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教研员的公开课,让我们深刻认识什么是四优课堂

教育   2024-11-26 07:42   吉林  

科学资源微信群!

扫码进

科学资源微信群!

扫码进



《运动的小车》



授课老师简介



丁言君

      宁波市小学科学教研员,教科版新教材培训专家。曾获全国及省、市各级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全国实验说课比赛一等奖。本课曾获评为2022年全国科学优质课



   

   2023年1月10日,在上虞区小学科学第二轮品质研修活动中,有关宁波市北仑区丁言君老师的《运动的小车》一课之优质课例的分享。





一、现代技术运用优



1.手机的投屏功能

      在课前活动,展示这个“神奇的小风扇”,为了能让全班同学看到它,而且可以清楚的看到,丁老师利用手机投屏的功能,用手机相机拍摄现象,展现在大屏幕上,很好的解决后排同学看不见、看不清的问题。

2.软件应用

      在课堂的数据处理环节上,展示各个小组的数据,总会成为教师一个不小的工作量。而丁老师,采用了这样一个触摸屏的软件的形式,让小组的数据用可视化的图像、直观的看到。既方便学生上来录入数据,也方便后续的数据讨论,做到一目了然。

3.现代数字仪器的运用

      在学生通过小组实验得到了速度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后,丁老师利用现代的数字测力计,为同学们再次进行实验。这个实验仪器是小车从斜坡滑下,撞到测力计上,测力计就会直接在大屏幕的软件上显示受到的力的大小,让实验过程、实验结果,更快速、更精确。

      利用现代技术,直观展示实验数据,既让学生觉得新奇,更进一步用数据证实了同学们的发现。使得整个科学探究的过程更加严密和精准。



二、抽象概念展示优



1.速度大小

      首先是展现速度大小,利用的是生活中到处可见的限速标志,标志中的数字大小,表示的正是行驶的速度大小。而这一点也是由学生来解释标志的含义,既了解了学生的前概念,在课堂中还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
      其次就是让学生能形成对速度大小的基本认知。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基本了解速度,但是对速度的大小没有大致的概念。在这里采用每个人都经历过的感受——走路,进行比较。“10码的速度比我们走路稍微快一点点”。这样通俗的进行比较,就让学生对10码这个速度大小,有了基本的认知,而且走路是每个学生都有的经历,丁老师在这一点上做到了将课堂面向每一位学生。

2.能量

      首先是展现能量。在课前活动,丁老师利用火、光、热让“神奇的小风扇”动起来,其实这一活动就是在展现能量的过程。能量第一次出现,学生对能量完全没有概念,而且能量是抽象的,不可见的。让学生在课前通过活动,熟悉能量,对能量建立一个模糊的感觉。

      接着是让学生感受什么是能量,建立对能量清晰的知觉。丁老师通过两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体会到能量。先是用运动的小车撞击手掌,通过手掌直接的感受,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能量的存在。

      后是用运动的小车撞击物体,让学生通过物体的移动看到能量的存在,这也是为后续的小组实验中“通过什么现象观察能量大小”的问题埋下伏笔。

     再到拓展能量的多种形式环节,利用一段“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现象”的视频,让学生看到生活中能量的多种表现形式。将抽象的能量转为具体的现象。

      丁老师通过贴近生活实际、走近学生自身经历,用让学生看到,感受到的方法。把抽象的概念转变成学生能理解,能感受,能看到的现象。

      这样的教学方式让抽象概念不再脱离生活实际,而是在生活实际中展现,从而解决了学生难以理解、难以学会的问题。



三、内容一以贯之优



1.“神奇的小风扇”首尾呼应

      在课堂的开端,利用“神奇的小风扇”吸引同学们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重点——“能量”。而在课堂后半部分,则对能量的形式进行拓展,形成了首尾呼应。

      先是回顾驱动小风扇的几种方法,让同学们通过所学知识发现利用的是热能、光能,也明白了能量的形式有多种。然后丁老师再次利用“神奇的小风扇”像同学们展示能量的多种可能性。“棒冰也能驱动小风扇吗?”同学们对此充满了惊奇和兴趣,所以当成功的那一刻,再次引起同学们的惊呼与掌声,也让同学们对能量的多种形式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2.限速标志,贯穿全局

      从最初的“校门口限速标志”引出能量大小与生活有关,能量大可能导致的事故也大。

     第二根据马路上关于限速标志的不同发现,限速80,引出矛盾点——“为什么这里是80码?如果80码的车开到校园门口会有什么后果”?从而引出速度可能与能量有关,引发同学们对此的猜测,再去通过实验来验证猜测。

      最后,在结束时,再次提出高速路上不同车型限速不同的发现,“能量还与车型有关吗?”给同学们留下疑问,让这节课还有课后思考的余地。

      所以,这两个贯穿设计我觉得非常精妙。小风扇先是吸引学生兴趣,再是从中发现知识,最后是拓宽、刷新所知的形式。

      限速标志则承担了主线任务,串联整节课的内容与环节,还有个极具科学趣味的收尾。让人觉得有主有次,有头有尾,非常精彩。



四、理论联系实际优



      首先,整节课的情境就是落脚在现实生活中,从校门口的限速标志出发,用不同的限速标志,贯穿全局,而这都是从生活中来的。通过学习了解生活中标志背后的科学原理。

     第二,在感受能量之后,就利用学生对能量的发现、对能量的感受,去解释“校门口限速”这个生活中的情境。将知识运用于实际,不光是在运用能量的概念,也是从生活的角度出发,更好的理解能量。

      第三,在学生经过撞击实验等一系列探索之后,对速度与能量的关系有了发现之后,利用这些发现,去解释生活中各个常见标志的含义。这些标志选的也非常好,分别是高空抛物、在走廊上奔跑、骑车带头盔,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亲身经历或者是学生都在做的事情。而在学习能量相关知识后,让学生能利用知识去解释这些标志或者规定背后的意义,不光可以理论联系实际,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这么做的危险之处,从而让学生在态度责任层面,有新的认识,有正确的做法。(作者: 上虞冥王星)


▍综合整理:小学科学课程中心   本文来源于 科学课在线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所有图文、音视频仅供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


小学科学课程中心
小学科学科学研究等,教学等,资源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