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新区打通人才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 “人才强区”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文摘   2024-09-19 18:54   云南  

“我们公司研发的B737—NG驾驶舱导轨产品已通过强度拉伸试验、耐磨损试验,性能甚至优于原始制造商,销售价格仅为国外采购件的1/3或1/5,能为航空公司节约70%至80%的成本。”近年来,滇中新区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着力做好“保障+平台+环境”建设,打通人才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把人才的“关键变量”转化为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以“实”为先 强化人才保障

在政策体系、发展平台和服务机制上下功夫,让人才承接有载体、干事有平台、落地有支持。新区制定《滇中新区直管区人才发展规划(2023—2025年)》,实施“四大人才工程”“六项专项行动”“五类服务保障”,着力构建和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新区精准衔接省、市人才政策,创新出台“1+X产业引才”“候鸟人才”和“聚才计划”等政策。以科创服务中心为依托,创建协同创新平台和工业互联网科创平台,推动资源要素集聚,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低温萃香,高温萃蛋白质。我们用冷萃复合技术,生产符合中国人口感的好咖啡。”云南冷萃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结合云南咖啡豆的特点,通过自主研发不断刷新产品品质。云南百冠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拥有高素质高水准的技术生产团队,产品远销全国30多个省市和地区,并被认定为国家级绿色工厂。云南丁旺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系列光伏逆变器,适用于家用屋顶光伏系统、工商业光伏系统、充电场站雨棚光伏系统等,能全面提升发电量。


滇中新区管委会与山东大学、云南省科技厅共建山东大学云南研究院,携手打造跨区域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与祥云经开区的首个“人才飞地”合作项目成功落地;成立园区人才服务工作站,推出“人才服务中心—人才服务专班—人才服务窗口”三级服务模式,围绕政策、平台、项目、服务“四位一体”工作载体,打通人才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

以“业”为本 激发创新活力

围绕重点园区、重点产业人才需求,新区以“三措三助三促”工作举措,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与持久动力。


以项目聚才,助力人才圆梦促发展。滇中新区创新实施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引培平台建设示范项目,搭建科技创新人才示范平台,着力打造以才促产、以产聚才、产才融合的高质量发展路子。该项目实施以来,已引进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电子产业人才200余人,并获省级人才示范项目备案。新区配备“招聘专员”送岗下乡、为企纳才,开展助企引才系列活动,累计协助重点企业引进一线产业人才430余人。


人才支撑助力企业发展。云南阅众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零部件制造人批准书》,取得航空零部件设计生产资格,填补了我省民航零部件设计制造行业空白。目前,该公司已与多家省内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进行技术研发提升,满足细分市场的不同需求。


以平台招才,助力校企联动促共赢。新区创建“政校企”合作平台,与省内15家高校建立促就业联动机制,以“访企拓岗促就业”交流活动推动校企联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地就近就业,助力企业招才引智。推进“大院大校大企”合作,滇中新区与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和院所,在高层次人才引进、订单式人才培养、未来交通建设方面深入合作。今年以来,组织政校企对接交流会13次,开展“助企访校”活动7次,向企业精准输送急需紧缺专业高校毕业生300余名。


以线上选才,助力企业稳岗促就业。搭建“滇中英才网”和“滇中英才荟”,打造滇中新区专属人才资源综合服务平台,不断拓宽招才引才渠道。截至今年7月底,已有225家企业入驻网站,为重点企业引进高端人才15人、紧缺人才80余人、一线产业人才600余人。

以“留”为重 打造宜居环境

滇中新区着力推进人才安居工程建设,截至2023年底,共投入4.37亿元建成启用587套“云雁居”人才安居公寓,公寓内部设计简约舒适、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实现人才“拎包入住”。截至今年8月1日,人才公寓共计入住445人,入住率达75.8%。


新区制定《“云雁居”人才公寓管理实施细则》,构建“1+3”服务体系,引进智能管理系统,设立人才服务官,在硬件上满足人才入住需求,在软件上营造家的氛围。同时,持续深化建设“15分钟生活圈”,引进新华书店、诊所药店、快递驿站、美食街等生活商业配套,建设“活力公园”,打造周边“1公里运动场”,满足人才“一站式”生活需求。今年以来通过增强人才在新区的归属感、幸福感,加速人才公寓运营驶入“快车道”。

滇中新区报记者:喻劲猛

编辑/制作:刘晓婕

审读:喻劲猛  校对张三亚

审核:尤祥能 余国华

滇中新区发布
云南滇中新区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