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实践中,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他们在学习研究、创新创业、文体活动、班级建设等各个方面宛若星辰熠熠生辉,引领我们共同成长。希望在他们的带领下,广大学子能“追逐光、成为光、发散光”,以奋进为笔,磨砺青春底色、绘就炫彩青春。
“丝路助人·筑梦·铸牢”团队的诞生依托教基厅函13号文件。为了服务托管帮扶工作大局,2023年6月,团队招募了以新疆籍学生和民族学生为主的初创成员12人,以社会实践的形式前往焉耆一中开展志愿帮扶。实践结束之后,团队立即总结经验,补充招募队员12名,持续开展了为期一年的线上帮扶活动。自此,团队成为了一支具有7名民族学生、18名汉族学生的多元共融大家庭。2024年6月,团队再次组建了2支实践队伍,并在暑假,再次前往焉耆一中开展志愿服务。
2年的帮扶时间里,团队获得了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的高度认可,获评2023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优秀团队,受到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司和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来信表扬。团队成员累计获得国家级奖励14人次,省部级奖励12人次,校级奖励100余人次。
团队始终秉承“支教扶志、同心筑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理念,为实现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一、聚力朋辈帮扶
2年来,团队选派志愿者30人次,累计帮扶焉耆一中135名各民族学生,在帮扶中广泛促进各民族学生交流交往交融。围绕理想信念培塑、学业发展辅导等方面,探索打造了“五位一体”帮扶品牌。持续开展线上远程授课以及心理疏导长达15个月,2023年帮扶的学生也顺利进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就读。
二、聚力固本铸魂
团队先后前往自治州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廉政教育等基地进行参观研学,在各民族团结奋斗的成就展中不断增进“五个认同”。
三、聚力调查研究
团队成员走进街头店铺、文化广场,与各族人民访谈交流,观察焉耆县乡村振兴成就,深刻体悟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不断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自觉、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
四、聚力总结应用
2年的实践里,团队收集调查问卷254份,形成调研报告、访谈记录近6万字,获得国家级、省级官方媒体宣传报道50余次。团队成员以此为契机加入西北高校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联盟,讲述支教帮扶、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获得西北赛区宣讲三等奖、长安大学微宣讲比赛一等奖、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三等奖等奖项,持续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歌。
团队集体取得的卓越成绩与显著成果,也在推动着我们每个人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当前,团队各成员充分向党组织靠拢。他们主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25人均积极参与校院两级工作和班委工作,8人为学院朋辈导师。两年时间里,团队成员共获得各类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共计45项。
在专业学习方面,团队成员专注学业,注重团队内部结对帮扶,一对一帮扶民族生,学习氛围良好。获得国家奖学金1人,国家励志奖学金3人,感恩中国科学家助学金1人,累计各项奖学金6万余元。
在科创竞赛方面,团队成员融合专业和自身优势,结对参与各项赛事,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6项,省部级奖项9项。
在各类志愿活动中,团队成员充分展现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在文化艺术方面,团队全员积极参与校园“四节三进”活动,在活动中锻炼体魄,凝练精神,累计获得校级以上奖项60余人次。
自社会实践结缘,我们不仅在各方面上取得显著成就,更在团队合作中学会了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在多元化的团队中,每一位成员都是一颗璀璨的星辰,各自发光发热,同时又紧密相连,构成了这片璀璨的星空。团队成员艾孜提艾力·亚库甫获评博雅之星,苏东辉获评奉献之星,李嘉琛获评博雅之星,陈磊、赵锦文获评班级引领之星。同欲者胜、民齐者强。未来,团队将继续秉承“支教扶志、同心筑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理念,不断丰富并完善凝聚和包容的团队精神,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征程上,我们愿倾己之力,做一束引领的火把!
END
责编 | 寇天青
供图供稿 | “丝路助人·筑梦·铸牢”团队
供稿审核 | 韩树鹏
初审 | 周吉哲 王泯景
终审 | 王润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