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月9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5比4的裁决,拒绝特朗普代理律师关于中止“封口费”案宣判的请求。这也就意味着,特朗普将于1月10日上午9点30分(北京时间今晚10点30分)接受宣判,而这一结果距离他再次宣誓就任美国总统仅剩10天。
该案件源自2016年总统选举期间,特朗普被指向一名成人电影女演员支付13万美元“封口费”,并伪造商业记录以掩盖相关行为。2024年5月30日,纽约市陪审团裁定特朗普34项刑事指控成立。尽管特朗普不太可能被判处实质性惩罚,但案件的性质和时机使其在美国政坛掀起轩然大波。特朗普本人也对此表示抗议,称这是“司法不公”,并计划继续上诉。
主审法官胡安·梅尔尚明确表示,不倾向于对特朗普实施拘留、罚款或缓刑,而是可能直接判无条件释放。这一立场让本案的实质性法律后果变得微弱,但象征性意义依然巨大。
距离总统就职仅剩10天,宣判的时机不禁让人遐想。若特朗普被裁定有罪,即便无需承担实质惩罚,这一判决也会成为反对派用以攻击其诚信与道德的强有力武器。而对于特朗普的支持者来说,这一切或许会被解读为“深层政府”对他的又一次打击,进一步激发其基本盘的凝聚力。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宣判的影响显然会外溢至政治领域。对于一位极具个人魅力、且以挑战传统政治规则著称的政治人物而言,这种负面新闻既可能成为绊脚石,也可能成为动员支持者的“燃料”。
本案让人们再次思考一个经典问题:权力是否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特朗普以往的一些行为和话语,常被批评为“特权阶层对法律的漠视”。而这次的裁定,某种程度上也是一次对这一观念的回应:即便是总统,也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但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法律的公正性在这样的高关注度案件中也面临更大挑战。如何保证司法裁决不被政治化、不被舆论绑架,这是法治社会面临的一道难题。
无论您对特朗普及案件的态度如何,这都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时刻。权力应该如何接受法律的制约?司法如何避免被政治裹挟?
您对此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