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孙瑜(左二)指导学生开展仿生机器人科研活动
全省增列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367个,学科设置对接全省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8所高校20个学科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建设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000余个……让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已成为陕西高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的“取舍之道”。
每次走访企业、参加学术活动时,西安石油大学新能源学院院长宋海洋都要与企业负责人和行业专家加微信,他想更多地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和企业人才需求。
宋海洋说:“我每天都会关注企业网站和公司负责人的朋友圈,从中获得行业发展的最新资讯,以及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潜在需求与合作机会。”
宋海洋所在的西安石油大学新能源学院成立于2022年。学院精准对接国家能源绿色转型发展,聚焦储能、太阳能、氢能、多能互补、地热能以及新能源高效转化等学科方向,全力推动新能源和传统能源深度融合发展,致力于建设新能源领域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新高地。
学院成立后,宋海洋就带着老师走访长庆油田、隆基绿能等企业,了解传统能源转型和新能源发展的技术要求和人才需求,通过校企合作,让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为新能源学科建设建言献策。
新能源学院目前拥有材料与化工、能源动力、项目管理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储能科学与工程4个本科专业,是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具有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宋海洋说:“我们要确保设置的学科专业、培养方向,都是国家急需的,培养的学生都是适应时代需求的紧缺人才。”
在科技前沿领域,仿生机器人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球的目光。
“这款昆虫尺度跳跃机器人,模仿的是自然界的昆虫。其身长只有15毫米,最高的可以跳到身长的12.7倍,最远的可以跳到身长的20倍,还可以实现连续跳跃。蛇形机器人能够在大型叶轮机械的叶片之间灵活穿梭。”10月31日,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孙瑜,向记者介绍了新型仿生机器人的研究进展。
“目前,这些机器人还处于研究阶段,有望于两三年后投入应用。小小的仿生机器人可代替人类,在狭小、危险的环境下,进入高端机械设备内部,进行检修与维护,为应对复杂环境下的机械作业提供了新的方案。”孙瑜说。
全球在前沿技术领域的竞赛日趋激烈。昆虫仿生机器人的相关技术也成为世界各国顶尖高校实验室的重点攻克对象。
从昆虫尺度跳跃机器人到折剪纸机器人,从蛇形机械臂到遥控机械臂,30年来,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的高端装备智能运维团队,已经研制出近10款新型仿生机器人。
西安交通大学学科办工作人员介绍,西安交通大学始终坚持“四个面向”,服务“国之大者”。按照“理科补短强基、工科育新强优、医科交叉强质、文科经典强用”的一流学科建设思路,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开设人工智能交叉学科;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芯片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开设集成电路与工程学科;围绕涉外法治人才急需,开设国际法学科;面向“法治中国”和“健康中国”建设需求,开设法医学学科。
西安交通大学深度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逐渐探索形成了优势学科引领带动、基础学科稳步提升、交叉学科蓬勃发展、新兴学科持续涌现的一流学科新格局。
如今,全省高校都在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把学科专业建设与“国家所急、未来所向、陕西所需、高校所能”结合起来,建机制、优存量、提质量,服务高质量发展。
为了聚焦国家战略和科技前沿领域布局学科专业,陕西印发了国家急需学科专业发展清单,建立科技发展与国家需求为牵引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绘制学科专业与产业发展耦合图谱。
10月24日,陕西省教育厅研究生处处长张和平告诉记者,目前,陕西重点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学科专业。全省先后增列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367个,持续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相互匹配、相互促进。
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学科专业设置,陕西出台了深化新时代陕西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改革的实施意见,紧密对接陕西省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建设,优化学科专业设置。
2024年,全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4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5个,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4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7个,进一步支撑全省产业发展。
目前,8所高校20个学科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建设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000余个,建设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96个。
10月21日,陕西省教育厅公示2024年度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评审结果,拟同意39所高校申报普通本科专业点91个。智能制造、人工智能、资源环境大数据工程、量子信息科技……全省高校专业目录不断“上新”。
新增专业的同时,不少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停招或撤销。如西北大学于今年8月发布通知,拟申请撤销汉语言、金融工程、财政学、管理科学、图书馆学、广告学、视觉传达设计等7个本科专业。
高校专业“加减法”的背后,是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对人才需求的转变,也是高校人才培养动向的变化。
编辑 | 炜琳 初审 | 陈浩 终审 | 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