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青花瓷鉴赏:揭秘真品的七大鉴定要点

体娱   2024-10-14 18:00   河南  

元青花即元代烧制的青花瓷器。青花瓷生产于唐代,兴盛于元代。

唐青花盘

青花大罐

元朝是民族融合的时代,元朝的统治者是少数民族,在少数民族的统治下,少数民族的文化与汉族文化相融合,元青花表现出了元代蒙古人的大气豪迈气概和艺术原创精神,与传统瓷器含蓄内敛风格不同,它以鲜明的视觉效果,给人简明的快感,其纹饰最大的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是我国陶瓷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 是后人对元青花的高度评价。

长期以来,元青花都是默默无名的,1929年,霍布逊发表了“至正十一年青花云龙纹象耳瓶”资料,但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因为霍布逊对“至正瓶”的介绍,引起了美国佛利尔艺术馆的中国古陶瓷学者约翰.亚历山大.波普博士的注意。直到1952年,波普博士写了一本书《十四世纪青花》,针对土耳其托普卡比宫的青花瓷器进行了详细的分类研究,第一次系统性的描述元青花的基本面貌。大家慢慢认识到元代青花瓷器与永宣青花瓷器有着根本的区别,成为一个独立的品种存在于古董圈。

直到2005年,一个青花罐子以1400万英镑拍出,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开创了当时中国古董的亿元世界纪录。长期以来,元青花都是默默无名的。直到2005年,一个青花罐子以1400万英镑拍出,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开创了当时中国古董的亿元世界纪录。

如今世人对元青花的宠爱,致使景德镇元青花仿品销量大升。景德镇对仿制元青花的热心也日积月累,各种元青花的仿品不断面世,并由最初的等级低商品逐步向高级仿品开展,但是真的永远假不了,假的永远真不了,真品元青花需具备七大特征:

一、器型

元代的器型主要是大气,厚重雄浑,当然也有小巧精致的器型,只是数量特别少。元青花的器型种类很多。

器型种类:

1、罐类:大、小罐,盘口兽首罐、盖罐、两系、四系罐。

2、瓶类:梅瓶、葫芦瓶、象耳瓶、蒜头瓶等。

3、壶类:玉壶春、执壶、盖壶、四系方壶、扁壶、龙凤壶、凤首壶、卧壶等。

4、盘类:大、小圆盘、大、小菱口盘、折沿盘等。

5、碗杯炉及特殊类:大、小碗、蝶子、小盒、高足杯、三足炉、脉珍、花觚等。

宋无大器,相比之下元瓷胎厚重、型大、雄浑。但也有超出想象精制到薄如蛋壳,光照见影的小碗等。

二、纹饰

鉴定元青花可以从常见的纹饰入手。元代青花瓷器最主要的特征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特别是体型硕大的瓶、罐类器物上青花纹饰往往有七、八层之多,一般喜欢在这些器物的口沿绘卷草纹,颈部绘蕉叶纹,中间主题纹饰受元曲影响常常绘戏剧人物,如“萧何月下追韩信”“桃园结义”“昭君出塞”“西厢”故事中的人物,也有绘龙纹和花卉纹的,在主题纹饰的上部或下部绘一些海水纹或缠枝花卉,在下腹部通常绘莲瓣纹。元青花瓷上常出现的纹饰有龙纹、凤纹、麒麟、垂云纹、山水芭蕉纹、鱼藻纹、菊花、牡丹、人物等,还有一些纹饰以连续组合的形式表现,如卷草纹、海水纹、回纹、卐字纹、蕉叶纹、缠枝菊、缠枝牡丹、莲瓣纹等。一些典型纹饰的具体特征如下:

1、凤纹:凤头像鹦鹉头,喙的上部长下部短,眼睛画成圆形,身上绘着细细的鱼鳞片代替羽毛,凤尾长长的有分叉,分成两至五条。元青花凤纹喜欢画凤菊图、凤穿牡丹图等。

2、 龙纹:元代的龙纹龙头较小,多数没有毛发,颈子细细的,龙身长而弯曲绘有鱼鳞纹,龙尾像蛇尾,龙爪大多为三爪或四爪,龙纹常常由云纹烘托着,元代的云纹也很特别,形状像蘑菇拖着长长的尾巴。大型的器物龙纹画得精细,小型器物龙纹画得简单,龙鳞就用斜方格代替。

3、麒麟:元代麒麟头像鹿头,蹄为牛蹄,尾巴像马尾。

4、花叶纹:元青花瓷上莲花像麦穗;菊花多为单层花瓣,双层的较少;牡丹花的花朵大叶子也大,叶子呈葫芦形;卷草纹为各个纹饰单位分开画,没有中心连续波谷线;莲瓣纹的轮廓为一粗一细两根线,两线之间不填色,下腹部莲瓣纹之间有空隙,并不相连,莲瓣内加绘卷草纹或杂宝纹(双角、银锭、珊瑚、火珠、火焰、犀角、法螺、双钱、火轮等,也有称海八宝,因无固定排列顺序,可以重复出现,故称杂宝);这些纹饰勾线后都不填满色,留有一些空白。在画山石、人物衣纹时也有这一特征。

5、海水纹:元青花瓷上海水纹画成鱼鳞状的漩涡,一圈向左一圈向右,浪花既像棕榈叶,又像生姜嫩芽一样排列着,因此也称姜芽海水。

6、山水芭蕉纹:元青花瓷上的山石纹画出轮廓后,留些空白,不填满色,造型简洁而雄浑有力,以写实为主,常配合人物、松树、芭蕉、花卉等纹饰组成画面。元代芭蕉纹也很有特色,由内外两条线勾出轮廓,外轮廓线如粗锯齿,两条轮廓线之间填满色,中茎用一笔画成,里面填满色,中茎两边画着鱼骨一样的叶脉,叶脉部分不填色。蕉叶纹作为辅助纹饰画在瓶、大罐等大型器物的颈部、肩部等位置和盖上。

三、胎质

元代青花瓷器的瓷胎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1、滑腻感:元青花的底足露胎部分,用手去触摸,有一种滑腻感,如婴儿的肌肤,极为舒服。不少元代器物的底足,给人一种粗糙和松软的视觉,然而伸手抚摸,带给你的是一种滑腻感。

2、糯软感:与滑腻感不同的是,元青花胎土的糯软感,很好地协同了视觉与触觉的感 受。比粘土块要致密、比石头要糯软、比软木塞要坚硬, 不致密又不太疏松、似粉状的又不干涩、似粗糙的又滑腻的感观印象。

3、内部有细长缝隙:如果用放大镜把你的视觉,延伸到元青花瓷胎的内部微观结构中,会发现那些瓷胎的断面,常有细小的缝隙。有点像用手将软木塞挤扁后, 随之把木塞材料的空隙也挤扁了的感觉。

元青花鉴定:新老特征对比

1、元代青花瓷的胎质重而坚,器壁较厚,大器较多。由于含杂质多,胎里大多有铁褐色小点。胎是用高岭麻苍土做的。高岭麻苍土的特点是白而不细,因为当时粉碎的条件有限,工艺有限,所以可以见到很多气孔。现在的胎是非常细的没有气孔。过去老的胎泥,是有经过陈腐的过程,有机物经过陈腐会发生变化。所以它的胎有细腻的感觉,现在做的胎没有陈腐显得很干。现代机械加工出来的制瓷原料的可塑性,一般不如元代手工制备的原料。

2、老的元青花,都是用柴木窑烧的,而现在大多仿品都是用气窑烧的,这两种工艺不同,釉质的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也有所不同。特别是釉中气泡的形成过程上,它是不一样的,古代柴木窑烧的气泡要显得大小不一疏朗,气泡明亮。而现代气窑烧的气泡较细小大小相间,不透亮。这只是相对而言,也不能排除现代造假者用柴木窑仿造的器物,还得在器形、纹饰等各方面深入研究,以致判断。

3、元青花的罐瓶类的胎体多数是四段三接。也有五段四接的。接口分别在底部、腹部、颈部。用泥浆粘接口,接合处有明显凸起。接处可见泥浆挤压出的痕迹。器内壁一般不施釉有的呈浅淡的火石红色。器底不施釉,称之糙底或砂底,在糙底上呈有红色斑,俗称火石红。

产生火石红的因素有两种:

1.是胎土淘洗不精,含铁量较高。

2.是烧造时垫烧物与器底产生氧化所形成。事实上,多年观查实践证明,元青花的胎底有一半不见火石红。

四、釉面

元青花的三种釉面:

1、影青釉

又称青白釉,在元代早中期青花上使用,用国产青料。

元末青花瓷的青白釉是影青釉的衍生物,和元代早中期青花的影青釉或青白釉有所区别。

釉面泛灰或泛黄,釉层光泽较强,或为亚光,除了烧成技术欠缺外,还与釉层中釉灰比例较高有关。

元代青花瓷施青白釉,莹润透明,胎骨表面上能看到细密的皮壳层,釉面不光滑,用手握摸有凹凸不平感。

器身胎釉微闪青蓝,温润中略显淡蓝,除足圈显水绿色外,器身胎釉往往显出淡牙黄色,有时显出乳浊白色,它的显色会随空气中的湿度、温度的变化而微显不同。

元期青花瓶、罐类,斜光透过胎釉会略显出无规则的米白色丝线条纹,也称釉纹饰。

元期釉下青花上无气泡,温度偏高时胎釉显干,但有时会出现微弱冒汗现象。

2、白釉

从14世纪中的至正年间开始使用,用进口青料。

釉面白中泛青,釉色莹润透亮,光洁滋润,积釉处显鸭蛋青色,釉色亮度时常会有闪动感,足圈釉面显出淡淡的水绿色。

具有恰到好处的透明度、光亮度和色泽,能更好地衬托青花的表现力。

3、卵白釉

元末青花上开始使用,釉层乳浊,用国产青料,多小型器,以高足杯、碗、钵、小罐类居多,这些器物的外圈往往留下浸釉时手抓留下的指痕。

元青花除玉壶春瓶等小件器物外,底部一般无釉。底部露胎的有大小,形状不一的釉斑。

高足杯的高足内侧近底处有一圈宽窄不等的釉痕。

梅瓶等细身类瓶内侧口沿下素胎。

大罐内壁以荡釉法施釉,器盖内侧素胎,浅土黄色,见细微釉斑。

元青花釉色区分还表现在各个部位,如下:

1.元青花的釉面一部分泛青色、多为卵白色,积釉处呈水绿色。部分釉汁中加了釉果,所以有肥厚凝重的特点,有些器物表面有轻微橘皮釉和缩釉现象。

2.元青花除玉壶春瓶器物外,底部一般无釉。底部露胎的有大小,形状不一的釉斑。高足杯的高足内侧近底处有一圈宽窄不等的釉痕。梅瓶等细身类瓶内侧口沿下素胎。大罐内壁以荡釉法施釉。器盖内侧素胎,浅土黄色,见细微釉斑。

3.元青花瓷的釉色白中微闪青,莹润透亮,但也有青花瓷偏白或偏青。

4.元代中早期(延祐期)的瓶、罐之类青花瓷施透明的青白釉,抚摸釉面似糯米感,有时釉色显出哑光木纳色,近看含青显淡蓝灰色,远看显黄褐色,细看青花釉面上粘有疏朗的白色小点。

5.少数器身釉面上能看出细密的皮壳层,斜光透看胎釉略显出无规则状的釉丝线条纹,从至正年间开始烧制的白釉、枢府釉及卵白釉的青花瓷,胎色多为偏白,微闪青,为含青的白釉,呈现带透明的玻璃质感。

五、用料

元青花瓷器,因它的釉料配方有它的时代特点。青花彩料有国产的,也有异域进口来的。

国产青花钴矿料的使用主要在元朝初产青花瓷器时,有江西本地产的,又有广东产,后有浙江绍兴,金华产的。经加工精制后的国产青花钴矿料,高温中成色的耐火色阶幅度窄,呈色的最佳效果所需的温度难以控制。窑温高点或低些,青花发色都不能达到理想效果,正常情况下青花呈色蓝艳中偏灰。但在高温窑中,除了江西上高(古称瑞州) 的“石子青”易飞散外,其他地方国产的青花钴料不易飞散,故用中国产的青花钴彩绘瓷器,纹饰线条较清晰,线条晕散的品种也少。国产钴料多用于民窑器及出囗民窑器上,但不等于官用窑没用。

成熟的元青花用的钴料主要是苏料:苏料是对古波斯语的音译,苏料又被人们称为“苏麻离青”或者“苏泥勃青”。“苏麻离青”属低锰高铁类钴料,青花呈色浓重青翠,色性安定,因为苏麻离青含铁高而含锰量低,在适当的火候烧造下呈现出蓝宝石般的鲜艳色泽,还会出现银黑色四氧化三铁结晶斑,即“铁锈斑痕”,俗称“锡光”。

再了解了用料背景后,我们就有了区分元青花的主要三大手段:

一、苏麻离青

苏麻离青的三大特性:

1、宝石光泽

2、绿中带蓝,或者蓝中带紫

3、金属斑点

如果一件物品青花发色不全具备这三个特征,那么是不是苏麻离青就难说了。

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大多用苏麻离青绘制花卉枝叶,经过对目前所见元代青花瓷进行的研究,凡是用苏麻离青料绘画的图案都有下沉并渗入胎骨的特点,侧光看器物釉面青料凹陷下沉并渗入胎骨,用手抚摸有凹凸不平的感觉。凡是早期青花瓷用苏麻离青料绘画的图案,或深或浅都有凹陷下沉并渗入胎骨的特点。这一自然特点仿品在技术上是做不到的。用国产青料绘画的图案没有凹陷下沉,用手抚摸或侧光看没有凹凸不平的感觉,而且具有往釉上飘浮的特点。

二、铁锈斑

铁锈斑是青花料的氧化铁的反应,进口料含铁元素的成份最高。如果是真品,其分布是自然的,都是不规则的。如果是仿品,一定是有意识加点上去,是不自然的。

铁锈斑经常出现在早期使用进口钴料“苏麻离青”绘制的青花瓷纹饰中,成为早期青花瓷一项重要鉴定标准,得到早期青花瓷收藏界的共识,但是对于瓷器“铁锈斑”形成的原因和为什么早期青花使用“苏麻离青”绘制纹饰中会出现“铁锈斑”现象的原因却没有统一科学的共识,各种说法纷纭;说到“铁锈斑”就不得不提起“聚料”,所谓聚料是指青花纹饰中按自然规则分布,颜色比其他纹饰深,形状呈原始矿石形状的斑点,事实上早期青花的“铁锈斑”是与“聚料”现象并存的,实实在在是一个简单可靠的分辨标准,通过观察“铁锈斑”和“聚料”是否存在和分布的状态可以基本准确的判定早期青花的真伪。

三、晕散

元青花瓷在加工中,其颜料晕散现象是其特征之一。特别在 苏勃尼青 这种元大国西部波斯来的精致颜料中表现最为突出。其晕散表现,即像墨汁滴于宣纸洇开来。“其晕似洇”四字来解释比较形象。晕散现象同“凝聚斑”现象往往共生共存。“凝聚斑”是指颜料颗粒杂质聚集形成的如串珠般密集小点组成的条形带黑斑、不规则团状或圆状黑斑。凝聚的黑斑呈一种上浮态势,即漂浮在类似洇开的蓝色颜料的底子上。这种洇如晕散的蓝颜料底子,对凝聚斑形态影响颇大,使其边缘也都“晕散”,即我们看到一个个小米粒般也称“串珠”的黑色斑点本身、或由其聚成的条形带黑斑、团状或圆状黑斑的边缘也都“晕散”,故又被称为条形流散、斑状流散。当晕散严重时,甚至产生锯齿状的下滴态,或称“冰挂”。

晕散前提是必以苏勃尼青料为主。可分析到的有如下原因:

1、苏料这种钴料颗粒粗大,成份复杂。

2、青白釉流动性粘滞并有厚度。

3、独特的炉窑还原焰工艺温度气氛。


元青花颜料即钴料呈现的晕散,大致说来主要表现为两种:

第一种就是这些串珠状小点晕组成的凝聚斑边缘的模糊或流散态。

第二种即是绘出的底色颜料如同墨汁滴在宣纸上的洇开态,其面积大于前者。

第一种串珠状凝聚斑的晕散,也称流散,须以第二种洇开的色底为基础。即前者之散借助于后者之洇。须强调的是在实际中,第一种串珠状流散情况要多于并明显于第二种洇开态情况。

六:看内壁

元青花瓷在加工中,胎内表都会留下明显的纹痕。这些纹痕因加工手法不同而有明显区别。同现代手法比,元代更多的是采用手工拉坯方法,其它如印坯法,利坯(修胚)法也采用。

胎内表的纹痕,数手工拉坯法形成的纹络最为明显。这些纹络均为手工旋转加工中所形成。纹痕态有多种:

1.是宽道旋痕。痕宽大约一指左右,一圈圈挤挨,旋痕中部略凹。这种宽道旋痕并不一定布满整个胎内表,比如大罐,中、下部较明显,到上部往往变得不明显。

2.是指纹旋痕,即是在宽道旋痕中还有丝丝紧挨密集的如发丝般粗细的旋痕,这是一种附于胎内表面极浅的细纹旋痕,其粗细深浅度因艺人工匠的指纹粗细而不等,或稍粗或稍细。和现代采用机器旋转加工中产生的如方便面条般粗细相挨的细条纹形象不同。

3.是宽道旋痕明显,指纹旋痕不明显,或很浅淡。

4.是只有宽道旋痕,无指纹旋痕。

产生上述纹痕的不同态,主要和艺人手指生理形态以及不同的操作方向有关(拉坯中手指的横竖方向会影响指纹痕的形成:有或没有,明显或不明显)。这些纹痕均为元青花瓷的古代手工加工态。

除手工拉坯外还使用印坯法进行加工,即用模具来制胎形。模具分上、下等几段。事先将泥团塞进模具挤压成形,脱模后得到几段形坯,将几段形坯和底片互相粘接成梅瓶或大罐等。此类方法的胎内纹痕为较平整态。这时也有采取利坯(修坯)法将胎内表进行平整化修理,可修得极其平整。所以用印坯法得到的器物和拉坯法不同,是不具备宽道旋痕和指纹痕的。这种印坯法对于一些大梅瓶的制作相对容易得多。比如近年发现的博陵第款大梅瓶上,往往会使用印坯法,其胎内表修整得极为平整,没有手工纹痕。尽管目前对博陵第款器物仍有争议,但这并不能否定元代时此一手法的应用。

鉴别元青花内壁的关键主要是现代仿器物主要采用印坯法,不论大罐、中大梅瓶均不敢冒然使用手工拉坯法,以防造成材料上大的损失之风险,尤其是在使用精细高岭土配方时慎之又慎,否则失败之打击对于财力不足者会产生极大压力。因此,大多仿造者不过是在印坯基础上,采用后补法在胎内用手指轻轻勒出一条条宽道旋痕模仿拉坯,这明显和古代拉坯法纹痕大不同,极易识破。

当然在纯粹印坯法技术上,古今方法大致相同,会增加以这类方法制造的器物识别难度,但是在其它方面如颜料、釉质、胎土、画风、火石红等方面绝不同,真假之差别还是可分。

在知道拉坯法纹痕后,对于我们识别真器会有很大帮助。对于印坯法制成的胎内平整态器物,我们一定要慎重对待。至于利用印坯法而后在其中补加假纹痕的现代仿器物,只要我们心中有数,一般不会走眼。

七、底足

“看瓷不看底,断代没道理”

元青花的底足具有一切古瓷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的个性。即元青花本身的底部特征也非整齐划一。

底足三大特征:

1.圈足之大小:大盘类为大圈足。罐类也是大圈足。小盘和大碗为小圈足。瓶类适中,与瓶身成适当比例。按器型排列圈足之大小依次为:大盘、大罐、瓶、小盘和大碗。前者圈足大于后者。

2.挖足之深浅:大瓶及玉壶春瓶为深圈足。中小瓶类为浅圈足。罐类都是浅圈足。大盘也是浅圈足。小盘反而有深圈足者。

3.足墙之宽窄:大瓶为窄墙。中小瓶类为宽足墙。罐类多为宽矮足墙。盘类为窄墙。

足端之形态:大瓶为扁平式泥鳅背(一般认为“泥鳅背”始于清代,这种见解看来不对了)。中小瓶类多为双面斜削(即“两面坡”),个别为单面斜削(即外墙向里斜削,内墙为直墙)。罐均为双面斜削,但坡面很小。小圈足的盘和大碗为平切足。

元代青花瓷瓶、罐类器的底部多呈内凹圈足状,足底宽厚,少量足底呈外侧斜削状,挖足有浅有深,多为挖浅足。

碗盘类器圈足则多呈外侧斜削状,但无论是琢器还是圆器,圈足均有较规则及不规则之感。

瓶、罐之类有的足底砂胎显有扎紧感,也有的胎质略呈疏松感,细小砂眼及黑糊麻点清晰可见,有的足底微凸起呈鸡心状。

瓶、罐足底多有旋痕纹,呈火石红及赭红色,有的圈底及足底稀朗小颗料石明显可见,粘有稀朗大小块不一的黑釉斑痕,并有自然炸开状。


文章图片来源:图片、信息整理搜集于网络

本文转载自网络,侵权必删


华豫之门收藏在线
河南卫视《华豫之门》栏目收藏文化传播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