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这叫规矩!(建议永久收藏)

文化   2025-02-09 08:00   广西  




陶冶国民情操

感受家国情怀

践行忠孝仁义

弘扬传统文化

品味社会各态

谈天说地论人

着眼凡尘俗事

回顾真实历史



新号请大家支持关注,后期有更多精彩与大家分享。






图片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中国可以不”讲究“,但不能没规矩。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祖辈千百年来留下的规矩,子孙一定要重视!
规矩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菁华,即使没有读过多少书的农夫,也能说出不少传承下来的规矩。
民国国学大师李炳南老先生,曾把这些老祖宗的规矩教诲汇集成书,即《常礼举要》,我们将从居家、处世、聚餐、出门、旅行、庆吊六个方面,为大家分享。

(一)居家

长者与物,须两手奉接。
徐行后长,不疾行先长。
不在长者座前踱来踱去。
食时不叹,不训斥子弟。

①长辈给的东西,晚辈要用双手恭恭敬敬去接
②和长辈一起走路,要走在长辈的身后,不要快步走在长辈前面
③不要在长辈面前不停地走来走去
④吃饭的时候不叹气,吃饭的时候不训斥晚辈

二)处世

家庭之事,不可向外人言。
与残疾人会面,须格外恭敬。
于肩挑小贩苦力,莫讨便宜。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①自己家庭里的事,不要和家人以外的外人宣扬
②和残疾人见面,要更加尊重他们的感受
③世上有很多生活艰辛的劳动者,这类人的便宜不要占
④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避嫌,瓜田里不弯腰提鞋,李树下不举手整理帽子

(三)聚餐

举箸匙,必请大家同举
公食之器,不用己箸翻搅。
食勿响舌,咽勿鸣喉。
客食未毕,主人不先起。

①吃饭的时候,大家要一起动筷子
②公共餐具不要用自己的私筷犯搅
③吃饭不要吧唧嘴,不要发出异响
④客人没有吃完饭,主人不要先起身
图片

(四)出门

登高不呼,不指,不招呼。
路上不吸烟,不嚼食物,不歌唱。
不立在路上久谈。
一人不入古庙,两人不看深井。

①登山的时候不要大声呼叫,不要随便指划,不要大声喧哗
②走路时不吸烟,不吃咀嚼东西,不唱歌
③不站在路上长时间地交谈
④一个人的时候不独自进入古庙,两个人的时候不靠近深井

(五)旅行

将远行,必辞亲友,祭祖辞亲。
归来必谒亲友,或略送土物。
入境问禁,入国问俗,入门问讳。
入国不驰,入村里必下车马。

①出远门前一定要和亲友辞行,祭祀祖先并告别双亲
②从远方归来一定要拜见亲友,简单送去一些远方的土特产
③去别的地方要知道当地的风土人情,风俗忌讳,不要违犯
④进入闹市不要开快车,进入村庄一定要慢慢行驶

(六)庆吊

参加吉礼,不谈衰丧话,不戚容,不啼泣。
临丧不笑。
里有殡,不巷歌。
佩会葬徽章者,礼终即卸去,不佩带他往。

①参加喜庆的事情不要说不吉利的话,不要面色难看,不要啼哭
②参加葬礼不要笑
③邻里有丧事,不再附近放声唱歌
④葬礼上佩戴的徽章配饰,葬礼结束后立马摘掉,不要戴着去别处

除了这些板上钉钉的规矩

还有一些口耳相传约定俗成的讲究

吃饭时不要把筷子插碗中间

写信不用红笔写,不用红笔署名

过节送礼不送钟表(钟和终谐音)

有客人在,不打扫家里

晚辈不能直呼长辈姓名

不能用手指人、指神像、佛像

这些讲究和忌讳是民间约定俗成的规矩

和长辈一起走路,要走在长辈的后面,这就叫规矩。

遇见长辈,要主动打招呼,这就叫规矩。

聚餐的时候,要等长辈先动筷子,晚辈才能动,这就叫规矩。

在中国可以不”讲究“,但不能没规矩。

时过境迁,现代社会中的年轻人懂“规矩”的越来越少,也有人把规矩视为过时的封建陋习。

其实不然!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规矩就是”礼“通俗外化的表现。里面包含的是正统儒家”推己及人“的智慧和”正己化人“的人文关怀。

规矩在传播中存在,在漠视中消亡。老规矩可以不遵守,但是不能被毁灭......
让我们一起,把一代一代薪火相传的”规矩“传递下去!



同意的点个“在看”,

请您转发分享,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国豪文化


国豪臻选

男人神采飞扬,女人笑靥如花,秘密就在这杯养生茶!
🍵国豪专享,一起喝出好气色!

热灸点阵防风护膝,艾草暖膝新升级,国豪专享温暖带货!

“轻甜不腻 口口有料🔥雪梨枇杷糕🍐,滋润养生必备好物🎉抖音特惠来袭!”

声明:

1.本公众号所发表文章内容及其中出现的文字与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文字和图片之间好多没有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文中所涉内容和图片如有事实错误或涉嫌侵权的,请告知我们,我们将核实后进行相对应的处理删除。      

2、公众号所发表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公众号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代表支持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公众号证实,对文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等内容本公众号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公众号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01.人到晚年,不要和老同学聚会了!原因很现实

02.年龄顺口溜,简直太有才了,精辟!

03.收好老祖宗留下来的7把救命钥匙,告诉家人朋友无上功德

04.慈不掌兵、义不养财、善不为官、情不立事、仁不从政,有何原因?

05.俗话说,“过寿不过三,过三福气散”,老人口中的“三不过”指的是什么?

06.人老了,如果老伴不在了,尽量依靠4个人,这是过来人的真心话

07.中华礼仪用语大全,再不保存就要失传了!

08.你祖上有没有德,只看一个人就知道

09.人品最好的五大生肖,你在列吗?

10.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穷,而是丈夫五六十岁了,还轻易透露这3件隐私,真傻!

1


合作共赢




广州国豪文化


微信公众号

微信视频号





国豪文化


国豪文化公众号

国豪臻礼小程序





禮龍戴學


微信公众号

微信视频号




欢迎关注

禮龍戴學文化


联系微信号:daishiyize

投稿邮箱:81721466@qq.com

别忘了点分享、收藏、在看、点赞哦!


国豪文化
回顾真实历史,着眼凡尘俗事。谈天说地论人,品味社会各态。弘扬传统文化,践行忠孝仁义。感受家国情怀,陶冶国民情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