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身翘尾、富含营养的巴浪鱼,在金秋十月迎来了上市旺季。10月18日18时许,东山县铜陵镇海军码头,养殖户林进东驾着汽艇驶向内海深处的养殖基地。再过个把小时,就是捕捞巴浪鱼的时间。“巴浪鱼性子烈、游速快,却又非常娇弱,出水后会很快死亡。”林进东告诉记者,为了保证鱼的外观和口感,捕捞前要准备好加冰块的海水,用大网将鱼捞起后快速冰鲜封箱,再装船运到各个码头销往各地。林进东的养殖基地里9个渔排900余口网箱,今年可收获近90万斤成鱼,预计产值超5000万元。遥望海面,暮色中渔船正逐渐向渔排网箱处汇集,岸上运输车辆交错进出,一派繁忙景象。东山县铜陵镇海上巴浪鱼养殖基地 本报记者 李林 摄东山县铜陵镇海上巴浪鱼养殖基地 本报记者 李林 摄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东山澳角村考察时,也正值渔船回港、各式海鲜被搬运上岸时。“总书记说,他在福建工作的时候,曾多次来到东山,吃过这里的海鲜,巴浪鱼干配稀饭的滋味,至今仍回味无穷。”渔民许亚雪回忆起总书记考察时的场景,仍难掩内心激动,“总书记的一席话,让‘巴浪鱼’成了东山的热词。”“野生巴浪鱼肉质偏柴,早年间东山人海捕回来后常腌制成小鱼干保存,市价仅在五六元间。”作为全县第一个人工养殖巴浪鱼的人,林进东笑称这条鱼是自己“游”进了他的养殖场,改变了命运。2018年夏,林进东在自家养殖场放养银蓝子鱼苗时,不小心让几条野生巴浪鱼苗偷偷“溜进”了网箱。待到捕捞季节时,他惊讶地发现了这几尾巴浪鱼成鱼,经过人工投饲养殖后不仅体型较野生巴浪鱼壮硕,烹饪后更是肥得冒油、肉质鲜嫩饱满,一改野生鱼的口感,家人朋友吃过后纷纷追着购买。看到了商机的林进东,决定尝试将野生巴浪鱼“转型”,编入渔场“正规军”。巴浪鱼游速快,消耗大,食量也大,但喂太多会因消化不良而死亡。在经历30多个网箱的鱼苗“全军覆没”后,林进东逐渐摸索出喂料的最佳数量和频次。2020年,林进东与大北农水产饲料企业成立养殖合作联盟,在基地成立实验室,由企业技术团队帮助解决巴浪鱼养殖中的各类问题。人工养殖的巴浪鱼成长周期短,仅需8至10个月就可达到上市规格。这条渔民口中的“小杂鱼”终因鲜肥口感成功“游”上了越来越多人的餐桌,更因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深受大家喜爱,价格也有所提高,成为人工养殖比野生产品更受欢迎的鱼类,被推上了东海渔获的“第一把交椅”。渔民们正将满载的巴浪鱼装箱,准备运送至水产品加工厂。欧东茵 摄澳角村村民在渔港码头搬运海产品。本报记者 游斐渊 摄林进东的公司现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巴浪鱼养殖企业。林进东在2022年开启“基地+大户”合作模式,无偿为巴浪鱼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和管理,帮助养殖户在科学喂养的同时对成鱼进行品质检验和回购,共同推动产业做大做强。去年,东山巴浪鱼成功获得国家级商标认证。在人工培育技术的加持下,一个富民产业正火热兴起,一条鱼“游”出了海岛新名片。如今,东山县巴浪鱼的养殖从业人员超2000人,巴浪鱼及其加工制品约占当地水产品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二,产品远销海内外。而铜陵镇海域作为东山巴浪鱼养殖集中区和优新品种推广示范基地,养殖面积达500余亩,产量约2500吨,产值可达2.5亿元。渔民们正将满载的巴浪鱼装箱,准备运送至水产品加工厂。欧东茵 摄渔民们正将满载的巴浪鱼装箱,准备运送至水产品加工厂。欧东茵 摄“我们现在养殖的鱼苗都是野生鱼苗。苗种供应不稳定且受季节影响较大。近年来,巴浪鱼野生鱼苗资源减少,进一步加剧了种苗市场供应紧张的情况。”林进东告诉记者,今年养殖基地和厦门大学、广东海洋大学联合开展校地合作,成立重点实验室、组建科研团队,通过驯养试验等开发巴浪鱼的陆基养殖和亲本强化培育技术,力争构建出巴浪鱼的人工繁育群体并完成子代苗种培育、养殖,做活巴浪鱼“海上牧场”文章、做大“海上粮仓”,推动巴浪鱼人工规模化养殖及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来源 | 闽南日报
作者 | 蔡柳楠 通讯员 欧东茵 许颖绮
● 公众号id:dongshanisland。关注获取东山新鲜事、旅行攻略、天气交通、实时潮汐、美食美景推荐。认准蓝色头像东山岛。
● 商务合作、推广投稿可添加小编微信:dongshanjq
● 抖音号:秘密东山岛,视频号:东山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