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州区人民法院快执团队组织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行动,努力践行司法为民宗旨,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及时兑现胜诉合法权益。
“我看到被执行人武某现在在他经营的店铺里,你们快点来!”
电话刚挂断,快执团队的3名干警立刻行动,一名干警负责和当事人继续对接,一名干警负责准备装备和文书,一名干警负责开车,仅用五分钟,出勤警车已经驶出法院大门。
“查人找物向来是执行工作的重点难点,被执行人下落、财产线索随时可能出现,但执行干警人数较少,往往会分身乏术。”该案承办人卢法官说道。海州区人民法院快执团队由15名执行干警组成,分成4个小团队,疑难案件由团队长统筹安排,简单案件由各个承办人负责,这一工作机制可以进一步提升拘传、拘留等强制措施的效率。
细致的团队分工和紧密的工作流程使得武某来不及逃避,在闭店锁门时被执行干警抓了个正着。
“法官同志,我想办法还清债务。”武某低着头从店铺里走了出来。最终,在快执团队的调和下,武某当天履行了部分债务并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分期偿还剩余债务。
“我真的没有想到执行到位的速度那么快!”
大学刚毕业的小李在招聘网站上应聘了篮球教练的一份工作,努力认真干了三个月后因为离家太远向老板提出了辞职。根据劳动仲裁的结果,公司应当向李某支付劳动报酬共计一万三千余元,但涉案公司一直怠于履行,李某便通过邮寄立案的方式向本院申请执行。
“我们每一个案件都要根据户籍地址或者工商登记地址去进行线下调查,每天早上六点半开始,考虑到这个时间段被执行人大多在家,优先调查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案件。另外,根据经验,对于被执行人为公司的案件,九点后去开展线下调查更有效果。”该案承办人孟法官说。
该案的被执行人虽然是公司,但是在线下调查时发现,该公司的登记地现在由其他公司在使用。同时,根据线上反馈结果,该公司名下账户金额为零,在调查了相关营业执照后,快执团队将该案的重点放到找寻涉案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上。根据调查后得到的涉案公司法定代表人的住所地址,第二天早上不到七点,执行干警成功在其家中找到了该法定代表人。“你们这么早就上班了啊”该法定代表人表情中透露着难以置信。
迫于执行压力,涉案公司法定代表人当场履行了相应义务。该案执行从立案到执行完毕,用时仅三天。
2025年以来,快执团队共结案215件,执行到位率达63%,其中,涉民生案件执行完毕32件,兑付涉民生案款32万余元。“在我们眼中没有小案子。”快执团队长龚法官说:“从以往的办案经验中看出,越是小标的案件,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联系得越紧密,这也就要求我们要勤动脑、勤跑腿,要学会和被执行人斗智斗勇。”
下一步,海州区人民法院快执团队将切实锚定小标的案件,灵活运用各项执行措施,对症下药,努力探索效果显著、运转高效的执行新路子、新方法、新模式,让“公正与效率”这一永恒主题在执行领域落细落小,见行见效。
来源:海州区委政法委(版权归原创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编辑:胡少卿
初审:黄伟
复审:刘梦苏
终审:邱炜伟
点亮“”
第一时间收到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