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日报】向“新”而行 向“绿”转变——襄汾县工业转型观察

汽车   2024-09-03 16:24   山西  
  向“新”而行,向“绿”转变,丁陶大地工业转型正在澎湃起势!
  8月13日,襄汾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随着红绸布缓缓滑落,运达智能风机装备制造襄汾基地首台大兆瓦机组正式下线。当天,襄汾县2024年工业转型五大重点项目集中投产仪式举行。此举是我市拼搏奋进、拼抢经济的真实写照,亦是当地立足产业长远布局、根本转型,实现工业经济“重新启航、浴火重生”的生动实践。
  众所周知,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襄汾县曾是我省重要的焦化、冶金、建材基地,辉煌时期共有焦炭产能760万吨,占全市的1/3;粗钢产能650万吨,占全市的半壁江山,是“全国特色产业百强县”。然而,焦铁倚重的产业结构,在给全县经济发展、财政收入、民生就业等作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环保压力。在“双碳”背景下,这种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求,襄汾工业经济结构面临重大调整。
  产业结构转型势必会带来经济下滑的阵痛,但襄汾县委、县政府也认识到“不转型就没有出路,不转型就没有未来”。那么,工业转型路在何方?襄汾又如何在临汾市“三大板块”产业布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唯有把握“时”与“势”,方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可以说,紧抓全省转型发展和能源革命重要窗口期,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努力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是襄汾县摆脱焦铁传统产业依赖的必然选择和唯一出路。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襄汾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工业转型放在产业转型的首要位置,确定了打造临汾市高端装备制造样板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聚区、数字经济创新区的“工业三区”建设思路。工作中,全县上下抱定“不转不行、非转不可”“迟转不如早转、慢转不如快转、小转不如大转”的信心和决心,陆续关停了星原、宏源、万鑫达、光大等9家钢铁、焦化企业,今年还将退出新金山、晋华等4家钢铁企业限制类装备,为转型发展腾出空间。
  如何有效填补钢焦企业搬迁关停产生的工业经济空档,增强全社会的发展信心?作为县域经济发展主引擎、招商引资主阵地、项目建设主战场的襄汾经济技术开发区堪当大任。襄汾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峰介绍,为塑造发展新动能,县委、县政府把发展的方向选择在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三大产业领域,把推进的重点放在完善基础设施、创优营商环境和加大招商引资上。一方面精准定位,下好招商引资“先手棋”,紧紧围绕“一核三链”产业发展定位,即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核心,培育打造新能源装备产业链、汽车装备产业链、储能装备产业链,锚定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等先进地区,用活用好“政府+链主+园区”招商模式,深入开展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着力提升招商引资的精准度、系统性和成功率。一方面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支撑,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导向,切实用好“四个一”项目专班包联和项目建设全链条贯通机制,紧抓施工“黄金期”,奋力拉满“进度条”,开足马力、大干快上,着力推动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效。 
  跑出襄汾产业替代、主动转型“加速度”的运达风电设备制造全产业链项目为之作出生动注解。
  山西运达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是由大型国有上市企业——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成立的集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生产、销售等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我们去年6月份首次和襄汾县对接,8月份签约,10月份举行开工仪式。今年6月份就完成了全部建设,7月份进入了预生产。”山西运达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雅君感触颇深,“集团公司在国内多个地方都有项目,但襄汾的项目是推进最快、效率最高的。”
  襄汾经济技术开发区提供的一份典型案例材料显示,双方通过高频对接洽谈,一周内即确定了协议内容、10天完成项目签约。狠抓要素保障,提前储备用地指标,仅用半个月时间完成土地组卷报批工作,比预计时间提前60天;同步完成文物调查、考古发掘等前置工作。实行并联审批,对项目涉及的备案立项、水保取水等9项手续,实行“承诺制+并联审批+帮办代办”,用时27个工作日,较法定办理期限压缩46个工作日,压减率63%。在项目洽谈阶段,双方设计团队提前介入,赴河南、浙江生产基地实地考察,仅用20天时间就形成了定制化厂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成熟方案。同时,襄汾县还全程跟踪服务,建立“一张项目需求清单、一名包联县级领导、一个专班、一项考核”的“四个一”专班包联项目机制,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各类问题。
  从签约到开工45天,从开工到投产180天“标准地+项目”的“运达速度”“运达模式”,是襄汾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项目落地的缩影。资料显示,襄汾县聚焦打造开发区建设“升级版”,建成标准化厂房22.75万平方米,储备“标准地”1000亩。除了运达风电从开工到投产用时6个月,芯科联LED模组从签约到投产仅用90天,均比传统周期缩短一半以上;探索建立的项目建设“六位一体服务大平台”,变“局部行动”为“系统作战”,被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各级开发区推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对于襄汾县而言,一个个项目通过激发有效投资、带动有效需求,正在成为当地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动力源、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去年以来,一批工业转型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备受瞩目。这些项目除了浙江运达风电设备制造全产业链(襄汾)基地项目外,还包括深圳紫辰星襄汾储能产业园、深圳市凯之成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户外空地协同机器人、临汾晶澜睿泽科技有限公司光伏新型导电材料生产、襄汾中辉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水处理设备生产研发,以及国林碳汇新能源综合利用、中科大山西(襄汾)量子应用产业园暨晋创谷(襄汾)创新平台、北方明星新能源储能、旭辉环保铝再生综合利用、洛阳工力复合金属精加工项目。8月13日集中投产的五大重点项目总投资66.2亿元,除前述运达智能风机装备制造襄汾基地、紫辰星储能设备制造两个项目外,还包括临汾双旭科技有限公司户外空地协同机器人、山西芯科联智控技术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套芯片驱动LED模组、西美创新(山西)食品有限公司固体饮料加工3个项目。梳理这些项目不难发现,含“金”量足、含“新”量大、含“绿”量高。这5个重点项目全部达效后,可实现年产值123亿元,直接安排就业1140余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运达风电等重点项目均为新能源关联产业,有的还存在上下游关系,能够最大程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对关联产业的吸引力。
  串“绿”成链、以“绿”延链,随着五大重点项目顺利投产,国林碳汇、明瑞负极材料等项目加快建设,吉利远程商用车项目正式签约落地,襄汾县正在形成“以高端装备制造为核心,新能源装备、汽车装备、储能装备制造为链条”的产业集群,新质生产力项目数量占工业项目的比重由2023年10月的10%上升为35%。显而易见,这些项目将有效填补钢焦企业搬迁关停产生的工业经济空档,为推动襄汾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踏平坎坷成大道。如今,行走在襄汾经济技术开发区,所见所闻让人振奋。厂区内、车间里,一处处热火朝天的基础建设、设备调试、生产运行场景,勾勒出工业转型的澎湃起势、成势,必将为临汾市加快实现“三个努力成为”贡献力量。
来源丨临汾日报 孙宗林

编排丨刘俊丽 梁明

审核丨赵帅 邓文斌 李康

投稿邮箱:xfxwzx@126.com


襄汾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发布襄汾经济技术开发区最新工作动态、新闻资讯、政策公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服务等信息,搭建开发区与企业沟通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