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西资本圈
在停牌近两年终于完成复牌后,中国通才教育的危机并没有全部解除。
11月4日,港交所上市公司中国通才教育再度收跌,收于1.08港元/股,而上一个交易日盘中曾一度触及1港元/股的“仙股线”,继续公司复牌后的低迷表现,而公司赴港上市亦仅仅只有三年时间。
停牌逾两年时间复牌暴跌
资料显示,作为山西“民办教育第一股”,中国通才教育旗下最主要产业便是由晋商大佬牛三平创建的山西省民办高校龙头——山西工商学院。
山西工商学院前身为2004年经山西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山西工商职业学院,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山西省第一所本科层次的民办普通高等院校,因其在校学生人数和业绩规模在山西省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中优势明显,可谓名副其实的山西民办高校龙头。
2020年10月,教育部同意山西工商学院举办者由“牛三平”变更为“山西通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由牛三平持股71%,牛健持股29%,而持股结构与其一致的中国通才教育则通过协议实际控制山西通才。
在完成举办者这一重要变更之后,也即2020年11月,中国通才教育便决定申请赴港交所上市,但首战不幸“折戟”,直至2021年7月,中国通才教育“再战”港交所,成功实现挂牌上市,募资4亿港元,成为山西省第一家上市的民办教育机构。
未曾预料的是,中国通才教育于2022年11月29日公告称,公司截至2022年8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年度业绩,亦即2022年度业绩报告,需延迟刊发,同时即日起公司宣布停牌,而这离其上市尚不足一年半时间。
随后,中国通才教育又表示,公司接获有关本公司首次公开发售认购及本公司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用途的指控,并透露公司已安排委聘专家对该指控进行调查。
2024年2月,中国通才教育发布调查结果公告,独立专家已对相关交易进行彻底审查,独立调查委员会已接纳相关调查结果,并认为相关交易似乎与履行投资协议或本公司的首次公开发售无关,且没有发现与该等交易有关的不当操守。2024年6月,中国通才教育同时公布了2022年年报、2023年中期报告、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中报。
不过,中国通才教育并未如市场预期及时复牌,直至2024年10月14日晚间才公告称,公司已达成复牌指引并申请恢复买卖,并表示经过独立调查及整改,董事会确认已满足复牌指引的所有要求,包括对指控的独立调查、发布未公布财务业绩、遵守上市规则及进行内部监控检讨,公司已向联交所申请自2024年10月15日起复牌。
但在停牌近两年后,中国通才教育的投资者在复牌当日便直接选择“用脚投票”,股价当天大跌逾50%,从停牌时的每股3港元左右跌至1.44港元/股,此后便一直徘徊在1港元的“仙股线”,显然当下投资者对公司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并不认可。
港交所确认公司涉多项违规交易
山西资本圈注意到,虽然中国通才教育已经复牌,但港交所确认中国通才教育在2021年7月公司上市前后涉及多宗有问题交易。
其一,临近上市前,牛三平代表中国通才教育与 Tai He International Group Limited(Tai He)签订首次公开招股前投资协议(投资协议),内容涉及Tai He认购公司首次公开招股股份,从而增加该公司上市时其股份的市场需求。根据投资协议,Tai He将认购中国通才教育约1亿元的股份,后者则向Tai He提供2500万元的贷款,及认购Tai He指定的6000万元投资产品,但公司却不会获得任何投资回报。
港交所表示,就在公司上市前三天,中国通才教育声称投资协议经咨询后被废除,但后来公司却被发现已经进行了两宗与上述条款非常相似的交易。相关董事并无对投资项目或投资管理人进行适当的尽职审查,便批准了公司投资有关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项交易均使中国通才教育遭受了损失,其中2500万元贷款只能收回约2000万元,同时公司通过发出催缴函及提起诉讼,投资基金历时两年才终于获偿5445万元,且没取得任何投资回报。
其二,中国通才教育于2021年7月(公司上市前)及2021年12月向牛健的一名友人提供了共约4000万元的两笔免息贷款,均经牛三平及牛健批准,但公司却未能就发放贷款提供任何商业理据,没有进行尽职审查或风险评估。对此,牛健解释,发放上述贷款是为了协助借款人处理个人财务,且有信心借款人能够还款。
港交所指出,上述借款人为认购中国通才教育首次公开招股的承配人之一,3959万元认购金额与贷款总额相若,而第一笔贷款的发放时间也与该公司上市时间十分接近。然而,公司否认贷款与借款人认购首次公开招股有关,借款人已于 2021年7月及2022年1月已将贷款悉数偿还。
10月17日,港交所发布处分公告称,谴责中国通才教育前执行董事兼主席牛三平、前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牛健、执行董事牛小军和张中华,并进一步指令牛小军及张中华须完成培训。
同时,港交所指出,中国通才教育相关董事承认各自的违规行为,并同意接受港交所上述制裁及指令。此外,牛三平及牛健已作出多项承诺,包括承诺日后不会担任任何香港上市发行人或其附属公司的董事或高级管理阶层成员,两人亦已于2024 年5月辞任公司董事。同时,牛小军和张中华同意促使公司实施经加强的内部监控措施。
公告显示,2024年5月,牛三平辞任了中国通才教育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以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主席,但仍为山西工商学院董事长、校长及法定代表人;牛健辞任公司执行董事、行政总裁等职务。
山西工商学院业绩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中国通才教育披露信息显示,山西工商学院招生人数从2011/2012学年8000人左右增加至如今1.9万人左右,在山西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亦在15%左右,这是其上市前盈利保持稳健的主因,也是当初能够支撑其赴港上市的关键。
不过,随着近年来快速发展,山西工商学院无论是招生量还是学校容纳量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加之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等独立学院转设省属公办,以及山西应用科技学院、晋中信息学院等省内民办高校竞争日趋激烈,这也意味着通才教育的经营业绩改善空间很有限。而通过上市融资,则可以改善校舍或者收购潜力巨大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以拓展业绩空间。
未曾预料的是,仅仅上市第二年,中国通才教育便出现年报“难产”,且被指公司上市前后涉多项违规交易,停牌时间超过两年时间,如今虽然实现复牌,但公司上市前后涉及募资的多项违规交易也被证实,这无疑使中国通才教育的上市“成色”大打折扣。
另外,今年6月才发布的2022年报显示,中国通才教育2022财年净利润仅为1.03亿元,相较于2021财年的1.3亿元下降两成,连续两个财年出现下滑,虽然2023财年有所回升,但在招生名额持续提升的大背景下,净利润如此波动也显示出公司业绩增长压力在逐渐增大。
除了可能遇到的发展“天花板”,中国通才教育目前还存在一个比较大的业绩不确定性因素:
中国通才教育上市时曾表示,根据2016年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学校举办者需要选择该学校作为营利性民办学校或非营利性民办学校。通才教育预计,若将学院登记为营利性民办学校,后续需要实缴学院注册资本,此外还需支付土地交易费、相关税项和费用,且不再享受税务优惠。若选择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学院则将不得向举办者分派经营所得收入,政府部门也将对学院可收费用的范围及类型施加限制,对公司业务、财务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目前,中国通才教育称,已收到山西省教育厅等相关部门通知,要求对两者做出选择,公司已决定将山西工商学院申报为营利性民办学校,相关材料正在申报中。
根据相关规定,中国通才教育一旦确定选择营利性民办学校,公司将有权根据山西工商学院营运成本及市场需求来决定收费标准及类别,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所能享受的部分税收等相关优惠政策可能无法享受,这无疑会增加未来公司业绩的不确定性。
如今,迎来复牌后暴跌的中国通才教育持续低迷的股价,无疑使此前“入局”的投资者倍感“受伤”,如何使公司股价摆脱当下困境,同样也是中国通才教育实控人、山西工商学院“掌门人”牛三平的一大难题。
(来源公开信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