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自西汉元鼎六年以来,这里驿路驰尘、商贾林立,人们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铺起石板路、筑起寺庙、修建祠堂,兴建文庙,从此绽放了两千多年的时代芳华,这就是位于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的临贺故城。
「何为“故城”?」
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开始,临贺历朝更迭有序,历史脉络清晰;中原文化、湘楚文化与百越文化交互融合留下的文化遗产保存完善,汉以来在贺州这片土地上建县设州的行政建制至今留传,文脉赓续,千年不断,因而,“故”便意味着传承。
两江之滨,文脉涌动
Lin He Gu Cheng
回望历史深处,在今日的临贺故城中
满是以文兴城的遗迹
旧县肚城址、洲尾城址、河西古城、河东古城等四个城址见证古城变迁;不同民俗文化孕育出来的古城墙、学宫、会馆、宗祠、寺庙、民居等城市建筑错落有致,各具特色,记录着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历程,成了南国遗珍,静候参观者的到来。
2001年6月,临贺故城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类别为古建筑。
图为临贺故城鸟瞰图
临贺故城因江而建、傍水而生
汛期难免因水生患
早期建立的旧县肚和洲尾两座城址
均曾遭水毁
河西古城位于临江西岸,地势较高且取水便利,又能摆渡,因此成为四座城址中延续时间最长的古城,其作为行政治所的年代达1900余年(从东汉初年至1952年),遗留了众多历史文化古迹,贺州文庙、文笔塔和古城墙便是其中之一。
贺州文庙旧称临贺文庙或贺街文庙
Lin He Gu Cheng
始建于北宋元祐年间,距今已有920余年的历史,是当时贺州域内的最高学府
如今迁建重修的文庙,也仍然是礼拜先师、传授国学、培育师德、教化道德,尊师重教、兴贤育才的重要基地,延续着贺州千年的翰林书香。
图为贺州文庙
步入贺州文庙内,“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四个门立于正前,门牌号出自《论语·述而》中孔子提出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寓意是把孔子的有教无类、仁义礼智信、儒家思想传遍四面八方。
“贺州文庙的文化氛围浓郁,我们依托这个场所定期举办儒学讲座、传统文化展览等活动,吸引广大市民和游客参与,全面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年以来,我们已经开展了30多场研学活动,家风家教宣讲185场”。贺州文庙司仪陆智超介绍。
图为文庙内景
以文育民,以文兴邦
Lin He Gu Cheng
文笔塔又称魁星楼,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
屹立于古城墙上,与贺州文庙毗邻而居,是贺州古代学宫文峰的象征性建筑物。据说,文笔塔建成后,当地科考成绩斐然,文人辈出,邑中子弟于式枚、于式棱兄弟进士,刘宗标翰林编修,李孝先钦点翰林庶吉士、林世焘殿试全国第五……
图为文笔塔
塔下城墙始建于东汉中晚期
这道城墙,初为夯土墙
南汉时期在内墙包砌了红色花砖,花砖的纹饰有鱼骨纹、五铢纹、竹节纹、太阳纹等多种样式。据史料记载,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曾作修葺,由郡守陈士宰主持,郡人毛迈监工,将主城的外墙、墙顶全部包砖,并新增内外墙的砖砌女儿墙。而后,直到1938年,日军入侵广西,为方便疏散居民,才被迫拆毁。
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古城墙,虽已不复当年盛景,但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接待着一批批来此旅游观光的游客,传递着临贺故城的悠悠古韵。
“临江江水去悠悠,却有浮山水上浮;
历尽洪波千万劫,依然砥柱障中流”
Lin He Gu Cheng
1944年,我国民主人士李济深游浮山时提笔留下诗句,写的便是临贺故城的玉印浮山。
在临贺故城最南端,临、贺二水汇流处,江中兀然耸立着一座石山。石山远看浮于水,因四面悬崖峭壁,层石嵯峨,螺纹盘旋,像个石印,山中又建有寺庙,故名浮山寺、玉印浮山。
图为玉印浮山
浮山上的大殿始建于宋代,为纪念唐初贺州第一位秀才所建,因后世陈秀才传歌育人、为民解困,被追封为侯,故称陈侯祠。山上还建有浪沧亭、环碧亭、“钓台”等附属设施,这些亭、台、楼阁青瓦玉栏、红柱丹梁、雕龙画凤、遍布文人骚客题写的古诗楹联,足见其人文底蕴深厚。
如今,人们为了纪念因传歌而献身的陈侯,在每年的农历四月二十六日(陈王诞辰日)和农历五月十九日(陈王忌日)分别举办浮山歌节和浮山炮期,大家一同赛山歌,抢花炮,四处张灯结彩,常常通宵达旦,每到这两天,临贺故城万人空巷,浮山则人如潮,歌如海。
两千年到底有多久?
唯有这些任凭风吹雨打
目睹朝代更迭的遗迹知道答案
在百转千回的历史的长河中
临贺故城循着古老的轨迹
在两江碧波中守望未来
续写着千年文脉
编辑:苏慧君
审核:黎记崇
01
0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