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兴港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各项工作主线,紧扣“五个强化”,着力共建共享“五个家园”,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工作,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一、强化党建引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民族工作全过程,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中,同时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纳入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委会学习内容,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书记讲学”等方式,深入各村(社区)、企业、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累计120批次,通过以学促思,以学促干,深化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思想共识。
二、强化经济赋能,建设共同富裕幸福家园
构建“镇党委+村(社区)党支部+项目临时党支部+工作组”四级组织体系,推动项目引进,保障重要项目建设用地。2021年以来,累计配合完成征地清场1.51万余亩,搬迁2817户,迁坟6172户,有力推动重点项目用地建设,推动项目入驻,推动辖区企业发展,带动群众就业增收。2023年以来,组织招聘会10余场(次),累计为各族群众提供4803个就业岗位,有力推动各族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盘活本土资源,提升经济赋能,扩大产业链条。围绕工业发展推动第三产业振兴,盘活本土资源,吸引个体户、经商户入驻,发展区域民生经济圈。目前在辖区内注册落户的餐饮、超市、民宿、汽修等经营户累计有2729家,劳务公司131家,大型企业项目60多个,有力带动群众就业增收,推动辖区经济增长,不断提升全镇综合实力。坚持以工业发展反哺农业建设,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着力引进休闲农业、特色种养等农业产业项目,构建铁山港区“大工业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格局。2021年以来,招商引资项目洽谈30个,落地6个,投资总额超2亿元,成功创建自治区级示范家庭农场1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及示范合作社4个,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源头活水,实现产业发展壮大与群众增收致富互利共赢,为建设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夯实经济基础。兴港镇先后入选2018、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2019年以来,连续五年获得中国西部百强镇荣誉。
三、强化交流交融,建设守望相助和谐家园
坚持文化浸润助推交往交流交融,充分利用“赤江陶”“卖鸡调”等民族特色文化品牌,借助春节、三月三、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通过文艺晚会、山歌合唱和非遗手工制作等形式,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化交往交流活动累计超百余场次,覆盖辖区群众,有力推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坚持强化邻里和谐互助,构建互嵌式发展。深入各村(社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推进移风易俗,增强民族团结”等系列主题活动,惠及群众20000余人次。以主动上门、精准服务的方式,帮助各族群众纾困解难,处理身边烦心事、忧心事,营造和谐互助的良好氛围,让各族群众在铁山港区来得了,住得下,融得进,不断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强化绿色发展,建设宜居康寿美丽家园
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发展理念,持续开展三清三拆、创城清洁、“三微”环境整治、垃圾处理等工作,不断绿化亮化美化乡村建设,提升乡村品质。2023年以来,累计完成乡村环境整治400余处,清运垃圾1000余吨,有力改善村容村貌。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开展河湖海整治行动,不定期开展巡河、巡海工作,及时清理水面垃圾,整治违法违规排污行为。2023年以来累计清理海洋海滩垃圾398吨,清理废弃船只、渔排8艘,清理废弃杂物150余吨,有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水域生态安全。认真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创建示范村,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着力开展村旁、水旁、路旁、屋旁“四旁”植绿行动,营造花木盈枝、果蔬飘香、四时有景的乡村振兴宜居康寿人居环境。辖区大树岭下屋塘村和小马头木头田村获评2023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村”,大树岭村还获评“2023年度北海市美丽乡村”。
五、强化社会治理,建设边疆稳定平安家园
坚持以网格化治理为重要抓手,织密织牢社会治理网格体系。在全镇划分79个网格,设立79名网格员,以网格化服务推动社会化治理。在全镇形成“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治安防控网络建设,提高辖区基层治理效能,有效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分流处置、归口管理和跟踪落实等工作。2021年以来,全镇累计化解各类纠纷948件,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98%。着力打造阳光信访、责任信访工程,推动各类信访件按时转送100%、受理告知100%、按时办结100%,有力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各族群众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助推边疆稳定平安家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