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源与材料”专栏 | MDPI Processes:Ni-Cu方钠石催化乙酰丙酸持续生产γ-戊内酯

学术   2025-01-17 16:02   北京  

点击左上角“MDPI化学材料”关注我们,为您推送更多最新资讯。



研究背景



乙酰丙酸是一种且易于获得的、在工业生产中极具重要性的化合物。其中,如何设计出能高效、稳定地促使乙酰丙酸加氢反应生成γ-戊内酯的催化剂,是一项重要的研究难题。3D打印技术在催化剂的制备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精确控制催化剂的宏观结构,优化物质和热传递过程,这对于提高催化剂的性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保加利亚科学院的Margarita Popova团队以粉煤灰为原料,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了含Ni和Cu的Sodalite催化剂,在可持续γ-戊内酯生产过程中保留了沸石的结构和长期稳定的催化性能。该研究成果被发表在 Processes 期刊上 (图1)。


图1. 图文摘要




研究内容



 材料和方法

研究团队采用超声辅助双阶段熔融-水热合成技术合成了具有Sodalite沸石结构的粉煤灰沸石,并采用传统的浸渍法制备了含有5 wt.%镍和不同铜含量 (1.5、2.5和5.0 wt.%) 的粉末状单金属镍和双金属镍-铜负载催化剂。


研究团队设计了一个加有垂直和水平支撑元素的同心圆柱模型,外部总面积为3707.85 mm2,内部游离体积为3782.33 mm3,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备3D打印单金属和双金属催化剂 (图2)。研究团队首先以粉煤灰沸石、膨润土纳米黏土及甲基纤维素制备均匀的、粘度适合3D打印的水糊,接着,在第一种方法中先对粉煤灰沸石进行金属修饰,再制备悬浮液用于3D打印;第二种方法则是先进行3D打印,之后再对其产物进行金属修饰。


图2. 3D打印过程和制备方案


最后,研究团队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氮气物理吸附、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Mössbauer光谱和H2程序升温还原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同时,通过乙酰丙酸氢化为γ-戊内酯的催化实验,来测试催化剂的活性。


 粉末催化剂表征讨论

如图3所示,XRPD表明所有粉末状催化剂均显示出晶态Sodalite沸石相。在含铜催化剂中观察到Ni-Cu合金相,其晶格参数随着Ni/Cu比例的变化而变化,表明合金的组成随着Ni/Cu比例的变化而变化。氮气物理吸附显示原始粉煤灰沸石显示出典型的I型等温线,表明其具有微孔特性;而金属浸渍进一步导致了其表面积降低。


图3. 催化剂的XRPD谱图


如图4所示,TPR-TG谱图表明Ni修饰导致原始粉煤灰沸石的还原峰向更高的还原温度移动,并在430 ℃出现一个低强度的峰。Ni-Cu/Sodalite沸石的还原温度随着铜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这可能是由于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Mössbauer光谱用于确定沸石基质中铁的氧化态和配位。结果显示,与初始沸石相比,镍和铜改性样品的光谱中出现了其他组分,表明铁的存在形式发生了变化。


图4. 催化剂的TPR-TG谱图和Mössbauer光谱


 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如表1所示,由于Ni-Cu合金相的存在有利于氢的解离吸附,双金属催化剂展现出更好的效果。3D打印催化剂具有相似的催化选择性 (86~90%),其活性 (15.4~21.0%) 低于粉末状催化剂,这是由于3D打印催化剂的可及表面 (0.0027 m2/17.96 g) 相比于粉末催化剂 (27 m2/g) 低得多。


表1. 在沸石负载的Ni-Cu催化剂上将LA转化为GVL (粉末催化剂反应参数:150 ℃、4 h、30 atm H2、21 mL 0.2 M LA水溶液、0.2 g催化剂;3D打印催化剂反应参数:150 ℃、4 h、30 atm H2、42 mL 0.4 M LA水溶液、0.8 g催化剂;*为重复使用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由图5、6可见,粉末状5Ni2.5Cu/Sodalite重复催化中活性明显下降。TEM和XRPD表征表明一些金属纳米粒子融合成更大的晶体,同时,经过催化反应后载体被部分破坏。


图6. 还原催化剂在FTS条件下的转化结果


图7. 还原催化剂在FTS条件下的转化结果


如图7所示,3D打印的催化剂显示出更稳定的催化活性,与粉末催化剂相比,所有的3D打印废催化剂在催化过程中都保留了晶状的Sodalite相。同时催化材料的3D打印过程可以阻止金属纳米粒子的聚结并保持其较小尺寸,这通过TEM分析得到了证实。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保持沸石相和在沸石上形成的金属相的细小分散性。


图7. 使用后的粉末催化剂和3D打印催化剂的XRPD谱图




研究总结



本研究采用超声辅助双阶段熔融-水热合成技术合成了具有沸石结构的粉煤灰沸石。之后,采用合成后初始浸渍法制备一系列单金属Ni和双金属Ni-Cu负载催化剂。研究发现,Cu的引入会形成结晶Cu0和NixCuy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影响催化活性镍相的还原性。粉末5Ni2.5Cu/Sodalite催化剂具有适当的Cu含量,表现出最高的LA转化率和高的GVL产率,因此该金属比例被选择用于3D打印。催化反应表明,3D打印催化载体的金属浸渍顺序对3D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影响较小。与粉末催化剂相比,在循环使用过程中,所有3D打印催化剂都能保持Sodalite结构,且金属在3D废催化剂中分布均匀,因此表现出更稳定的催化活性。


识别二维码

阅读英文原文

原文出自 Processes 期刊

Popova, M.; Mladenov, B.; Dimitrov, I.; Dimitrov, M.; Mitova, V.; Mitrev, Y.; Kovacheva, D.; Velinov, N.; Karashanova, D.; Boycheva, S. 3D Printed Ni–Cu Sodalite Catalysts for Sustainable γ-Valerolactone Production from Levulinic Acid—Effect of the Copper Content and the Method of Preparation. Processes 2025, 13, 72. 



专栏简介


“生物质能源与材料”专栏由MDPI编委漆新华教授 (南开大学) 主持,专注于生物质转化为化学品和功能化材料,在吸附、催化、能源存储等方面的应用。


编委介绍

 

漆新华 教授

南开大学

Separations 期刊编委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漆新华,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资源循环科学与管理系主任。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农业农村部“神农英才”、天津市杰青、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和江苏省“双创”人才等,是天津市“131”创新团队带头人。近年来致力于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绿色高值资源化研究。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高水平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被引用5200余次。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5项。主编英文专著丛书5部。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天津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各1项。


   Processes 期刊介绍

主编:Giancarlo Cravotto, University of Turin, Italy

期刊主题涵盖化学、生物、材料、能源、环境、食品、制药、制造等相关过程工程领域。目前已被Scopus、SCIE (Web of Science)、Ei Compendex、Inspec等数据库收录。

2023 Impact Factor

2.8

2023 CiteScore

5.1

Time to First Decision

15 Days

Time to Publication

36 Days


识别左侧二维码,

订阅 Processes 期刊最新资讯。



精选视频


往期回顾

“生物质能源与材料”专栏 | MDPI Catalysts:揭示活化方法对钴催化剂在可持续燃料合成中的影响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 Separations 期刊编委漆新华教授撰写。文中涉及到的论文翻译部分,为译者在个人理解之上的概述与转达,论文详情及准确信息请参考英文原文。本文遵守 CC BY 4.0 许可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如需转载,请于公众号后台留言咨询。


由于微信订阅号推送规则更新,建议您将“MDPI化学材料”设为星标,便可在消息栏中便捷地找到我们,及时了解最新开放出版动态资讯!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免费阅读英文原文

喜欢今天的内容?不如来个 "三连击" ☞【分享,点赞,转发】

MDPI化学材料
汇集MDPI 化学材料领域前沿研究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