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及3000多户~“玉”变多花样……乌审这里铸就增收“金色”新希望丨乡村振兴⑨

文摘   2024-11-20 15:57   内蒙古  

一穗玉米,从田间到餐桌,从田头到灶头,正串起乌审旗无定河镇“粮头食尾”的“黄金产业链”,近年来,全镇立足优势深挖潜能,打造玉米“产加销”一体化闭环,让一穗穗玉米成为带动产业提质、农牧民增收的“金棒棒”,一条金色粮道铺就的乡村振兴之路正从无定河延伸远方,奔赴一场农业盛景。

△无定河全景


无定河镇金灿灿的玉米


技兴农耕,沃野织就“黄金梦”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这句在当地流传的话语正是无定河镇玉米种植科技创新的最佳注脚。镇政府还积极推广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提高了玉米的种植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让农民在科技的帮助下,实现了从“靠天吃饭”到“科技致富”的转变。


“以前种玉米,经常来回跑,费力费时间,现在有了高科技,都能在家里坐享其成,我们心里就更有了底。”河南村村民兰鹏举站在自家玉米地头,满怀喜悦地说道。


无定河镇玉米丰收现场

人勤地不懒,春种秋满仓。无定河镇政府大力推动土地流转,如今玉米种植面积已超32万亩。托管土地10万余亩,惠及农牧户3000多户近万人。通过引进和培育抗病性强、产量高的新品种,玉米平均亩产从过去的800公斤提高到1100公斤,增长幅度达到20%,累计年助农节本增收4500多万元。全力推广绿色智能种植技术,构建物联网监测体系,立志打造全国一流的玉米种植示范基地,为乡村振兴筑牢根基。

点“玉”成金,匠心铸就“新名片”

“以前种玉米,只能卖原粮,收入有限,现在我们有合作社能帮我们加工成玉米片、玉米糁,收入翻了几番,我们种地的劲头更足了。”漠南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海涛说道。

走进乌审旗绿萌农牧业专业合作社玉米加工车间,色泽鲜亮、颗粒饱满的玉米“搭乘”流水线,经过挑选、剥皮、切穗、蒸煮、包装等程序后实现华丽蜕变,除了对鲜食玉米的加工和包装,合作社负责人杨彩峰介绍道,“我们引进了先进的玉米加工设备,对玉米进行精细加工,生产出玉米粉、玉米糁等多种产品,下一步准备研发玉米油等高附加值产品,最大程度提高玉米的利用价值。”

无定河镇小杂粮食品产业园

如何进一步增加玉米附加值,从而提高种植户收入?无定河镇利用资源优势,在产品深加工上做文章,启动实施联合体“抱团发展”。据悉,当地通过村投公司将16个村社区与联合体进行捆绑抱团,发展玉米精深加工,向精深加工要效益,已建成鲜食玉米、糯玉米渣、玉米粉、小杂粮加工与包装等4个项目。同时,以村投公司为主体,在河南片区建设起一处玉米全产业加工链园区,目前已建成水溶肥、滴灌带、玉米仓储、玉米分选、玉米压片、饲草料加工等7个项目,并计划启动玉米淀粉及胚芽油生产、玉米即食食品加工厂、食用油加工、玉米芯制餐具、生物质燃料等多个项目,让玉米变身“金链条”,让全镇农户走上“富康道”。

破茧之路,待启产业“新征程”

延伸产业链,全力增加高附加值玉米产品在本地生产,是全镇的目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前,两个玉米全产业链园区已具备一定规模,统筹联合体原龙头企业宏丰粮油在靖边的集运站,红进滩村的电商平台,初步实现一产内部的产加销融合发展,无定河镇玉米产业在种植与加工环节已初显成效,然而销售市场的开拓却尚在起步,犹如一只尚未展翅高飞的雏鸟,亟待破茧成蝶。

“百姓期盼的,就是我们要干的。”无定河镇党委书记白利平掷地有声。镇党委通过发挥招商引资优势,与旗发改委部门的沟通对接,多管齐下探寻销售破茧之路,有效利用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解决村民产销后顾之忧。在充分调研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拉长玉米产业链条,计划建成可将玉米产品吃干榨净、适度规模的试点产业链条,同时,优化物流配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确保产品能够快速、高效地送达消费者手中。

从沃野田间的精耕细作到加工车间的点“玉”成金再到创新发展的破茧成蝶,无定河镇串“珠”成链,集链成群,在不断探索中做实做优产业“生态圈”,实现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发展方式从抓生产到抓链条、从抓产品到抓产业、从抓环节到抓体系的整体性转变,形成全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茂盛森林”,让“玉”见无定河见证乡村振兴的金色希望。

作者丨徐茹



-第3139期-
编辑 高迎峰 校对 李丽

审核 乌兰 王小飞  白琛龙

新闻·生活·公告·文化·旅游·文明·学习

声明:乌审旗融媒体中心原创稿件

投稿邮箱:wsqjzz@163.com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乌审旗发布
旗级新媒体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