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记者驱车从抚州城区一路向西南,抵达群山怀抱的乐安县罗陂乡,在该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见到了正在给罗陂中学学生传授剪纸技艺的王明芳。
王明芳不仅是乐安县罗陂乡水溪小学校长,还是罗陂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文明实践员。他组建艺术团队,开设歌舞、乐器、书法、剪纸、绘画等文艺课程,将课堂和祠堂打造为文化集散、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阵地,点亮乡村文化振兴路。王明芳先后荣获江西好人、江西省最美基层文化人、全省移风易俗“好家庭”等荣誉称号。
如果月薪20000元和月薪2000元让你选择的话,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前者,而自小在大山里长大的王明芳却做出了异于常人的选择:辞去高薪工作,回到山村为孩子和乡亲们带去文化和艺术。
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学毕业后,琴棋书画“样样在行”的王明芳被广东省珠海市一家私立教育机构相中,给出了月薪近2万元的待遇。工作多年后,王明芳认为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2012年,他毅然辞去高薪工作,回到家乡罗陂。
“我是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回到大山是我的初心。在珠海教书时,我一直都有个想法,就是要让山区的孩子能免费学习琴棋书画。”这是王明芳回到家乡的初衷。回乡后,他将艺术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教学中,让孩子们在艺术的熏陶中快乐成长。他通晓多种乐器,二胡、竹笛、巴乌、洞箫、葫芦丝,每一种乐器都能在他手中奏出美妙的旋律,这些技能大大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对生活和学习的热爱。
2015年,王明芳积极争取村里的支持,开办了课外文艺培训班,将村里的古祠堂打造成“文化讲堂”,通过开设舞蹈、乐器、剪纸、绘画等课程,为孩子们搭建起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平台。彭玉妍是罗陂中学的初三学生,她告诉记者,她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王老师的免费艺术培训班,现在已初步掌握剪纸、刻字等技能。
走进罗陂乡水溪小学,教室里传来琅琅读书声,王明芳正在给学生讲授《论语》。
据了解,王明芳在教学与学校管理中,格外重视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和艺术素养培育,紧紧围绕学校“求真、至善、至美”的育人宗旨,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他精选《论语》《孝经》《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作为校本教材,让孩子们从小根植“孝德”观念,实现育人育心的目标。
同时,他重视教育的全面化,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坚持做好学生的学业与心理辅导。此前,学校有一位名叫小芳的女生,由于家庭原因,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王明芳了解情况后,主动与她谈心,耐心倾听她的心声,帮助她树立信心。在他的关爱和引导下,小芳的学习成绩逐渐提高,性格也变得更加开朗。
为人师时,王明芳是学生的导师,他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们树立了榜样;而作为学校校长,他能与教师同甘共苦,做老师生活的贴心人、工作的引领者。他勇于担当,创新管理模式,推行“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他的带领下,水溪小学的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多次在乡镇综合排名中名列前茅。
“六十内,不办席,温馨蛋糕表心意;辛苦钱,要珍惜,打牌赌博伤和气;年轻人,求上进,彩礼不过四万元……”在罗陂乡罗陂村古祠堂,该村文艺队的队员们正打着快板,唱着《移风易俗歌》。
“村文艺队有50多位队员,这些村民能够走上文艺之路,要感谢王明芳老师不厌其烦的鼓励和指导。”该文艺队队长邱贵梅说,农村留守妇女在农闲时的娱乐方式单一,为改变这一现状,村里决定成立文艺队,既能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又能传播文明新风。
如何把一群“半吊子”的农村妇女培养成引领社会新风尚的“文艺人”,村里想到了王明芳老师。自2015年始,王明芳手把手地指导她们学习各种乐器,并带领她们学习唱歌、跳舞。在他的悉心指导下,罗陂乡第一支民乐队正式成立。如今,该乡已培育了8支乡村文艺队伍,包括军鼓队、腰鼓队、文宣队、民乐队、广场舞队、合唱队等。这些文艺队伍的骨干成员200多人,他们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将党的政策、移风易俗的理念融入节目中,用文艺的力量传递正能量。
作为村里的文化人,王明芳更是勇挑文化振兴的重任,每年暑假都会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的志愿者,为留守儿童开展传统文化夏令营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心里生根发芽。同时,自2018年底起,王明芳开始协助乡里抓好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8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他奔走在全乡各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之间,培训业务骨干,征集群众意见建议,制定活动计划,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向广大群众送政策、送文化、送服务,既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传播了文明新风。截至目前,王明芳共举办免费培训2690课时,开展送戏下乡、文艺竞赛、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8000多场次,受益群众4万多人次。
展望未来,王明芳表示:“我将继续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来源:抚州发布 |
推荐阅读
1 | |
2 | |
3 |
扫码关注
抚州微先锋 微信公众号
随时随地了解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