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甘州:备足“口粮” 让“羊亲戚”越冬无忧

时事   2024-11-13 18:29   甘肃  


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广袤的玉米地里,每逢暮秋时节,一幅独特而“壮观”的场景便会悄然上演,许多牧民在连片的玉米秸秆地里搭起帐篷,与成群的牛羊一起过上了“借牧生活”。

早上7点多,在甘州区三闸镇庚名村借牧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八宝镇牧民马洪军便早早地起床,给炉子添煤倒灰,让帐篷暖和起来,说起借牧的收获,夫妻俩言语中透露着喜悦。

马洪军夫妇在帐篷里做早餐(郑旺 摄)

随着暖阳升起,喝完奶茶吃罢早餐的马洪军放出圈了一夜的500多只羊。从山区到川区,已经熟悉周围环境的羊儿不紧不慢,悠闲自在地散开,寻觅喜欢吃的玉米秸秆、草叶,广袤的田地里一只只“白色毛团”自由行进,犹如盛开在秸秆地里的“棉花”。“我们9月20日左右从青海来到甘州区放羊,到这里能降低喂养成本。”马洪军说。

甘州区作为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制种大县,75.3万亩土地供应着全国大田玉米的用种需求。种子走向全国后,秸秆留在了甘州,成为很好的冬季饲草。从秸秆变成饲草,怎么才能效益更高、更有价值?甘州区石岗墩开发区滚氏庄园负责人潘东玲最有发言权。她家在甘州区石岗墩开发区,是拥有700多亩制种玉米的种植大户。

“以前的秸秆都是还田或是打草墩子,基本没啥效益,为牧民提供借牧场地,给我们带来了经济效益,一亩地有一百多块钱,整体下来能多收入十多万元。”潘东玲说。

羊只在秸秆地里觅食(陈志伟 摄)

除了真金白银的收入,牛羊产生的粪污也为土地带来了免费的肥料,将秸秆处理难题转化为了草畜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甘州区党寨镇副镇长詹莉莉说:“牛羊吃完秸秆把粪便留在了地里,等到来年开春翻地时,就是上好的农家肥,充分利用了秸秆资源。”

牛羊下山,借地生金。今年以来,为支持各族牧民借牧,甘州区还建立农区借牧工作联席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各部门、各乡镇农区解决好跨地域、跨县区借牧过程中出现的牲畜疫病防控、地租、运输、用电、用水、住房等保障方面的问题,引导借牧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至目前,来甘州区借牧的农户达304户,牛8400头、羊10.5万只,借牧年面积达45万亩。(郑旺 陈志伟 王晓宁 王凯)


来源:央广网


编辑:邓   瑞
责编:张   斌
审核:陈   露

张掖日报
张掖市融媒体中心是张掖市人民政府直属正处级事业单位,归口中共张掖市委宣传部领导。中心担负“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坚持“移动优先”理念,积极巩固扩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