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1月21日,我县召开“福启新岁游沂南”新春文旅资源新闻发布会。会上,详细介绍了我县新春文旅特色资源及活动发布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为增强节日气氛,提振文旅消费,我县依托冬日文旅资源开展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冬季文旅活动,为广大游客和市民朋友们打造一场独具沂蒙特色的文旅盛宴。这个冬天,来沂南可以赏冬日美景,住精品民宿,泡智圣温泉,品沂南美食,体验不一样的节日氛围。
发布人
董守胜 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本金 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县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中心主任
曹丽丽 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家余 蒙山彩蒙景区管委会副主任
刘瑞艳 蒙山彩蒙景区管委会市场开发科科长
主持人
周中军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融媒体中心党组书记
答记者问
1.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群众公共文化需求迅速增长,春节假期,沂南县将采取哪些措施满足公共文化需求?
岁末年初,墨香四溢,年味渐浓。从1月初至1月28日,县书画院积极开展送“福”字、送春联活动,足迹遍布社区、景区、企业与村庄,累计举办20余场。活动以传统书画为载体,用笔墨勾勒新春愿景,为城乡各处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让千年墨香在传承中温暖人心。
与此同时,县文化馆也在全力筹备,一场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精彩上演,沂南县春节联欢晚会圆满落幕。春节期间,还将组织30场“送戏下乡”活动,各镇(街)村将开展50余场“村晚”,载歌载舞颂盛世,敲锣打鼓闹新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体验方面,县博物馆延续了“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今年精心策划了“剪纸”“过门笺制作”“木版年画”等6场传统手工艺课程,发布会上为大家展示了沂南特色的“阳都剪纸”和“非遗木版年画”。在非遗手工艺人的指尖翻转间,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跃然纸上,文化脉络与传统技艺就此相融;古朴厚重的木版年画,色彩明艳,线条刚劲,从勾勒轮廓到上色填彩,尽显传统匠心。“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承载的不只是手艺的传承,更是浓浓的年味儿,让这些古老技艺扎根于新一代心间,也让孩子们在博物馆里沉浸式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书香传承,润物无声。县图书馆在春节期间安排了8场线上线下阅读活动,各镇(街)村也将同步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旨在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让书香弥漫在每一个家庭。为了给沂南学子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县图书馆实行延时开放服务,场馆自修区开放至晚上八点半,还免费提供热水和无线网络,助力莘莘学子追梦前行。
2.请为游客朋友们介绍一下,春节期间沂南景区推出哪些活动?
春节期间,智圣汤泉旅游度假村旅游区将举办“雪韵嘉年·泉润智圣”贺岁嘉年华活动。园区内打造雪景,赏雪、戏雪、泡温泉。另有度假村巡演,财神、小丑、变脸、烟花秀等活动。春节期间,景区还将在抖音等购票app上推出特惠门票,另外,除夕前后,景区还将推出智圣汤泉特色宴席年夜饭,除夕夜、话年味,欢迎大家前去品尝地道沂蒙味道。
初一至初七,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将举办“跟着团长打县城·冬享沂蒙过大年”新春大庙会。景区将年味民俗、沉浸式体验与景区古村古城氛围布置进行深度结合,打造沉浸式和氛围感十足的蛇年主题节庆庙会。庙会以寻年味、知年俗、逛年集、享年趣为主题,串联起“寻年味·游园打卡集五福”“知年俗·民俗社火大巡游”“赶个大吉·逛年集”等子活动,让游客体验不同的年味。除此之外,更有沉浸式新年大戏《跟着团长打县城》《苟队长娶亲》《民俗秧歌》《舞龙舞狮》《杂技吐火》《快闪九儿舞》《魔术变脸美猴王》《划旱船》等各类精彩演艺全天轮番上演,让您一次过足瘾。红嫂家乡旅游区不仅是一个旅游胜地,更是一座红色文化的精神宝库。这个春节,我们诚挚邀请您和家人朋友一同前来,观看精彩演出,感受红色文化,在优惠政策的助力下,开启一场难忘的红色新春之旅。
初一到十九,竹泉村·红石寨推出“蛇来运转·熊猫抱富”新春游乐会,整个景区内设置多个熊猫卡通形象网红打卡墙及打卡点,更有民俗婚嫁展演、熊猫主题快闪互动、少数民族技艺展演、京剧展演等演艺节目。春节期间,美团、携程、抖音、同程、快手、高德等APP均可购买到特惠套票。
朱家林旅游区推出田园市集和柿子岭花灯节活动。活动集结了百余家全国风味小吃、非遗文创产品市集、嬉雪乐园、元宇宙裸眼9D电影、酷跑卡丁车、沂蒙画展、沂蒙风俗、亲子游乐园、花灯、打铁花、火壶、烟花瀑布等。除此之外,阳都文旅集团还打造了汶河湾综合游乐园项目,计划于春节开业,汶河湾综合游乐园项目是集无动力儿童乐园、集装箱美食街、帐篷营地、冰雪乐园等于一体的综合游乐休闲场所,总占地60亩,多种游玩选择,让整个春节假期满满当当。
3.2025年是沂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突破年,请问在文旅重点产业方面打算如何实现突破?
2025年沂南县文旅局将着力做好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旅游民宿、文旅融合、景区焕新等工作,全面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加快推动卧龙源华昌文旅综合体项目建设,华昌卧龙源商街项目3月底完成项目建设,五一试运营;华昌文旅综合体五星级酒店、水乐园、儿童乐园等项目3月完成清表并开工建设。诸葛故里旅游区项目,优化提升规划设计方案,加强宣传推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项目落地实施。加快推进《东高庄—一个山村的中国叙事》、沂蒙长歌、红山学院、灯塔广场等项目建设完成并开放。
持续推动旅游民宿发展。将旅游民宿作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牵引性产业,推动竹泉村燕语堂民宿争创国家乙级民宿、西篓山等3家民宿争创五星级民宿、山水居等2家民宿争创四星级民宿。加快观音寺驿站、听荷民居、怡然岛等民宿项目建设,推进东城山庄等新建民宿“沂蒙乡愁”品牌建设。
推动文旅融合新业态发展。多业联动推进产业要素跨界融合。推动农业与文旅融合发展,依托马泉休闲园、朱家林田园综合体等产业项目,融入旅游元素,大力培育农业休闲产业园区、家庭农场、共享农庄等创新业态,开发具有沂蒙特色的“沂南有礼”农产品,提升农文旅品牌知名度和文化附加值。推动工业与文旅融合发展,推进休闲食品博物馆建设,提升沂南休闲食品产业文化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串联帅克宠物、崂山矿泉水、醉三国酒业生态酒庄、国泰饮品、烧鸡博物馆、众兴泽辉体育产业园等工业旅游线路,构建工旅融合发展新格局。推动康养与文旅融合发展,做活温泉水文章,强化中医康养融合互促,培育康养旅游新产品;发展康养业态、银发经济、夜间经济,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目的地和“候鸟式养老”旅居目的地。推动交通与文旅融合发展,探索依托高铁站、高速出口及服务区、汽车客运站等交通枢纽,设立旅游服务中心,完善信息咨询、文化展示、商品展销等功能。重点提升玉龙山绿道,增设旅游驿站、观景台、自驾车旅居车营地等服务设施。着力构建“高速+国道+旅游风景道”的“快旅慢游”交通体系。
推动景区焕新工程。以建设“友好型景区”为目标,推动景区提质焕新,完善旅游服务中心、旅游标识标牌、旅游厕所、旅游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重点加强旅游厕所管理服务提升,狠抓“清洁卫生、配备厕纸”2个硬性要求,保障旅游厕所干净无异味、安全方便。构建“快进慢游”旅游交通体系,增强旅游交通服务功能,突出抓好旅游区停车场管理服务提升,优化路线设计,适当增加泊车位和旅游旺季临时停车场。推动全县重点景区、主要通景道路沿线的标识系统、旅游环境等提质焕新,按照全域旅游标准及时丰富、更新旅游标识牌,营造浓厚全域旅游氛围。
4.自今年国庆节以来,体验式、参与式红色演艺“三部曲”带火了红嫂家乡旅游区,带来沂南文旅搜索量、咨询量、人流量暴增。十几年“守红”创新,带来一朝“泼天富贵”,这是机遇也是挑战——“大流量”到来,不仅需要“接住”,更考验如何“接稳”的真功夫,请问沂南如何接稳?
今年的这一波流量,刚开始确实是因“网红”打卡而起。但其实,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节目从去年就开始打造,经过一年的沉淀,终于“出圈”。“爆红”背后是“守红创新”,是有红色文化基础、有实景、有影视资源、有艺术团、有演员、有景区配套、有短视频时代营销优势的“七个有”要素作支撑,久久积淀而来。
为接稳流量,我们探索构建合作联盟。组织重点景区竹泉村·红石寨旅游区、智圣汤泉旅游度假村旅游区与红嫂家乡旅游区达成联合营销、捆绑销售的旅游联盟战略合作协议,针对省内外组团社推出一日游至三日游的合作价格体系,确保景区在旅游淡季也能引流获客、流量长虹。
发展影视产业经济。抓住微短剧流量风口,深入挖掘提升《跟着团长打县城》《一个山村的中国叙事》《少年诸葛亮》等沉浸式体验项目,建成微短剧拍摄基地,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影视拍摄基地。通过游客沉浸式、参与式、行进式融入短剧的摄制、上线、传播等,吸引更多的游客、网红、企业到沂南旅游、打卡、创业、创作。
聚焦场景创新。打造乡村旅游“新空间、新场景”,提档升级一批乡村书房、文化驿站、民俗博物馆、非遗工坊。推动文商体旅娱深度融合,围绕“行、吃、住、购、娱、养”等场景,开展文艺演出、非遗体验、美术展览进景区等活动,全力打造“畅游沂南”“食遇沂南”“乐宿沂南”“沂南有礼”“欢剧沂南”和“颐养沂南”新爆点。
聚焦品牌建设。擦亮诸葛亮文化、红色文化两张文化旅游名片。持续开展“诸葛亮文化旅游节”“广场文化艺术节”等节会活动,积极进行红色小戏小剧创演。持续叫响“多彩沂南”品牌,加强与专业高校、知名公司、团队合作,强化人才引领,着力创新推动,布局亲子研学、沉浸体验、银发经济、康养度假等赛道提供差异化服务,细化体验环节,化“流量”为“留量”。
记者 | 李明 王本强 祖秀芝
编辑 | 祖秀芝 校对 | 张敬丽
责编 | 郑伟 审核 | 刘涛
投稿邮箱 | ynyfys@126.com
往期推荐
点亮“在看” 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