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尹华禄,白杨
编 辑丨曾静娇,巫燕玲,江佩佩
太火爆了!
1月4日,雷军发微博宣布,小米汽车工厂已开放对外参观预约。活动有60个名额,截至1月4日13:30,已有超6500人报名。名额瞬间抢完,有网友直呼“根本排不上”。
评论区,网友们纷纷表示:“我要报名!”“以后去北京必去小米汽车工厂了”,也有网友提问:“20组,一组几个人?”
对此,雷军回复称:“一组客人就是一家人(2到3位)。”
小米股价创历史新高!造车成第二增长曲线
二级市场上,1月3日,港股小米股价一度涨近7%,最高报36.3港元/股,创小米港股上市以来股价历史新高,截至当日收盘小米集团报36.25港元/股,大涨6.62%,最新市值已经达到9097亿港元(8565.17亿元)。距离万亿港元大关一步之遥。
随着小米股价不断上扬,雷军身家也水涨船高。截至去年中报,雷军持有小米集团约24.19%股权,若以此计算,仅这部分股权价值超过2071亿元。
“汽车业务毛利率表现持续超预期,2024年顺利完成全年交付、智驾技术、销售网络等所有全年目标,伴随后续车型矩阵持续完善及生态链的协同效应。”招商电子认为,小米汽车有望跻身国内新势力第一梯队,并努力向15—20年跻身全球前五车厂的目标进军。
一文回顾小米造车时间线
南财快讯注意到,小米集团的股价走势与其造车的进展呈现密切关系。小米集团上一轮股价高点时间为2021年1月,至今已有近4年,在此期间其股价于2022年一度跌至8.31港元/股,而后震荡抬升,于2024年8月开始加速上行。
2024年3月28日,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小米汽车上市发布会上宣布,小米SU7系列正式上市。SU7分为标准版本、PRO长续航版和Max版本,其中标准版售价21.59万元,PRO版本售价24.59万元,MAX版本售价29.99万元。
6月14日,小米汽车宣布,小米SU7累计交付已突破20000辆。
7月19日,小米汽车宣布,已交付超30000辆,预计11月提前完成全年10万辆交付目标。预计12月,全国59城,220家门店开业。
9月1日,小米汽车宣布,2024年8月,小米SU7交付量超10000辆。目前已连续3个月达成破万交付目标,预计11月提前完成全年10万辆交付目标。
10月1日,小米汽车宣布,2024年9月,小米SU7交付量超10000辆,10月目标生产、交付量超20000辆。
11月1日,小米汽车宣布,2024年10月,单月交付量首次突破20000辆,预计本月将提前完成10万辆全年交付目标。
11月13日,小米汽车宣布,小米SU7第10万辆正式下线。仅用230天,创造新车企10万辆最快下线纪录。
11月18日,小米汽车表示,小米SU7交付已超过10万辆,提前完成全年目标,公司将继续冲刺新目标:全年交付13万辆。
12月9日,小米汽车宣布,SUV新车型小米YU7预计于2025年六七月正式上市。
12月28日,小米汽车宣布,小米SU7全年交付量已超过13万辆,已提前完成全年所有目标。
2025年1月1日,小米汽车表示,2024年全年交付已超过13.5万辆,2025年全年交付目标30万辆。
2024年5月15日,小米汽车宣布,完成第10000辆小米SU7的交付,用时43天。此外,小米集团还表示,还在持续努力提升产能,保证完成今年10万辆交付目标。
中国互联网公司市值TOP10盘点:腾讯领跑、小米翻番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国上市互联网公司市值排名前十的企业分别是腾讯、阿里巴巴、拼多多、美团、小米、网易、京东、携程、百度和快手。
过去一年,这10家企业表现不一。拼多多、网易、百度、快手等4家企业市值出现下降,降幅分别为33%、4%、29%和22%。
其中,曾被视为增长奇迹的拼多多在去年遭遇显著回调。一方面,是整个电商市场逐渐趋于饱和,另一方面,拼多多在国际市场的拓展面临较大挑战,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受到质疑。
剩下6家企业中,小米市值增幅最大,达到121%,其次是携程,市值增长90%,美团、腾讯、京东、阿里巴巴分别增长84%、43%、20%和9%。
2024年前三季度,小米的营收和经调整净利润均实现30%增长,除了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成功突围外,小米汽车业务的成功落地也进一步打开了小米的增长空间。据小米创始人雷军透露,2024年,小米汽车的交付量达到13.5万辆。
与五年前相比,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头部格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2020年初,中国上市互联网公司的TOP10分别是阿里巴巴、腾讯、美团、京东、百度、拼多多、网易、小米、好未来和三六零。
当时,中国互联网公司呈现“两超多强”的格局,阿里巴巴和腾讯两个超级巨头的市值遥遥领先,分别达到6100亿美元和4870亿美元。
如今,腾讯和阿里巴巴依然位居前两位,只不过腾讯变得一枝独秀,阿里巴巴市值不到其二分之一。此外,剩下几家企业的排名也发生显著变化。拼多多和小米分别跻身第三和第五,京东和百度下滑至第七和第九。
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市值变动,折射出市场的深刻变化。现在,行业的集中度在不断下降,市场变得更为多元化,这也意味着竞争愈加激烈。
(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本期编辑 江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