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重前行,为救援蓄力 —— 9月22日阳台山负重考核纪实

文摘   2024-09-24 22:00   广东  






阳台山负重考核纪实



9月22日,阴转暴雨,体感温度24℃

深圳蓝天救援队(以下简称“我队”)

在阳台山组织了一场志愿者阶段性负重考核

考核负重要求男生30-35斤,女生20-25斤



考核称重



本次考核由招募组组织

模拟野外救援需要携带装备负重的情况

考核志愿者个人体能以及团队协作配合的情况



考核路线与内容


此次考核的路线从阳台山胜利大营救广场出发

沿着阳台山的蜿蜒山路

队员们需要完成六个不同打卡点的任务



SP(起点):阳台山胜利大营救广场(高架桥下)


CP1:溪涧花谷


CP2:小阳台山顶


CP3:春竹亭


CP4:吊灯笼


EP(终点):阳台山胜利大营救广场(高架桥下)

考核成员被分为4个小组

每组有2名正式队员跟随

确保小组安全

评估进阶志愿者在行进中

体能,纪律性,组织协调

等多方面的表现


Let's go


挑战与考验:团队协作与应变能力


8:50  参与考核的志愿者及助教全员提前抵达集合点,经现场称重,均已达到规定背负重量。


9:00  4个小组根据准备情况,相继出发,逐步攀登阳台山。虽然阳台山的地形相对平缓,但负重行进仍然考验着每个志愿者的意志。



考核的重点不仅在于体能的比拼,更在于成员间的团队协作与分工。行进过程中,各小组成员根据以往的巡山经验,自觉进行角色分配,并在路段中轮流承担不同职责。



在刚开始的上坡过程中,有部分志愿者因为没有适应负重出现了体力不支的情况。组内成员迅速调整分工,帮助队友,确保整个团队能够继续行进。这不仅体现了志愿者之间默契的团队协作精神,更是我队一贯提倡的“勤奋刻苦努力训练,团结友爱自助助人”理念的真实写照。



中午时分,山间的天气变得不稳定,正如大家预料的那样,山间行进中的后半段会出现降雨。湿滑的山路和突如其来的降雨为负重登山增添了额外的难度,但得益于每位志愿者在早期的巡山训练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大家都携带了雨具,应对突发天气的准备充分,使得团队依然能够顺利完成余下的考核任务。




经验总结:成长与责任并行


这次负重体能考核,作为一次阶段性“期中考试”,不仅是为了检验志愿者的体能水平,也是为后续更高难度的进阶课程做好准备。通过这次考核,大家不仅进一步了解了自身体能的情况,也帮助志愿者全面检视之前学习和训练的成果以及应对突发事件时大家的团队决策力。


通过这次考核,大家深刻认识到:

1

自我安全与团队协作并重: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蓝天救援队队员,不仅要确保自己在救援任务中的安全,更要有能力为身边的队友和受困人员提供帮助。每一份负重,都是为救援任务蓄力。

2

未雨绸缪,方能从容应对:

突发情况在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正是事先的充分准备,才让队员们在雨天突袭时不至于手忙脚乱。正如救援任务本身,准备得越充分,救援就越安全,责任也就越能扛在肩上。






此次负重考核只是志愿者成长路上的一个小小节点,每一次这样的考验,都是为未来的救援任务打下夯实的基础。相信通过这次体能测试,每位志愿者能够持续精进,更加坚定的应对未来的挑战。








队员感悟


行万里:这次负重考核的地点选在了较为熟悉的阳台山。尽管事先在心里预演过行进路线,也规划好了一条路径,可还是错过了那条有难度但距离更近的路线。这让我明白,即使是熟悉的地方也可能存在变数,做任何事都不能掉以轻心。

这次的负重考核让我收获颇丰,在今后的行动中不断提升自己,以更好的状态迎接各种挑战。


 黑狼:作为一名合格的救援队员,必须要有合格的体能、优秀的技能才能够救别人。再好的装备,没有与之匹配的人才也是浪费。体能+技能+智能+装备=救援成功,没有足够的智能+技能+体能完成不了救援任务。

撰文 / 妮蔻

校对 / 劲草

排版 / 李可

剪辑 / 王铭

审核 / 姜维锋

@深圳蓝天救援队

深圳蓝天救援队
深圳蓝天救援队是以户外事故救援和大型公益活动安全保障为主,逐步充实城市意外事故救援和自然灾害救援能力的救援队,是政府救援力量的有力补充。提供协助灾害紧急抢救、救灾,不畏艰险,不求名利,以紧急救援为宗旨,以拯救生命为信念,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