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给“人杰地灵”找一个旁证式的注解,我一定会推荐白石书院。
它坐落在汝城县城西郊的岩千岭山麓。
白石书院,始建于宋理宗景定五年(公元1264年),至今已有760年的历史,属于一座弦歌不辍的古书院。走进书院一游,我觉得这里的一砖一瓦,甚至步道上任意一枚卵石,或者香樟枝上一片树叶,都闪烁着时光淬炼的人文精神。蓦然间,我看到了古时学子们清晰的身影。他们在穷本探源、极深研几之中,展现飒爽英姿。我不禁一吁: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一
朱英,堪称白石书院的高才生。
他出生于白石书院一江之隔的外沙村,曾入朝授太子少保、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后获赠荣禄大夫、太子太保。朱英历官三朝,一生平定内乱,推行均徭法,举贤荐能,安抚边疆,清正廉洁,民以“五谷神”敬之,政绩卓著。《明史》赞其“文武兼资,伟哉一代之能臣矣!”
乾隆年间,外沙朱氏所修《朱英年谱》中记载:1438年的春日,朱英在母亲胡氏和启蒙恩师惟善先生的陪同下,走进白石书院。而前一日,与惟善先生秉烛达旦,长谈阔论。这让二十二岁的朱英点胸洗眼,当即立下赴白石书院苦读的决心。白石书院所藏书籍让朱英一捧,眨眼便到了二十八岁。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果真如此也。这一年,朱英与一块在白石书院读书的族兄朱海同登进士,惊艳京师。白石书院更是轰动一时,被称为“双凤齐鸣”。育才桃李多梁柱,读卷诗经尽俊雄。据统计,汝城明清两朝涌现了三十九名进士,史学家称之为“汝城进士现象”。在明朝,汝城这么一个小县出知县(正七品)以上官员更是达到104人,平均两年多时间便出一个,在官员职数极少的明朝,这是相当了得的,堪称秀出班行也。进士及这些官员很大一部分便是白石书院的弟子。朱英与其子朱守孚,朱海与其子朱宇恕同为进士,朱英的另一个儿子朱守蒙,则考取举人,皆出自白石书院。
人过留踪,雁过留声。
在白石书院,至今仍有不少关于朱英趣味十足又发人深思的传闻。民间素有“鸡鸣而起”一说,朱英却获得“鸡鸣而诵”的赞誉。当时,与朱英同窗的书院弟子调侃:朱英嗓门一开,便是雄鸡报晓之时。原来,弟子每天早上先听到朱英诵读声后,才听到公鸡“喔喔喔”地啼叫起来。后来,白石书院的先生便跟弟子说:“你们学长的诵读声传进了耳朵里,公鸡才知道到了司晨的时候。”
言下之意,发奋苦读,永远是成功者的秘诀和底色。
同时,朱英“误饮宿墨”也传为美谈。赶考的头一晚,朱英仍在一心读书,直至天明。早晨,朱海叫他一块吃早餐,一看即惊呼:“兄长嘴唇怎么发黑?”原来朱英午夜口渴,将头几日用剩的墨汁误当茶水捧起喝了。朱英考得进士的消息传到白石书院,弟子们恍然大悟:“误饮宿墨”,其实让他吸足了一肚子才气。
朱英口碑好,也是得“白石”一解触动。
有一天,母亲来探望儿子,刚好看见朱英在愣愣地望着书院门头,便问他在看什么。朱英问道:“母亲大人,孩儿困惑书院怎会取名‘白石’?”母亲即答:“清白如石,万物不侵,即是读书人‘真身’也!”朱英恍然大悟。后来,他任广东布政司参议时,过家省母,囊中仅有赐银十两,其母胡夫人见而喜道:“吾儿居高官如此清白,吾没有后顾之忧。”朱英当即答道:“孩儿牢记母亲教诲,守身如白石也。”
白石书院给了朱英八斗高才,书院之名“白石”,则为其铸魂造魄了。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陈献章特意为纪念朱英的太保第题写匾额:“柱石名家”。有意思的是陈献章取了一个别号叫石斋,一世清高如石。
二
眼前,没法再去查实白石书院培养了多少德才兼修的弟子。但我相信,数目非常可观。新中国开国上将李涛、朱良才,还有在长征中被誉为后勤战线的“四大金刚”之一,之后又在新四军任后勤部长的宋裕和,他们都是从白石书院走出来的弟子。
朱良才在白石书院读书的日子,眨眼即达六年之久。
1906年,六岁的朱良才被家人送进白石书院启蒙。很快,他显示出一种过目不忘的天赋。每次轮到他背书,从头到尾,背得一字不差。到了期末,他竟能一口气把全本书背出来,惊得先生瞪大了双眼。山长也挺喜欢这弟子,称其“因书而生”。无奈的是家中饔飧不继,朱良才只好辍学回家,帮助两位兄长种田。
一日,朱良才放牛,途经白石书院门口时,听到院内有琅琅读书声,便不由自主走了进去。突然,书院杂工嚷叫起来:“谁家的牛吃了菜?”朱良才一惊,赶紧抬脚跑出去,才知道是自己的牛偷吃了书院的菜。杂工扣下牛,还要朱良才赔钱。这时,山长跑了出来,见这放牛娃是被自己称为“书痴”的朱良才,便让杂工把牛还给朱良才。山长跟朱良才说:“如想看书,可随时来取。”所以,朱良才辍学后,仍时常受到白石书院先生的指点。
14岁那年,县里办了一所新学堂,即县立高等小学,在全县张榜招生。朱良才怦然心动,偷偷跑去试了试。没想到他的作文《学习》因内容实在而深得考官好评,他被录取入学。他当即跑进白石书院,把这好消息报告了山长。山长又是一番勉励。
朱良才十分珍惜这一难得的读书机会,学习非常刻苦。高小毕业时,在全校考了个第三名,上了红榜。全村人都称其为“探花”。白石书院山长捋着胡子说:“朱良才哪里仅是一个县里学堂的‘探花’呢?”果真,他后来得到毛主席一个“军之良才”的评语。
李涛上将也在白石书院留下了许多花絮。他来这读书不久,就被先生视为助教。他喜欢躲在僻静之处读一些进步书籍。他吃饭来得最迟,可又是最早吃完饭的一个弟子,看书却爱“细嚼慢咽”。李涛这种吸收知识和强化记忆的方式,让他有了出类拔萃的表现。参加革命后,李涛成为我军历史上参谋、情报工作的杰出组织者,曾被誉为中央军委首长的“活字典”“活地图”。
三
著书立言,传经布道,是白石书院弟子的一大偏好。
很多人读过一篇《朱德的扁担》,作者便是朱良才。在这篇文章中,朱良才用一个很朴实的故事,深刻解读了人民军队官兵一致的道理,被誉称一篇言简意赅的经典之作。2001年,《解放军报》发表了朱良才口述《常想起藏朱德扁担的日子》。文中写道:“这个藏朱德扁担的人就是我。那时,朱总司令常常晚上和毛主席研究敌情,白天和战士们下山挑粮。我是他的通信员,担心他累坏身体,就和其他战友劝阻他,但谁也劝不住。后来,我出了个‘鬼点子’,干脆把朱总司令用的扁担藏了起来。”
白石书院曾经藏有朱英所著诗集《任真子集》和文集《澹菴纪年》等,尤其有一套朱英主持重刻的《宋史》。史学家称,朱英重刻《宋史》,堪称史学奇迹。其《宋史序》说:“宋史一书,已成于元儒之手,迄今百年,尚在秘阁,凡志学之士愿见而不可行。”朱英几经周折,从友人处借得抄本,重新考订誊写,劳心劳力,前后历经十年始成,并筹资刻印发行,公诸天下。白石书院得到朱英所赠《宋史》,即当成“镇院之宝”,一直摆放于主厅,以期让更多弟子耳濡目染之下,树立起担当天下的抱负。回廊书楼,藏书更是琳琅满目,包括书院弟子数百套个人习作誊抄本。同时有不少与白石书院结缘的稀罕版本,包括明朝户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李东阳作《朱英传》,吏部尚书、大学士、状元商辂作《朱海传》,刑部尚书林俊作《祭刑部郎中朱守孚文》,皆成为极为重要的史料。
很多雅趣,抑或是被白石书院诱发而成。
汝城,那时候算是一个很偏僻的地方,竟有一座即便命运多舛,屡经兴废却写满传奇的古书院。白石书院最后一次移址重建,是由朱英之父、资政大夫朱思谏倡导的。这时的书院内,大小院落,交叉有序;亭台楼阁,古朴典雅;碑额诗联,比比皆是。和风之中,还响着悠扬的竹笛。朱思谏又重新确定白石书院的办学规条和宗旨。据传,弟子受教的第一课,即是由山长讲解《论语·宪问》篇第三十五章。我熟读过《论语》,这一章描述道:
子曰:“莫我知也夫!”
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显然,山长是想要告诫弟子进白石学院研读,最重要的是要践行“学达”的要旨,也就是要懂得获取“下学上达”的境界。这种办学理念,也让白石书院声名远播,誉及岭南,前来求学者络绎不绝。“凤兮凤兮,非梧不栖”。鼎盛时期,在白石书院攻读经史、求索问道、赋诗作联及舞文弄墨的弟子,竟有三百之多,楼阁二十几幢,甚至建了莲池和赏莲亭,足见不一般规模,亦见不一般胸怀。
中有卷书人,递语岩千岭。
于是,有了不俗的见解,并留于纸间。
四
据史料记载,书院中央有一处讲堂,这抑或体现了“居中为尊”的思想,属书院传道授业解惑之所。最前方设有一米见宽、六米见长的讲台,讲堂刹那间有了宏大的气场。两侧壁书有仿朱熹“忠、孝、廉、节”四个大字,又是汝城古书院一大标志。堪称理学之城的汝城,深受在此任县令的周敦颐理学思想的影响。白石书院与周子渊源极深,邻近周子“太极图说”成思之地的予乐湾,两地遥相呼应。予乐湾与白石书院,也是耒水河旁两颗耀眼的文化明珠。白石书院始终秉持“上承孔孟、下启程朱”的理学思想,所以讲堂门头上一块横匾上写有四个大字:“斯文宗主。”曾见一说,此言为纪念朱熹所题,因为朱熹的谥号即是“文宗”。我则觉得,“斯文宗主”更多的是追念周子。众所周知,周子是县学的首倡者。另得一悟,“斯文宗主”,道出了白石书院数百年发达的缘故,即它始终坚守正道办学的宗旨。如此,它也成了一方水土的“成风化俗”之地。
白石书院,人才辈出,原因不止一二。
我则有一种直觉,岩千岭这地方真适合读书。
朱良才当年放牛至此,也忍不住大声背诵:“巍巍作镇桂阳西,日暮山高望不迷。崖挂烟霞红欲敛,林归乌鸟倦仍啼。溪头影落渔人钓,岩畔阴移杖者藜。莫道黄昏轻仰止,晓来依旧作云霓。”这首《大官夕照》一诗,即是朱英所作。诗中所咏是白石书院一处非凡意境,十几岁的朱良才便有了这番感触。
如今变迁极大,但放眼望去,仍能触及往昔,悟得颇多。遇到外地友人来访,我都会建议他们不妨去白石书院及岩千岭逛一逛。书院层楼垒阁,若隐若现于丛林之中,古件极多,一不小心即遇“永乐趣”“山静似太古”等旧时墨迹,甚至可见当年朱德率领红军长征途经白石书院时所题的“红军万岁”石匾。这书院内的一片竹林,也是幽篁之美景。竹叶绵绵,首尾连连,至柔至韧,至雅至洁。白石书院山长秉持“以竹正形”的理念,植竹塑人,期待弟子守节自持,浩然生威。入境化人,这是我的感触。
书院外也非俗地,所以惹得明代文人欧绍说游览这地方后,欣然记下一段文字:“有山来从西北,蜿蜒蟠亘,势若卧龙,右带诸山,腾蛇舞凤,瑰瑰奇奇,争趋内护,一山半面,若揭天榜,锁塞东南。近龙口结小山若珠,二溪合匝于前,横卧长虹,纡徐三五不去,穹然东向,别一洞天……”
这“别一洞天”,即指白石书院一侧的白石岩洞,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曾在此屯兵五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部队在此驻扎数十年。洞内如同迷宫,大洞套小洞,洞洞相通,纵横交错,其主洞达4公里,北进南出,一条小河几乎贯穿全洞,河水长年不竭不漫,缓缓而流,曲曲绕绕,悠然自得。石钟、石笋、石柱等遍布全洞,形状各异,如擎天柱,花果山,水帘洞,仙女楼,一线天,仙意看瓜,十八罗汉,千奇百怪,妙趣横生。
如此胜地,该结人缘。
有一天,清代县令盛民誉受白石书院山长邀请,登上岩千岭的顶峰饱览一番。山峦玉列,峰岭琼联,旭日照辉,一派绿装素裹,无比壮丽。人间竟有这般胜景?感叹之余,盛民誉即在岭脚白石岩洞中居住多日,留下《游白石岩》一诗:“松篁岩壑书阴阴,异景天开古洞深。虚谷缓声山鸟应,寒潭幽咽水龙吟。到来簪组何心系,归去烟霞有梦寻。几日吏廷无一事,正堪消暑涤尘襟。”他获知,白石岩洞早已成了白石书院子弟研读之地,不仅消暑,不仅避寒,学识更是见增见长,连连称道白石造化。
这该算自然禀赋吧。
所以称其“地灵”,真没半分夸张。
白石岩还是一处传说颇多的藏经洞。哪怕过去的县志,也是藏于此洞。清时县志邓长治跋中即有这一清晰记载。可以说,白石岩成了藏经洞,之后才建成白石书院,也才有了白石书院的文化底蕴,在“斗间响遏青云住,天际音飞紫气迎”之中,更见白石书院勃勃生机。是呀,天赐了一口岩洞,让白石书院的弟子们过着悠闲的日子。这时在我眼里,阳光透过茂密的树林,洒下斑斑点点的光圈,还有碎碎的影子,像极了宫崎骏动漫《千与千寻》里的神秘山洞。
白石岩洞口,有一垛坚固的大青石墙体。它是朱英当年上疏后,所砌城堞,后南来匪寇进犯汝城,城乡居民多被蹂躏,唯独外沙民众躲入白石岩,得以保全。于是,乡民盛赞朱英筑此墙的深谋远虑。时至今日,读到朱英《请砌白石岩疏》一文,总会让人情不自禁抬手触摸这垛城堞。好心之作,当属人间最美的风景。
五
说到赞美白石书院及岩千岭、白石岩洞,我特别喜欢如下一诗:
“白石映心白,临潭千仞高。岸头撒手去,著步得无牢。心似澄潭水,潭底日涓涓。即此观生得,何须更仰泉。”
它是对“白石”一名最精辟的解读,也是对白石书院的殷殷期许。
吟诗者湛若水,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历任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兵部尚书,俗称“三部尚书”,一生可以说是立功、立言、立德兼备。湛若水,又号甘泉,这沛然充盈的霖霖甘泉,滋润过多少干涸的灵魂和龟裂的心田,自然也该与白石书院结缘。何况湛若水仅仅在广州,一人便捐建了天关书院、小禺书院、白云书院、上塘书院、蒲涧书院等。他的成长及扬名缘于做了白沙先生即大儒陈献章的弟子,当然知晓与白沙先生交往甚深的朱英品质及才华。朱英赴京任职一年后死于任上。消息传来,白沙先生披麻戴孝,无限悲痛,派出大儿子景云代表他携带祭品前往外沙村朱英老家拜祭并专门写了一篇祭文。之后,又写下七律一首,吁道:“西风两眼龙门泪,洒向桂阳何处溪。”
湛若水感怀不已,又听景云三番五次讲述赴湘南所见所闻,即赴汝城,见白石书院依山傍岩,绕水蓄潭,处处芳菲,繁华旖旎,而且与书院相傍,还有一座被称为白石庵的千年古刹,显得格外幽静,不由赞叹万千。
湛若水因朱英就读这里,触景生情,脱口吟成《题白石书院》一诗,并在书院内写下《朱诚庵先生荣哀录序》。接着,湛若水受山长之邀,授课数日,轰动一时。
其实,当年众多名士以赴白石书院授课为荣,包括朱英的祖父和父亲,也包括濂溪书院山长以及有“古文雄视当代,碑版上接韩欧”赞誉的清时汝城籍翰林院协修何庆元,践行着“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的宗旨。无数的恩师如璀璨星辰,照亮着白石弟子们前行的道路。
湛若水在授课中,专门阐述白沙先生“吾之心正,天地之心亦正”及“以静为主”等修养方法论。他提出“格物为体认天理”与“为学先须认仁,仁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理念,其“甘泉学派”最终自成理学的一大门派。
之后,湛若水在白石书院山长陪同下,前往濂溪祠寻根问道。那日,雨后的岩千岭,清新得没有半点尘埃,经过雨水滋润的花木,也更有味道了。这时,湛若水与白石书院山长和弟子揖别,意犹未尽地说:“在这讲课,讲得湛某心旷神怡,也看到了灿如白石之品格。”
长风自天来,冉冉吹我怀。
这些先生,这些弟子,他们一言一行,维系世道人心,化成天下,故而气象浩大,视野宏阔,是我一生仰望白石书院之使然。要在好贤传以久,何妨存古托其中。当书院写上了不朽的人名,它也将不朽。白石书院,白石之禀,即是如此。顺着树荫下布满青苔的台阶登向书院时,我蓦然明白,流变千年,历经沧桑,白石书院为何仍“墨香袭人”,答案便在这里。
作者:王琼华
编辑:何明波
初审:李志 二审:郑玉波 终审:尹青山
精 彩 回 顾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