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深秋的到来,柿子、冬枣和山楂等应季水果纷纷上市,吸引了不少市民购买尝鲜。然而,每年的这个时候也是因不当食用这些食物而引发胃肠石的高发季节。近日,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连续收治了多例因空腹食用柿子和山楂引发胃肠石形成所致肠道梗阻的患者,部分患者因保守治疗无效,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
柿子和山楂之所以会形成胃石,主要是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鞣酸、果胶等成分。在胃酸的作用下,鞣酸与胃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质,这种物质难以被消化,从而在胃内凝结成块,形成所谓的胃石。空腹食用这些食物会增加胃酸的浓度,从而加速胃石的形成。
胃石的形成对身体健康有多种潜在影响。首先,胃石会对胃壁造成机械压迫和摩擦,刺激胃酸分泌,从而导致胃黏膜糜烂、溃疡、出血甚至穿孔。此外,胃石还可能引起上腹部不适、疼痛、坠胀感、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胃石卡在幽门口,可能会导致幽门梗阻,进而引起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和贫血等严重后果。
在胃石的治疗方面,常通过使用药物改变胃内环境,使胃石松软、溶解或变小,提高胃动力功能,促进其自然排出。常用的药物包括碳酸氢钠、质子泵抑制剂、果胶酶等消化酶制剂以及促胃肠动力药。此外,可乐疗法也被用于植物性胃石的治疗,通过口服或鼻饲灌洗碳酸饮料来溶解胃石。
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碎石也成为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胃镜进行机械性切割或激光碎石,将胃石绞碎后排出体外。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部分胃石患者,尤其是体积较小的胃石。但如果整块的胃结石或经碎石治疗后的多块结石在进入小肠后无法经肛门排出,尝试保守治疗无效时则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在胃肠外科因胃肠石而接受手术的患者均属于这种类型。
从患者体内取出的5厘米长的肠石
因此,老年人和消化功能弱者更应避免空腹和大量食用柿子、山楂等富含鞣酸的食物。对于既想品尝秋果又希望尽量避免胃肠石发生的市民们来说,在品尝美味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空腹食用:空腹时食用柿子和山楂会增加胃石的风险。这是因为空腹状态下,胃酸浓度较高,鞣酸与胃酸反应更容易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从而导致胃石的形成。
2.控制食用量:即使不是空腹,也不应大量食用这些食物。过量食用会增加胃部负担,容易形成胃石。
3.避免与高蛋白食物同食:柿子和山楂中的鞣酸容易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团块,因此在食用这些食物时应避免同时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鱼、虾等。
4.选择成熟果实:未成熟的柿子和山楂鞣酸含量更高,食用后更容易形成胃石。因此,尽量选择成熟且脱涩的果实。
5.注意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酒后或饮茶后食用这些食物,因为这些情况下胃酸分泌增加,容易引发胃石。
来源: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