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为了帮助同学们顺利拿奖,数乐君给大家整理出来了十大热点问题,同学们要务必引起重视,希望可以帮助参赛的大佬们,请大家认真阅读。
A:
写好摘要:画龙点睛,点明创新
• 节首有概述
• 假设,模型,算法,结果,结论保持一致
• 模型算法不能只简单用公式表示,要用文字讲清来龙去
脉
• 要进行验证,敏感性分析,优缺点讨论
• 用图,表,框图等各种有效手段,帮助文章清晰化
• 文献引用要规范
A:
9月5日18:00至9月8日20:00,撰写参赛作品,生成提交MD5码;
9月8日20:00至9月9日14:00,上传参赛作品和支撑材料。
9月5日18:00至9月8日20:00前可由客户端多次上传MD5
码,以最后一次提交为准;
• 所以最好9月8日19:45提交最后一次MD5码且对应文件
不再改动。
• 注意,MD5码与文件是一一对应的。只要对电子文件
(尤其是支撑材料)进行了打开保存操作(含自动保
存),MD5码都将发生改变,需重新上传。
• 每次MD5码上传后,都要保留备份文件(可以通过不同
的文件夹加以区别,并通过U盘,不同的设备等多做几
个备份),原文件绝对不再点击打开。
A: 在模型验证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实际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比对模型预测结果和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异,并尝试找出造成差异的原因。如果发现模型预测结果和实际情况存在明显偏差,就需要考虑对模型进行调整。
A:大约2小时。三位队员均通读整篇论文,提出修改意见。
A:
A:
创造性是灵魂,文章要有闪光点。
好创意、好想法应当既在人意料之外,又在人 意料之中。
新颖性(独特性)与合理性皆备。
误区之一:数学用得越高深,越有创造性。解决问题是第一原则,最合适的方法是 最好的方法。
误区之二:创造性主要体现在建模与求解上。
创造性可以体现在建模的各个环节上,并且 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
误区之三:好创意来自于灵感,可遇不可求。好创意来自于对数学方法的掌握程度与对问 题理解的透彻程度
好的文章 = 好的内容 + 好的表达 v 替读者着想。该交代的要交代,如对题目的理解,关键指标或参数的引入,建模的思路,结果的分析等。
写好摘要,包括:建模主要方法、主要结果,模型主 要优点。专人负责写作,及早动手。考虑写作的过程也是构思 框架、理清思路的过程,有利于从总体上把握建模的 思路,反过来促进建模。适当采用图表,增加可读性。
A: 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等的,根据学校认定结果,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学籍处分。学位论文、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存在抄袭、篡改、
买卖论文的,给予留校察看或开除学籍处分
A:
1.有些论文不给出明确的模型,只是根据赛题的情况 ,实际上是用“凑”的方法给出结果,虽然结果大致 是对的,没有一般性,不是数学建模的正确思路。
2.有的论文过于简单,该交代的内容省略了,难以看懂
3.有的队罗列一系列假设或模型,又不作比较、评价,希望碰上“参考答案”或“评阅思路” ,弄巧成拙。
4.有的论文参考文献不全,或引用他人结果不作交代; 参考文献应在正文中引用。
A:
肯定的,论文正文一定要有附录
建议是,对已经成熟的程序,不必放在论文附录中,只需添加 引用即可,但需要用文字说明该程序如何进行调用或者给出调用主程序;对在别人程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的,可以将源代码放入附录中,但必须标明原 程序的来源,并用文字说明主要对哪些部分进行了修改。除上述情况外,可考虑将程序源代码放入论文附录中。
A:
在线下或网上购买答案
编造实验数据
过度使用 AI 工具
将本小组完成论文交予他人抄袭
和参赛组员以外的人建立微信群,讨论赛题
在网站上交流解题思路,或询问相关事宜
在网站上公布本小组的解题思路、对答案
文章来源:数模乐园
干货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