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建西勘院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工科综合科研大楼桩基及基坑支护工程项目内热火朝天,项目现场预应力钢筋笼焊接、钻孔灌注桩等工序正在火热进行中。
中建西勘院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工科综合科研大楼桩基及基坑支护工程项目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双龙大道与吉印大道交叉口西南侧,西至苏源大道,南至东南大学路。所建设工科综合科研大楼位于校区西南侧。项目用地面积42906㎡,总建筑面积146789.5㎡,建筑层数1-11层不等,高低错落,框架-剪力墙结构,最大结构高度47.7m,开挖深度11m,中部观光塔装饰构架顶高85m,定位为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主要科研中心,工科综合科研大楼建成后,将成为校内最大的单体地标性建筑,汇聚东南大学多个工科院系,为师生们打造了一个集教学、科研、实验及办公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促进学科间的交流与融合,激发创新火花。
中建西勘院华东公司承接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工科综合科研大楼项目桩基及基坑支护工程,基坑开挖面积约为25700㎡,施工内容涵盖土石方工程、基坑支护工程、桩基工程,主要采用钻孔灌注桩和先张法预应力超高强管桩。
项目于2024年6月开工,支护桩及工程桩工期截止8月31日,施工期间横跨南京市梅雨及高温季节。项目开工之初,团队就面临工序繁杂、工期紧张等困难,面对复杂困难内部环境和高温多雨的外部环境,项目生产履约团队战高温,斗酷暑,抢抓校园暑假期间人流少、施工对教学环境干扰不大等有利时机,精心组织,科学调度。进场后,立即进行预制工程管桩的施工,同时旋挖钻机、钢筋笼加工设备进场,并进行安装、检测、验收。随后开始了支护桩及后张法预应力抗拔桩的施工作业,采取多工序穿插作业等方式,全速推进项目施工生产。
施工中,项目建立了完备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及组织管理体系。项目沿场地四周为科研大楼主楼,中间地库位置为下沉庭院,上部几乎无任何荷载,不能平衡地下水浮力,需要设计抗拔桩通过桩身摩擦力来平衡地下水的浮力。项目在传统钻孔混凝土灌注桩的基础上,加入无粘结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通过钢绞线传导预应力加强桩体的耐久性,实现造价的大幅降低(相比同条件无预应力抗拔桩设计降低成本约50%)。
预应力分项工程是整个“抗拔桩”工程的重点及难点。因预应力钢绞线为无粘结法施工,且所有的钢绞线必须是通长安装,加工和安装过程中不能出现任何破损,以防止开挖后张拉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施工成败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及质量。项目部对预应力分项工程施工进行精心、系统组织,针对场地内钢筋笼制作问题,提出分段制作、现场搭接、现场安装整根钢绞线的方法,保证钢筋笼由平放到吊垂直不变形、不散架,经过计算、演算、试验,最后决定采用一台履带吊和一台汽车吊配9点吊装法,实现了钢筋笼的整体吊运,有效降低了孔口搭接钢筋笼和钢绞线安装难度,工效得以提高,加快成桩数量,工期进度得以保证,最终项目在施工作业面狭小、天气炎热的条件下,用55天完成了支护桩和后张法预应力钻孔灌注抗拔桩的作业。
截至8月26日,项目支护桩已累计完成839根,占比100%;工程预制管桩累计完成1147根,占比100%;立柱桩完成57根,占比100%;工程桩灌注桩已累计完成485根,占比90.3%。
素材来源:华东公司 杨珍妮
编辑:刘思林
审核:项目履约管理部 杨致远
校对:余云红
排版制作:党建工作部(企业文化部)
校审:顾倍宁
审定:薛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