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经济日报》刊发图片新闻,报道亳蒙高速与宁洛高速枢纽建设施工现场。
(滑动查看)↓↓
1月9日,工人在安徽省蒙城县亳(州)蒙(城)高速与宁洛高速枢纽建设现场施工。亳蒙高速二期项目是安徽省“五纵十横”高速公路网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今年底建成通车。
胡卫国摄(中经视觉)
1月10日《安徽日报》刊发《深耕小花生 谋划大产业》
(滑动查看)↓↓
“专家关于花生种植的课讲得接地气、容易懂,给俺种植花生指明了路子。”近日,蒙城县篱笆镇郑集村花生种植大户郑厂信心满满地说,今年他准备把花生种植扩大到100亩以上。
近日,篱笆镇2025年度花生产业提质扩面赋能增收推进会在篱笆社区文化礼堂举行。现场不仅设置了新品种和新生产技术展示台,还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和蒙城县农业技术人员围绕花生产业发展前景、市场以及种植等开展技术培训。
从花生的新品种、新技术到适宜的土壤、气候、管理等,台上专家讲得精彩,台下来自全镇的种植大户、种植能手听得认真。省内外的一些花生种植及加工企业也应邀围绕新品种、配套生产技术等进行宣传推介。
篱笆镇作为皖北花生主产区之一,花生种植面积实现5年连增,达到5万亩,带动周边乡镇种植面积达15万亩。该镇郭集花生大市场年度花生交易额超过4亿元,同时还吸引亳州一盒酥、福建宜泽颗粒饲料等企业前来投资兴业。
为加速花生产业提档升级,篱笆镇研究制定了花生产业提质扩面赋能增效推进方案,在邀请专家为农民和种植大户培训“充电”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新品种筑牢产业基础、新技术打造产业样板、新服务优化产业环境、新载体提升产业动能、新思路筑牢产业品牌,努力实现花生种植规模化、品种良品化、生产标准化、过程机械化、经营产业化,将花生产业的红利吃干榨净。
“通过‘五新’促‘五化’,力争用3年到5年的时间,实现全镇花生种植面积超过8万亩,花生交易额达到7亿元以上,同时引进深加工企业,实现加工产值突破10亿元。”篱笆镇镇长陆世龙表示,通过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实现了花生产业三产融合,把小花生做成大文章,打造区域强势产业,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1月9日《安徽日报》刊发图片新闻,报道我县岳坊镇皖蔬蔬菜基地,农民利用大型机械播种“订单”马铃薯。
(滑动查看)↓↓
1月8日,蒙城县岳坊镇皖蔬蔬菜基地,农民正在利用大型机械播种“订单”马铃薯。近年来,蒙城县构建蔬菜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发展“订单”蔬菜,打造长三角优质“菜园子”,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本报通讯员 胡卫国 摄
安徽广播电视台《安徽新闻联播》1月9日报道《村企结对 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安徽广播电视台《安徽新闻联播》1月10日报道《中国人民警察节:致敬,平安守护者》
安徽广播电视台《全省新闻联播》1月9日播出《安徽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 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
(滑动查看)↓↓
安徽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全省新闻联播》2025年1月9号播出
安徽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安徽台综合报道:
冬日里,在亳州市蒙城县兴农绿港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西蓝花、大白菜、甘蓝等蔬菜经采收、分拣整理后源源不断地运往长三角等地市场。
兴农绿港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技术主管李明:【出录音】“从种植开始,就已经是订单式种植了,无论我们产多少,就能销多少,保障我们客户的供给。”
近年来,蒙城县坚持露地、设施蔬菜同步发展,构建“基地种植—保鲜存储—净菜初加工—冷冻深加工—冷冻存储—冷链物流—国内外贸易”的蔬菜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目前全县有8家龙头企业、49个村集体经济组织、300家蔬菜经营主体、2400户农民从事蔬菜生产,蔬菜全产业链产值近40亿元,年带动家门口务工超过2万人。
蒙城县优质农产品发展中心主任武超峰:【出录音】“通过一系列举措,构建了产业发展新格局,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了产业发展聚合力、一体化融合添动力、乡村振兴添活力。”
小瓜蒌,大产业。安庆市出台支持瓜蒌产业发展政策,强化土地、融资、技术、人才等要素支撑,大力发展瓜蒌产业,形成产业促企业、企业带产业、产业增效益、农民增收益的良性循环。
太湖县大石乡大石岭村党总支书记董张建:【出录音】“将瓜蒌种植作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打造绿色、生态、高效的农业产业链,推动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为乡村振兴贡献大石力量。”
滁州市南谯区立足辖区35万亩人工麻栎林资源优势,通过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打造食用菌产业新高地。截至目前,全区共发展食用菌经营主体18家,累计培育食用菌“两品一标”农产品4个,开发专利7个、产品商标11个,初步实现了以“小菌菇”链接农业产业链、新质生产力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南谯区农业农村局产业化股负责人 于成龙:【出录音】“以打造全省食用菌发展第一县为目标,以打造长三角第一绿色食品(食用菌)主题产业园为抓手,推动食用菌菌种、种植、加工、仓储、文旅等一二三产全链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安徽食用菌产业‘示范县’。”
池州市依托“中国鳜鱼之乡”品牌优势,强化政策推动、龙头带动、项目驱动,加快推动池州鳜鱼从“卖原料”向“卖加工品”“卖品牌”转变,推动鳜鱼苗种繁育、商品鱼养殖、产品加工、冷链仓储物流、餐饮销售、渔文化挖掘和品牌宣传等全产业链协同发展。2024年,池州鳜鱼全产业链产值达15亿元。
池州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助理工程师 朱成飞:【出录音】“从鳜鱼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链条化、品牌化等五个方面,加强鳜鱼产业要素保障,着力实施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项目,谋划鳜鱼产业集群项目建设,进一步推动池州鳜鱼产业高质量发展。”
(亳州台孙素芳;安庆台冯婉;滁州台杨思慧、汤云;池州台叶路;蒙城台张治国;太湖台刘鑫;东至台:江靖 鲁琴;通讯员毛婷婷;口播制作汤云;编辑纪斌)
《新华网—安徽频道》1月8日刊发《蒙城:积分小超市“兑”出乡风“大文明”》
(滑动查看)↓↓
近年来,蒙城县许疃镇许疃村拓宽社会治理新思路,着力打造“乡梦积分超市”,通过参加义务活动获取积分兑换日常用品的方式,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风文明建设等公益活动,推动乡风文明持续向好。
在许疃村的乡梦积分超市里,进门的墙立面张贴着积分兑换制度,展示架上抽纸、垃圾袋、毛巾肥皂、脸盆、牙刷牙膏等日用品一应俱全,物品下方张贴了对应积分,方便村民按照积分来合理挑选。
许疃村以和美乡村建设为抓手,以信用积分超市为激励,走好党建聚民心、信用变“金”的乡村振兴新路子,以“小积分”引领乡村治理“新风尚”。(马建国)
《新华网—安徽频道》1月8日刊发《蒙城:健身小广场开启乡村活力新篇章》
(滑动查看)↓↓
近日,在蒙城县王集乡王集社区王化庄崭新的健身小广场上,村民张云可熟练地操作着运动器械,一边活动身体,一边感慨道:“以前想锻炼只能四处走走,现在家门口就有健身器材,真是方便!”
2024年,蒙城县王集乡积极实施体育惠民工程,打造一批健身小广场,运动健身成为辖区居民健康生活新风尚。
“这些健身小广场分布在群众聚居区周边,选址科学,充分保障大家能在15分钟内轻松抵达。”王集乡副乡长沈龙介绍,健身小广场的落成,不仅为村民们搭建了强身健体的平台,也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凝聚力。
为了让健身小广场更好地服务居民,蒙城县王集乡巧妙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老年课堂等特色活动,将文艺演出、健康讲座、广场舞培训送到群众家门口,稳步提升了村民的文化素养。
下一步,蒙城县王集乡将持续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优化乡村公共服务,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让广大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丁曼利)
蒙城广播电视台(蒙城县融媒体中心)
来源:经济日报 安徽日报 安徽广播电视台 新华网
责任编辑:高 丹
编审:王爱荣
审核:张治国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蒙城县官方发布
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jrm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