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由14亿人共同参与和创造的伟大社会变革,而不仅仅是少数公司推动的技术创新!文|于施洋
人工智能将会改变人类社会进程,这一点毋庸置疑。那么,在国内,怎样的人工智能发展路径才是颠覆性变革,才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引擎?“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当下,如何让人工智能的战略、规划、政策、工程和14亿人息息相关,十分重要。”10月30日,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主任于施洋在中国云谷建设发展大会上首次披露了自己对于人工智能“普惠时代”的设想。演讲抓住了几个核心点:一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是大势所趋,和每个人息息相关;二是如何将人工智能与每一个老百姓强关联,是改革者需要去仔细考虑的;三是国家、城市想要从人工智能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有充分前瞻的战略和路径规划。以下是于施洋主任《人工智能“普惠时代”的展望》演讲内容的整理和编辑:
回望历史的三个启示:
人工智能变革必须是全民参与
人工智能将引领未来的社会大变革,它会向何处去?我们该如何去做?精准预测未来并不容易,但我们可以通过回望历史,寻找启示。第一个逻辑是经济形态演变的历史和现实逻辑。农业经济时代,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化处于重要位置;工业经济时期,电网、水网、路网、交通网、金融网、通讯网等基建水平决定了国家的强盛水平。由此我们可以提出一个基本问题:我国从工业经济到数字经济的转型过程中,是哪些要素实现基础设施化才标志着转型完成?答案正是数字经济的三大基础要素:数据、算法、算力。只有这些要素实现了基础设施化,才意味着转型完成。第二个逻辑是大国竞争博弈的历史和现实逻辑。人类的历史不仅仅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的历史,更是一部战争史,是大国博弈史。1992年,克林顿政府提出了国家信息高速公路计划NII;1993年,又提出了“电子政府”。此后,美国进入了IT技术和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十年,并奠定了美国在全球信息技术领域的霸主地位。1992年这个时间点,是偶然吗?我们的研究成果认为不是。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从双极变为单极,美国再无对手。而在苏联解体之前,是冷战的半个世纪,这其间,美国通过军工带动了大量IT技术企业的发展。我们耳熟能详的微软、IBM等多家IT公司,无一例外是通过军工拉动起来的。1992年美国提出的NII正是美国IT技术演进“由军转民”寻求更大市场的结果。时至今日,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当下,这些公司依然受惠于美国军工的带动。最近,美国网络司令部司令和中央安全局(CSS)局长、日裔美国人保罗·中曾根退休了。退休后,他直接到OpenAI公司任职董事。这些信号也告诉我们,大国之间的军事和经济竞争,都是你死我活的,未来我们只有形成自己的体系方能胜出。第三个逻辑是重大社会变革的历史和现实逻辑。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关于算力、数据等方面的政策。我问单位一个后勤部门同事:你看了之后有什么体会?他说,读不懂,不知道这和自己这样的普通人有什么关系。这件事,深深刺激了我。后来,我在回顾过去我国许多重大政策时,发现了一个共性,即:越是成功和重大的社会改革,它的改革目标就会越清晰,受益群体就会越广泛,打出的口号越简单直白、深入民心。比如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短短6个字,将革命的对象、革命的方式、革命的成果,全都讲清楚,老百姓就跟着党走。好的政策应是贴近群众的、是以14亿人民为中心的、具备群众参与型的政策。基于此,我认为当下很重要的一个方向是,将人工智能的政策和14亿人紧紧相关。这是一场由14亿人共同参与和创造的伟大社会变革,而不仅仅是少数公司推动的技术创新。
从历史的发展底层逻辑借鉴出发,我认为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有三件事很重要。一是从工业经济到数字经济转型过程中,找到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化的关键点,这标志着新的经济形态的形成;二是人工智能是中美竞争的主战场,在竞争过程当中,找到我们该走的道路;三是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让人民群众有参与感和获得感,是这项社会变革能够成功的核心。人工智能时代,城市想要脱颖而出,主要考验的就是城市的人工智能普惠性水平。这些城市应该具备以下特征:率先完成在算力、算法、数据方面的基础设施化;有担当,在自主创新之路上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全程有市民的共同参与,例如互联网时代的杭州,几乎全城百姓都参与其中。从国家布局来看,数据20条及相关政策解决了未来数据基础设施化问题;东数西算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解决了未来算力的基础设施化问题。过去一年,国家数据主管部门加速推动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建立数据登记体系,交易所体系等,推动实现数据的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很多城市在这方面先行先试,取得了一批成果。另外,数字经济时代,拥有优秀算力基础设施的城市将脱颖而出。这些算力并不需要本地去生产,可以像电网一样,进行大规模远程调度。目前的云计算是由少数企业提供的算力商品,是供给侧计价,而未来的基础设施化的算力是服务化的算力,是普惠的、低价的,是需求侧计价。如今,已有多个城市建立或规划建立算力网运营公司,目标是实现算力的入户、入企、入园、入校,建立两低一高的算力,即极低成本、极高通量和极低门槛。
如果数据、算力都将成为像电网一样的“新市政”,那大模型是否也会成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这半年来,我做了大量的调研,和大模型企业反复进行研讨和论证,得出初步结论,未来的大模型也会市政化。我和深圳龙岗区余锡权书记相互启发,经过多次讨论形成一个构想。今天,借这次会议的机会第一次公开提出这个大胆的构想:1个ID+4个T。物理世界,每一个公民都有生存权、发展权、健康权、教育权、交流权等基本权利。如果在数字世界,普通人不能够享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各种益处,就会被隔离在数字世界之外,社会不平等将加剧。由此,我们设想了“1ID+4T”基础设施,这是我们在数字世界中,来自物理世界公民基本权利的动态映射。1ID,指的是公民数字账户,它是公民在数字世界的身份证和资产账户。第一个T是n个T的免费存储,相当于人在数字世界的生存权,是人在数字世界的立锥之地。具体的n有多大取决于城市的发展水平,最开始可以是1个T,未来逐渐增长。第二个T是n个T的免费流量。只有有了流量,人才能跟现实世界一样发言、交流、获取信息。第三个T是n个T的免费公共数字资源,包括免费的教育资源,免费的医疗服务等。第四个T是n个亿的免费Token(英伟达将其称为“词元”),要让14亿人都不掉队,都参与到人工智能创新当中,就需要让每一个人都有一定量的免费token,都能够去接入到人工智能的服务当中。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每个老百姓都有这4个T,数字经济就成为每个人自己的事,发展和创新的动力将绵绵不绝。从经济发展角度,未来几万亿、几十万亿的国家新基建投资应该投什么东西?就像工业时代投资电网、公路、铁路、机场、医院、学校那样,我们将这些基础设施映射到数字世界中再投一遍。这4个T最终将成为数字世界中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而由这4个T产生的数据都将最终被还原到个人的数字账户中并最终形成公民的数据资产。只有将城市里每一个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参与到创新当中,这个城市才能真正地焕发出人工智能创新的活力。人民终将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城市里每一个市民积极深度参与的人工智能才能是一场真正深刻的变革。展望未来,以人民为中心的人工智能会发展成什么样子?我想起码有一点可以肯定,未来人工智能时代会有三个人,即生物人(个人)、数字人和机器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围绕数字人、机器人两大产业,一虚一实地为百姓个人(生物人)提供服务,未来数字人和机器人普惠应用将重塑城市发展的基本形态和竞争力。以上就是我关于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一些憧憬,请各位的领导和专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如果你的项目足够优秀,希望得到36氪浙江的报道,参加36氪浙江的“未来独角兽活动”,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至36氪浙江项目征集邮箱:zhejiang@36kr.com,我们会及时回复。
36氪浙江——让浙江创业者先看到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