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实验室的原始技术创新,如何演变成老百姓日常生活使用的科技产品?答案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近日,来自各地的高校科研团队、企业负责人等,齐聚安徽创新馆,参加第一届(2024)安徽省高校“百场千项”科技成果路演活动启动暨企业应用场景和技术需求发布会,多方出谋划策,旨在推动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发挥优势,开辟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
何谓“百场千项”?
皖高峰工作室了解到,“百场千项”即面向全省高校征集一千项以上高价值可转化的科技成果,组织相关部门共同举办一百场以上的成果路演活动。
于是在现场,我们看到,易拉宝前,高校科研项目责任人在认真介绍科研成果,相关企业负责人围着提问,大家互留联系方式,方便后续交流。
“百场千项”,是安徽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之举,其背后离不开安徽全力建设“科技大省”的目标和决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安徽,都强调了科技创新。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合肥滨湖科学城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安徽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中提到,安徽要坚持科技打头阵、下好创新先手棋,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12月13日,安徽省印发《安徽省场景创新工作推进导引(试行)》,创新推出需求倒逼(场景机会)清单、应用示范(场景能力)清单和标杆案例清单三张清单工作制度。
场景创新是以新技术的创造性应用为导向,以供需联动为路径,实现新技术迭代升级和产业快速增长的过程,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
“三张清单”的推出,既顺应了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也为安徽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加码。
校企合力,推进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
“百场千项”的诞生,离不开安徽教育事业发展的厚实根基。
在学科建设上,过去的5年,安徽省属高校学科建设实现了A类和B+类学科零的突破。
学位点建设中,2024年,安徽新增博士点23个,其中省属高校19个,增长了111%。新增硕士点90个,其中省属高校87个,增长了50%。
科研立项上,安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在持续提升,国自然立项项目连续多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幅度。此外,还有安徽高等研究院启动运行,今年首次招收的735名研究生已经顺利入学。
其次,“百场千项”的诞生,离不开安徽企业以新技术求变的决心。
今年1—10月,安徽省属企业研发投入217.8亿元,同比增长19.8%,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63%,于全国省级监管企业第四位,中部和长三角地区第一位。更有多项技术打破技术垄断,并获得国家奖项。
可以说,安徽高校人才的培养、科研能力的增强、省属企业的技术转型,增强了安徽科技成果实现更好转化的底气和信心。
多点发力,紧抓产业科技体系建设新契机
校企合作不仅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重要方式,更是产业科技体系建设的新契机。在活动现场,皖高峰工作室了解到,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安徽将从三个方面部署:
一是聚焦传统产业的卡点,新兴产业的堵点,未来产业的制高点,一年一次梳理重点产业链及其价值链创新链,引导省内高校开展科技攻关,定期开展高校成果与产业需求的对接活动。
二是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布局一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和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增强制造业关键技术攻关能力。
三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健全创新成果推广应用机制,推动高校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百场千项”的举行,能帮助更多的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未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相信安徽一定能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和堵点,变鸿沟为通途,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