盛世繁华,
岁月绽辉煌。
共祝人间多喜乐,
情暖暖,
意央央。
2024年10月11日
重阳登高
文/王爱成
枫满秋岑岁又迁,
徒登雁岭促风旋。
盘衡路断孤溪水,
绝塞崖生万壑烟。
峰入清霄莲托座,
洞藏玉帛隐韬篇。
霜丝露染云巾梦,
枕菊青霞性泊然。
五言排律·九月重阳
文/马向前
九月重阳节,
今生岁七旬。
黄花开遍地,
白首去方春。
年少无忧我,
情多重义人。
日长思月出,
天远念来晨。
时序同更替,
江湖共海滨。
老成开世路,
流辈享天伦。
《平水韵》上平十一真
五言排律(六韵),仄起首句不入韵
九九重阳,
文/令军民
今又重阳,
陇原大地菊花香。
风景如画,
江山万里长,
何处是故乡。
苹果正香,
墨竹长疯狂,
银杏白果上。
满目芳华,
纷呈山岗
夕阳黄昏亮。
人生又几何,
往事多殇情
无限风光!
明月轩主
2024.10.10
重阳赏菊
文/邓保林
滿屲菊花野径香
三秋不见又重阳
淡容疑得九秋霜
与世无争避众芳
莫道人间知已少
金菊盛开遍地黄
唯有当今盛世好
人生路上莫傍徨
重阳节赏菊 保林.10.11
水调歌头:重阳(外一首)
词/刘茂子
时令已寒露,田野遍金黄。
秋光颜色迷人,耕作点金忙。
古柳胡杨梨柿,抒雁鹧鸪鹅鹤,生态各安康。
紫气烟霞染,瑞霭隐村庄。
历春夏,数秋岁,冷雪祥。
如歌岁月,梦里春景铸辉煌。
憧憬一年美景,寄语圆盘重九,莫负好时光。
举首桂花酒,嫦凤舞红妆。
七律-晚秋
文/刘茂子
天地清凉已晚蒲,
劲枝舞动叶黄梧。
白云渺渺闲悠逸,
紫陌茫茫望眼殊。
九域金龙随景致,
一轮皓月映河湖。
谙知寒绿侵霜野,
姿色依然胜画图。
《重阳》(外一首)
文/魏辉
霜凝露,枯柳瘦,
花落枝空,
芳草萋萋秀。
秋色斑斓还依旧。
绿浅情深,
雅兴新词就。
山吐雾,残香嗅,
小径通幽,
不迷游子路。
独立荒丘风盈袖。
足健鞋舒,
登山轻移步。
登山
文/魏辉
风轻露重不成霜,
踏雾登山度重阳。
霞飞云破秋空冷,
独自逍遥醉一场。
独自逍遥醉一场,
野花幽径紫衬黄。
蒿草萋萋含清露,
鹊鸟叽喳送吉祥。
鹊鸟叽喳送吉祥,
隔沟蜿蜒拾阶廊。
凝视当年初恋路,
曾经执手越山梁。
曾径执手越山梁,
长裙摆香惹痴狂。
亭台树苑今犹在,
白发不复少年郎。
白发不复少年郎,
老马识途气轩昂。
童心未泯开笑口,
情歌一曲却寒凉。
情歌一曲却寒凉,
莫名暖流涌心房。
小径崎岖斜坡陡,
呤风唱月迎朝阳。
呤风唱月迎朝阳,
林染霜露施粉妆。
雾迷深树疑无路,
云绕高崖有异香。
云绕高崖有异香,
神清气爽上山岗。
四野开阔卧牛地,
原是老朽习武场。
原是老朽习武场,
故地重游激情扬。
金锁鞭杆耍一遍,
一身正气荡肝肠。
一身正气荡肝肠,
两腿生风步幅长。
仰望山颤眼前现,
谁种相思在路旁。
谁种相思在路旁,
旧情往梦念同窗。
捡起一片小树叶,
深吻浓情寄锦章。
深吻浓情寄锦章,
目揽环山望故乡。
九九牵情情难尽,
绚丽人生总闪光。
2024.10.11.
《醉花荫·重阳节》
文/江迎春
弹指一挥又重阳,无奈在异乡。
秋风扫叶畅,黄河浊浪,遥望雁一行。
植物园深碧水淌,斗艳菊芳杨。
莫道不销魂,悠哉踏园,执笔写念想。
又逢重阳节
文/王生文
曾经岁月正年轻,
历经沧桑方猛醒。
静思父母已逝去,
二十多载风雨经。
如今自身花甲至,
登高力弱难成行。
赏菊虽有诗人韵,
敬老未及心难平。
献孝当时未周全,
欲补亲已无踪影。
珍惜眼前诸长辈,
力行孝心莫再等。
重阳叹
文/王生文
重阳又至秋意绵,
岁月画卷旧痕连。
年少轻狂时光掷,
霜枫尽染方惊然。
父母音容浮眼前,
二十余载似云烟。
温暖怀抱化轻烟,
叮咛清风韵难延。
花甲已至力渐衰,
登高赏菊兴不再。
尽孝成奢梦破碎,
遗憾如锁心难开。
珍惜长辈及时孝,
莫待离去泪满腮。
陪伴关心情延续,
孝心行动暖心怀。
重阳即景
文/渭水清池荷花
月逢重阳近岁终,
人到九九福寿重。
临风喜看菊花笑,
披露眺望枫叶红。
秋图一染万里霜,
心画直入深色中。
群山放晴积烟暖,
大川流河逐浪奔。
重阳节
文/王喜定
重阳秋凉寒露冷
群山遍岭染叶黄
农夫增衣防感冒
秋忙收获丰收粮
重阳节感悟
文/邓保林
人生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老年夕阳红的路上。
一路走来,经历了很多,酸甜苦辣全尝遍,坎坎坷坷都走过,返复的经历看清了人性,悟透了生活,渐渐的学会了沉默寡言,有些事看穿却不去揭穿,有些话听透了不去说透。
抛弃烦恼,洗涤灵魂,让自己享受晚年的宁静!
重阳节快乐
保林.10.11
又逢重阳节
文/王生文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这秋意深浓、霜枫尽染的时节,往昔的岁月如同一幅幅泛黄陈旧的画卷,在心头缓缓展开,透着岁月的沧桑与厚重。曾经的自己太过年轻,懵懂无知,如同脱缰的野马肆意挥霍着青春的时光,对岁月的悄然流转未曾有过太多的思量。然而,历经几十载的风雨沧桑,在岁月的无情磨砺中,方才猛然惊醒,惊觉时光如白驹过隙,匆匆而逝且毫不留情。
静忆父母,他们的音容笑貌仿佛还在眼前浮现,那般清晰,那般亲切。可细细算来,他们已然逝去二十多载,如那凋零的秋叶,消逝在岁月的长河。那些曾经的温暖怀抱,如冬日的暖阳,给予无尽的温暖;那些亲切的叮咛,似耳畔的清风,温柔而又深情。如今都已化作了回忆中的一缕轻烟,缥缈难寻。如今的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步入了花甲之年,身体不再如年轻时那般矫健有力,登高望远已力不从心,赏菊之雅兴也徒留诗人笔下的韵味。曾经想在父母健在时好好尽孝,让他们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可如今这一切都已成为无法实现的奢望,如同破碎的梦境,难以拼凑。想要敬献孝心,却发现已然难以周全,那份深深的遗憾如影随形,如沉重的枷锁,无法消散。
正因如此,才更加深刻地明白,珍惜眼前的长辈,及时行孝,才是真正的孝心所在。莫要等到亲人离去,才在悔恨与泪水中追悔莫及,徒留悲伤。要在他们还健在的时候,多陪伴、多关心,让他们的晚年充满温暖与关爱,让这份亲情得以延续,让孝心不再成为空谈,而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温暖彼此的心灵。
后记:重阳节慨述
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
1. 名称由来:
- 在《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观念中,“九”又与“久”谐音,有长久长寿的含意,所以九月九日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
2. 历史起源:其起源可以追溯至上古时期,与古人在农历九月秋收后的庆祝以及对祖先的祭祀等活动有关。汉朝时重阳节习俗从宫中流传到民间,三国时开始把重阳当作一个节日,到了唐代,重阳节被正式定为节日,宋元明清时,宫廷、民间会举行各种活动庆祝重阳节。
3. 节日习俗:
- 登高:金秋九月,天高气爽,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登高所到之处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 佩茱萸、簪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民间认为九月初九是逢凶之日,佩带茱萸可以辟邪求吉,所以重阳节也被称为“茱萸节”。菊花又名“延寿客”,在晋代葛洪《西京杂记》中就有人们头戴菊花的记载,后来逐渐形成赏菊的习俗,农历九月也被称为“菊月”。
- 吃重阳糕: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叫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糕”与“高”字同音,有步步登高的意思。讲究的重阳糕会作成九层,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 饮菊花酒: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吉祥酒”。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成为时尚。
4. 现代意义:1989年,中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人节”“敬老节”。这一举措使重阳节在保留传统习俗的同时,更强调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精神内涵。如今,重阳节成为了一个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全社会关爱老年人的重要节日。
老年节,即重阳节,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2012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在老年节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开展各种敬老活动。晚辈们会看望老人,送上礼物和祝福,表达对长辈的敬爱之情。一些社区和单位也会组织慰问老年人、举办文艺演出等活动,为老年人送去关怀和温暖。
老年节的设立旨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提高全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注和关爱,让老年人能够安享幸福晚年。
重阳节有以下一些别称:
一、重九节
因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两个九相重,故称重九节。
二、茱萸节
古人在重阳节有插茱萸的习俗,所以重阳节也被称为茱萸节。茱萸被认为有辟邪、驱寒等功效,人们在这一天佩戴茱萸,以祈求平安健康。
三、菊花节
重阳节正值菊花盛开之际,赏菊是重阳节的重要活动之一。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举办菊花展览、赏菊会等活动,因此重阳节也被称为菊花节。
四、登高节
重阳节有登高的传统习俗。古人认为登高可以避灾祈福,同时也能欣赏秋天的美景。所以重阳节也被称为登高节。
重阳节的历史渊源十分悠久,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起源于天象崇拜:
- 上古时期:重阳节起始于上古,古人对天象有着天然的敬畏和崇拜。在季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古人会举行祭天帝、祭祖的活动,以谢天帝、祖先的恩德,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最早的记载源自《吕氏春秋》中的《季秋纪》,提到“(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2. 与数字文化相关: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之极,有尊贵、长久、长寿的寓意。
3. 发展于汉代:到了汉代,重阳节逐渐成为一个固定的节日,并且有了求寿的习俗。《西京杂记》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这说明在汉代,人们已经开始通过特定的行为和饮食来追求长寿和健康。
4. 盛行于魏晋南北朝:在魏晋时期,重阳日的节日气氛渐浓,倍受文人墨客吟咏,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成为时尚。
5. 确立于唐代:唐朝时,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唐代的皇帝和官员们会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等习俗也更加盛行。
6. 传承与演变:明清两代,重阳节风俗继续盛行,要吃花糕、登山等,活动十分热闹。
随着时代的发展,重阳节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如今它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还成为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2006 年,重阳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阳节赏菊的习俗起源有多种说法,较为公认的是源于晋代陶渊明。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隐居田园,以诗、酒、爱菊出名。他的很多诗歌作品都表达了对菊花的喜爱和赞美,比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他的影响下,后世文人雅士逐渐开始效仿,从而形成了在重阳节赏菊的习俗。
到了唐宋时期,重阳赏菊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宋代时,菊之名种培植繁多,赏菊盛况逾越前代。明清时期,重阳赏菊活动已普及民间,还有堆菊花山等项目,实际即是菊花品种展览。
重阳节赏菊的诗词:
1. 《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
- 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赏析
诗人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悠然间抬起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这两句诗展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心境,也让“采菊东篱下”成为了后世文人赏菊时常常提及的经典场景,菊花也因此被赋予了隐逸、高洁的象征意义。
2.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 原文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赏析
诗人受邀到农家朋友家做客,在淳朴的田园风光中,与友人把酒言欢,谈论着农事。临走时,诗人向友人表示等到重阳节的时候还要再来饮酒赏菊。这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也表达了对重阳节赏菊这一活动的期待。
3. 《重阳席上赋白菊》——唐·白居易
- 原文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 赏析
诗中描绘了满园金黄色的菊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光芒,其中有一株白菊格外醒目。诗人将白菊比作自己这个白头老翁,在重阳的酒席间,就像白菊在金黄的菊花丛中一样突出,饶有情趣。
4. 《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
- 原文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 赏析
这首诗是杜牧在重阳节与朋友一起登齐山时所作。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江水倒映着秋影,大雁刚刚南飞,诗人与友人提着酒壶登上青山。“菊花须插满头归”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重阳节赏菊、插菊的欢乐场景,体现出一种豁达的心境。
5. 《不第后赋菊》——唐末·黄巢
- 原文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赏析
诗中通过菊花傲霜斗雪与其他花朵凋零的强烈对比,表现了菊花的英雄气质。虽然此诗并非单纯的赏菊之作,但以菊花为主题,借菊花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抱负,菊花的形象在诗中得到了别样的升华。
6.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李清照
- 原文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赏析
这是李清照婚后所作,通过描述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出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写出了词人在黄昏时分于东篱下饮酒赏菊,菊花的香气弥漫在衣袖间,而“人比黄花瘦”则以黄花比喻人的憔悴,含蓄深沉地表达了词人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
7.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
- 原文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 赏析
安史之乱时,长安沦陷,诗人岑参随唐肃宗在凤翔一带远征,在重阳节这天,他想要登高却无人送酒,于是想起了故乡长安的菊花。这里的菊花在战火纷飞的背景下开放,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也体现了菊花的坚韧品格。
8. 《菊花》——明·唐寅
- 原文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 赏析
诗中描写了故园里菊花盛开的景象,那些沦落天涯的游子们,借着篱笆观赏秋风中的菊花,用菊花的隐逸超脱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重阳节赏菊的活动有以下具体形式:
一、菊花展览
许多公园、植物园等场所会在重阳节期间举办大型的菊花展览。展览中会展示各种品种的菊花,包括传统的菊花品种如黄菊、白菊、紫菊等,还有一些经过培育的珍稀品种。菊花被布置成各种造型,如菊花塔、菊花拱门、菊花花坛等,形成美丽的景观供人们欣赏。人们可以漫步其中,近距离观赏菊花的形态、颜色和香气,感受菊花的美丽和优雅。
二、赏菊会
一些社区、单位或文化团体可能会组织赏菊会。赏菊会通常在户外的花园、庭院或公园等地举行,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欣赏菊花。赏菊会上可能会有专业的园艺师或花卉爱好者进行菊花知识的讲解,介绍不同品种菊花的特点、养护方法和文化内涵。同时,还可能会有文艺表演,如诗歌朗诵、音乐演奏、舞蹈等,为赏菊活动增添文化氛围。
三、菊花摄影比赛
重阳节期间,一些摄影爱好者会组织菊花摄影比赛。参赛者可以前往各个赏菊地点,用相机捕捉菊花的美丽瞬间。摄影比赛不仅可以激发人们对菊花的欣赏和热爱,还可以提高摄影技巧。比赛通常会设置不同的奖项,获奖作品会在展览或网站上展示,让更多的人欣赏到菊花的美丽。
四、制作菊花手工艺品
在赏菊的同时,人们还可以参加制作菊花手工艺品的活动。例如,制作菊花干花、菊花香囊、菊花画等。制作菊花手工艺品可以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菊花的特性和用途,同时也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制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这些手工艺品可以作为纪念品或礼物,送给亲朋好友,传递重阳节的祝福。
五、品尝菊花美食
重阳节赏菊活动中,还可以品尝菊花美食。菊花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有一定的食用价值。菊花可以用来泡茶、制作糕点、煮汤等。在赏菊活动现场,可能会有一些摊位提供菊花美食,如菊花糕、菊花酒、菊花茶等。人们可以品尝这些美食,感受菊花的独特风味,同时也可以了解菊花的食用方法和营养价值。
作者简介:王生文,笔名素心笔客,网名天水彩圣,男,汉族,甘肃武山人,甘肃省诗歌研究会会员,武山县作家协会会员,武山县民间艺木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报刊杂志,微信公众号等,偶尔投稿也可得奖,全凭兴趣罢了。
如何投稿 ✦
麦湾琐憶
投稿邮箱:546926004@qq.com或微信:wsw13830828882
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学生作文,书法绘画,摄影民间传说,非遗等均在征稿之列。
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联及个人照片,(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敬请将您的所感所悟,所知所想,用艺术的语言,真实的拍摄,灵巧的双手展示您的正能量爱好和信仰,超越自我,摆渡自己也摆渡别人;
巜麦湾琐憶》欢迎您,让我们携手同行;欢迎关注,欢迎投稿,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