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全国摄影精品一展荟萃
繁花竞放
“繁花竞放——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十年摄影精品展郑州巡展”
绿城再添光影盛宴!作为郑州市春节期间重点文化活动之一,今日,“繁花竞放——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十年摄影精品展郑州巡展”在郑州博物馆开展,近150幅(件)摄影精品佳作生动呈现10年来时代发展的波澜壮阔、百姓生活的火热图景和摄影创作的繁荣气象。此次郑州巡展是继第15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后,全国巡展的第一站。
本次展览作品主要从2014年以来中国摄协的重要品牌活动,特别是中国摄影金像奖、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览的入选、获奖作品中,由中摄协组织反复甄选而出。这次拟展出作品和影像装置作品130余幅摄影作品和11个视频作品,堪称优中选优,组成“时代之光”“影像风华”“动感视界”三大版块,汇集了广大摄影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潜心创作的丰硕成果。
“时代之光”版块为纪录类作品,重点展出摄影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深耕时代沃土潜心创作的丰硕成果,体现时代进步、社会发展、讲述动人的中国故事。“影像风华”版块为艺术类作品,重点展示体现创作者感受观点、艺术个性,特别是以摄影艺术传承中华美学精神、弘扬传统文化,在视觉语言和技法工艺上作出积极探索的作品。“动感视界”版块展示体现影像价值的短视频作品,和前两个版块的静态影像作品形成呼应,体现摄影创作的新发展。
参展作者名家云集,参展作品主题鲜明,风格多样,涵盖了10年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多方面内容,不仅涉及建党百年、乡村振兴等重大主题,还关注到航空母舰、神舟飞船等重要成就。除了以影像讲述社会发展变革、反映国家各领域成就外,摄影家还将镜头对准了火热质朴的百姓生活、大千世界的亮丽风景,大凉山深处山区孩子的求学之路、温馨萌趣的大熊猫故事等,饱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此次郑州巡展由中国摄影家协会、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主办,河南省摄影家协会、郑州日报社、郑州市文物局、郑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郑州市文旅体集团联合承办,郑州博物馆、郑州市摄影家协会、升达艺术馆等单位协办。本次展览将免费开放至4月8日,让我们一同走进“光影长廊”,尽情领略气象万千的光影魅力吧!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
壮阔画卷 徐徐展开
2024年6月30日,深中通道正式开通,深中两地紧密结合的日子到来了,市民争相登上这一世纪工程先睹为快。俯瞰桥上车流如龙。黄欣仪 摄
2016年6月27日,星空下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该望远镜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是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欧东衢 摄
2018年12月18日,北京,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少先队员向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的姚明、李雪健等先进人物敬礼、献花。殷刚 摄
2018年4月12日,中央军委在南海海域隆重举行海上阅兵。这是辽宁舰航母打击作战群首次接受检阅。张雷 摄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这是航天员王亚平安全顺利出舱。才扬 摄
2015年11月2日,上海,首架中国商飞C919大型客机在中国商飞总装厂房内下线。C919客机是我国首款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2017年5月5日成功首飞,2022年12月9日全球首架交付航空公司。万全 摄
2015年,首架中国商飞C919大型客机下线;2018年,辽宁舰航母打击作战群首次接受检阅;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在岁月的长河中,祖国的腾飞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徐徐展开,震撼人心。
这一桩桩、一件件,是祖国腾飞的有力见证。它们不仅是科技的突破、军事的强盛、航天的进步,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脚印。在这伟大的征程中,我们看到了祖国的坚韧与拼搏,看到了无数中华儿女的智慧与奉献。
记者 马健 秦华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
生命的礼物
——23年见证:坠洞幼女当妈妈
2018年3月7日,李恒的儿子出生。看到儿子那一刻,李恒露出幸福的笑容。
1995年10月15日,1岁半的女孩李恒不慎跌入工地一个8米深的桩基洞中,300多人展开立体营救。
1995年10月15日,医生抱着李恒紧急送往医院。
2011年7月23日,中州大学组织学生到上海实习,李恒第一次到上海外滩。
1995年10月15日,1岁半的女孩李恒随母亲来到郑州看望在建筑工地打工的父亲时,不慎跌入工地一个8米深的桩基洞中,被卡在直径不到40厘米的洞体中间。300多人展开立体营救。3个多小时后,救援人员成功将李恒从深洞中救出。这组照片记录了此后23年,李恒的人生经历。
陈更生 摄
为国宝护航
大熊猫从人工繁育到野化放归
2011年2月19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核桃坪基地,身穿熊猫服的科研人员将半岁的大熊猫淘淘放入背篓中,准备将其转移到野训二期基地。
2022年7月12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神树坪基地,科研人员检查刚出生大熊猫幼崽的身体状况。
2017年1月11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2016年新生的8只大熊猫宝宝集体亮相。2016年,熊猫中心共繁殖大熊猫18胎27仔。
为保护大熊猫,1978年,全球首个大熊猫野外生态观测站在四川卧龙建立,以卧龙为基地的人工圈养繁育研究工作也同时开展。2012年,四川启动大熊猫野化放归和野外引种,以改善小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来促进大熊猫种群复壮。
何海洋 摄
温情故事 意蕴悠长
本版选取的两个摄影故事都和“关爱”相关。一组是河南日报前摄影部主任、资深摄影记者陈更生的《生命的礼物》。作者跟拍一位普通人20多年,朴素而诚恳的视觉语言、长时间不间断的关注,显示出摄影者对被摄人物的关爱,浓浓的人文气息跃然图上。
另一组作品同样是摄影记者的佳作,四川日报记者何海洋作品《从人工繁育到野化放归》较为完整地记录了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大熊猫保护工作,这也是一个全球野生动物保护的经典成功案例。这是摄影记者对“国宝”的关爱,也反映了我们国家对大自然的“关爱”。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
时光荏苒 往事如昨
2015年10月20日,工人在杭瑞高速公路毕节至都格段抵母河大桥主缆上巡查。刘叶琳 摄
2018年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竹子寨的村民杨超文把自家老屋修缮一新,开起了“幸福人家”农家乐分店。宋刚明 摄
1998年广州站春运旅客上车的情景。原瑞伦 摄
20世纪80年代,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左)和王金宝在列车上为工作人员表演相声。原瑞伦 摄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村民进出村,需要攀爬落差800米的悬崖、走过12级218步藤梯,被外界称为“悬崖村”。2016年11月19日,当地政府为“悬崖村”架设了钢梯。孩子们攀登最后两段钢梯。陈杰 摄
1994年10月20日,温州市苍南县钱库镇,农村妹子也有手机了。萧云集 摄
又是一年春运时,被称为“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迁移”的春运,承载着亿万中华儿女“回家过年”的浓浓乡情和亲情。时光荏苒,春运的形式在时代的洪流中不断变化,拥挤的绿皮车更多地被整洁宽敞的高铁、飞机所代替,然而,不变的是人们对于“团圆”的深深向往,对于家的无尽眷恋。打开春运的老照片,我们仿佛瞬间又回到过去。
交通在变,通信在变,城市在变,乡村在变,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在改变。让我们从几个侧面,去回忆那些逝去的岁月。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
绿水青山 风景独好
2021年4月5日,科研人员正在为水稻搭建防鸟网。由袁隆平院士领衔成立的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在海南三亚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有近百亩试验田,里面选育着近2000份水稻种质资源。张茂 摄
2018年1月24日,气温降至入冬以来的最低点-26℃,中国最北部的海上油田锦州9-3油田被海冰包围,现场及时调集大马力破冰船进行破冰作业。李佑坤 摄
2023年2月23日,湖北宜昌秭归县两河口镇云台荒村,云海中的风力发电机组。郑家裕 摄
短视频《野性阿尔金》 文兴华
扫码看视频
“鲸”险营救:2021年7月6日上午,浙江台州临海头门港滩涂发生12头瓜头鲸搁浅事件。王小清 摄
2021年12月6日,浙江安吉,晨雾之中,一列高铁列车从光伏电站上方疾驰而过。丁嘉一 摄
2021年,河北阜平,年过古稀的东风林场专职护林员段金龙在神仙山主峰海拔1869米峰顶的石头小屋居住。2020年9月,段金龙获“全国最美护林员”称号。李渤 摄
经过这些年的综合治理,我国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天更蓝了,地更绿了,水更清了,老百姓实实在在享受到了绿水青山带来的好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一幅幅摄影作品,宛如时光的记录者,定格了美好的生态环境。给人们带来清洁能源的风车、光伏发电场,向大海要粮食的探索,人们对鲸的救护,护林员在大山中亮起的点点星光,这是人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相片,这是持续发展的有力见证。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
火热生活 千姿百态
2021年11月18日,河北张家口崇礼滑雪场,萌宝王予玑在宠物狗“旺仔”的陪伴下滑雪。当时只有11个月就能单板滑雪的王予玑,后来出现在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短片中。宋清中 摄
2016年5月22日,北京天坛公园,一位练功老者的功夫让外国游客大为惊叹。屈兰根 摄
浙江的春天,田间油菜花开,生机勃勃,人们在直播展示美丽风光。陈成光 摄
2023年3月26日,贵州台江县台盘村,贵州省首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总决赛开打,持续3天的总决赛点燃了人们的热情。韩丹 摄
2021年5月3日,浙江台州温岭小广场上,两只小狗相互搭着前腿,似在学着晨练的人们打太极。梁丹斌 摄
2020年7月,高考结束后,长沙市考生跨出一个漂亮的“一字马”。辜鹏博 摄
本次摄影展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主题,犹如一盏熠熠生辉的明灯,指引着广大摄影工作者前行的方向,号召摄影人将镜头坚定地对准人民,倾心捕捉那些隐匿在平凡生活里的精彩瞬间。摄影师用轻松的镜头语言,为我们娓娓道来普通老百姓生活的故事——高考结束后考生跳出了“一字马”,和小狗一起玩滑雪的萌宝,与主人一起“打太极”的小狗……这些充满趣味的摄影作品会让观者不自觉地嘴角上扬,它也宛如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出生活的千姿百态,让我们在平凡之中感受到伟大,在琐碎之中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
壮美自然 生命礼赞
仙鹤颂 周民 摄
生死对决 鲍永清 摄
只此青绿 王正坤 摄
江豚的微笑 雷吉平 摄
鱼口夺食 朱光成 摄
鲲鹏极目 徐波 摄
空中猎杀 刘毅 摄
俯仰古今 胥焰 摄
风光摄影和动物摄影是很多摄影师喜欢的拍摄体裁,风光摄影为人们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神奇,从广袤的沙漠到深邃的海洋,从巍峨的山脉到宁静的湖泊,通过镜头定格的画面,使人们能领略到自然之美。而动物摄影专注于捕捉动物的形态、行为和生活环境,展现动物的野性之美和独特个性,也能让人们更了解动物,增强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
而风光摄影和动物摄影又往往是难解难分、相伴而生的两个摄影主题,好的风光照片有了动物的点缀才会更加灵动,而动物又生存于精彩的大自然之中。每一张照片,都饱含着摄影者对自然与生命的深情礼赞。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
艺术摄影 彰显个性
优雅的力度 付增凯 摄
昆韵清梦 杨建川 摄
永不消融的冰川 吕坤 摄
我的美术馆奇妙夜 郭英群 摄
山川有约 李松 摄
未做完的梦 庄周梦蝶 摄
国风清韵 范毅 摄
与传统的摄影方式不同,如今的摄影师们愈发倾向于追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表现形式,令视觉体验愈加丰富。
从艺术摄影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艺术摄影从出现最早的仿画摄影到后来的超现实主义,从早期对绘画的依附以至无法独立成一门艺术,到如今的蓬勃发展,创新是助推的引擎,如今任何一幅有生命力的艺术摄影佳作,都需要通过富有创意的作品来触动人心,给观者带来美感或愉悦的艺术魅力。从本版展示的作品中,观众可领略到艺术化的个性表达和独特的中国美学。
记者 秦华
策 划 卢士海 陈锋
总 值 班 邓红超
视觉统筹 王河宁 马健
编 辑 胡田野 孙友文 赵璇
潘登 叶霖 石明顺
视 觉 王小羽
编 辑:卜贝贝 段景景
校 对:邹晓梅
审 核:卜贝贝
总 值 班:邓红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