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文化的发现与命名
齐家文化因 1924 年首先在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发现而得名,存续于距今约 4300~3500 年的大跨度时间范围。1924年,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在广河齐家坪发现了与仰韶文化截然不同的单色陶器、双大耳罐,并推断齐家文化早于甘肃仰韶文化,在他的《甘肃考古记》中将“齐家期”列为西北地区上古时代“六期文化”之首。1945 年,考古学家夏鼐在广河县阳洼湾主持发掘了两座齐家文化墓葬,在填土中清理出马家窑文化类型的彩陶片。根据地层学原理,夏鼐认定齐家文化晚于马家窑文化,纠正了安氏的错误推断。
齐家文化分布范围东起泾、渭河流域,西至湟水流域,南达白龙江流域,北入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介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蒙古高原相互连接交会的特殊地域。从 20世纪 50 年代至今,中国考古学家在甘、宁、青地区做了大量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其中规模较大、收获颇丰的遗址有:甘肃广河齐家坪,武威皇娘娘台、海藏寺,天水师赵村、西山坪,天水七里墩,武山傅家门,灵台桥村,永靖大何庄、秦魏家,临潭磨沟,青海乐都柳湾、大通上孙家寨、贵南尕马台、西宁沈那、民和喇家、大通长宁,宁夏固原海家湾、店河,隆德页河子等,资料越来越丰富,为揭示齐家文化的内涵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齐家文化现状-聚落社会
齐家文化的聚落居址,通常建在便于生活和防御的河、沟两岸台地上。聚落有等级差异,根据考古调查和勘探,面积大的甚至超过百万平方米。有的大规模聚落发现有壕沟,广场和祭坛等公共设施。房屋分布较密集,窖穴分布在住室周围。根据居址的分布规律,建筑格局及文化层堆积厚度,反映出聚落一般都生活过相当长的时期。考古发现既有大规模的公共墓地,也有零星分布在居址周围的零星墓葬,公共墓地往往以血缘为纽带,能从墓葬中反映父权制已经确立,贫富分化严重。聚落中发现的祭祀与占卜遗迹,揭示了齐家文化先民原始信仰方面的信息。
1、居址
齐家文化的房屋大多是方形和长方形半地穴式建筑,房屋中央和四周有支撑屋顶和矮墙的木柱,有的房屋还带有回廊,屋内有白灰铺成的居住面,具有防潮的作用。房屋中间有一圆形灶,门道大多向南。白灰面房屋是齐家文化建筑技术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因居住环境的差异,房屋建筑方式也有差异,齐家文化还有窑洞式建筑。
2、墓葬
齐家文化先民有自己的氏族公共墓地。一般位于聚落的附近,既有成片的墓地,也有分布零散与居址交错的墓地。墓地规模大小不一。墓葬的形制结构以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为主,部分为圆形土坑墓与“凸”字形墓。墓葬的方向绝大多数是朝向西北方,有单人葬和合葬,合葬墓有成人合葬、成人与儿童合葬、成人与婴儿合葬三种。从成年男女合葬可以看出男女之间不平等的地位和财产分配不均的现象;各遗址中发现的殉葬现象是当时社会阶级对立的写照。这些墓葬资料展现着氏族制度在瓦解、阶级产生、文明将要诞生的发展进程。
3、祭祀与占卜
原始信仰是上古时期精神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齐家文化各遗址中均出土了卜骨,这些卜骨只灼不凿,虽很原始,但能说明当时占卜风俗已经出现;还发现了与祭祀活动有关的“石圆圈”遗迹。在当时的条件下,先民们对客观世界缺乏充分的认识,往往把一些没有因果关系的事象与鬼神的喜怒哀乐联系起来,以祭祀和占卜的形式寻求答案、祈求帮助。这些活动一般由巫师来完成,在社会发生阶级分化的齐家文化时期,祭祀与占卜活动已经制度化和规范化,巫师很可能已经与社会权力结合,成为一个特权阶层。
齐家文化现状-手工业
冶铜、制玉是齐家文化最具影响力的重要手工业生产活动。手工业生产还包括陶器、石器、骨器及纺织等。齐家文化彩陶虽已衰落,但新器型大量出现,雕塑、刻划、戳刺、压印、镂空技法广泛应用,制陶业依旧兴盛,齐家先民对制陶烧窑温度的掌握和提高,为青铜冶炼提供了技术条件。冶铜业的发展是齐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出土铜器有自然环境中提取的红铜,以及与锡、铅、砷为合金的青铜。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体,骨制生产工具为辅,出土数量仅次于石器工具,同时玉器的比重大幅增加,有些精美的玉器已经失去实用功能,具有礼器的特征。纺织、编织也达到了一定水平.
1、铜器
最早的铜器出现于 6000 年前的古巴比伦两河流域,中国甘肃马家窑文化时期也偶然地发现过两件青铜小刀。青铜冶炼技术真正出现是齐家文化阶段,对中华民族早期青铜文明的形成有着特殊贡献。齐家文化出土铜器的遗址至少有 15处,总数已超过 130 件,有红铜器也有青铜器。与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礼器不同,齐家文化的青铜器,以工具为主,装饰品次之;形制总体比较简单,造型复杂的铜镜、空首斧比较少见,表明铜器铸造技术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制作工艺有锻造和铸造两种;铜器种类包括斧、刀、匕、锥、凿、镜、指环、铜泡、手镯、铜牌架、铜片、铜渣等。
2、陶器
陶器制作是齐家文化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陶器均为手制,辅以慢轮修整加工,轮制的使用及先进的烧窑技术,使得齐家陶器种类齐全、造型优美、胎薄面光、较为精致;主要有细泥陶和夹砂陶;器形有碗、豆、鬲、斝、甑、甗、尊、鼎、壶、钵、盆、瓮、瓶、盉、双大耳罐、高领双耳罐、侈口罐、纺轮等,其中双大耳罐、侈口高颈深腹双耳罐和高领双耳罐是齐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陶器除素面以外,还有蓝纹、绳纹、锥刺纹、划纹、附加堆纹等。制陶工艺水平的提高促使了陶塑艺术品的出现,人像和鸟、羊、狗等动物形象为题材的捏塑陶器,是齐家文化陶器的另一特色。
3、玉石器的制作
玉石器的制作是齐家文化传统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石器是生产工具的主体,多选用硬度较高的石料制作,大多通体磨光,用途广泛;此外亦有目的选择玉料来制作玉锛、玉斧、玉铲、玉刀等工具,更出现了礼仪或装饰性的玉璧、玉璜、玉琮、玉璋等,玉璧、玉璜的数量多于玉琮。目前发现的齐家文化玉器的遗存,大体上分布于甘肃境内的黄河沿岸及其支流渭河、洮河、大夏河、湟水流域。据统计,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玉器 3500 余件,常见玉料有地方性玉料、蛇纹岩料、和田玉等。
4、骨角牙器
骨制品是齐家先民重要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齐家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骨制品,包括骨铲、骨刀、骨匕、骨镞、骨管、骨纺轮、骨锥、骨针、骨珠等;也有少量的动物牙、角制成的物品。由于骨制材料来源于日常生活,取材方便、加工便利,使用顺手,所以它在当时社会生产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骨制生产工具是石器生产工具的辅助品,出土数量仅次于石器工具;另有一部分则作为装饰品。
5、纺织业
齐家文化遗址出土了包括骨针和陶纺轮、石纺轮在内的纺织缝纫工具,表明当时纺织业是一项比较普及的手工业。在大何庄和秦魏家遗址发掘的人骨架及随葬陶器上均有清晰的布纹痕迹,有粗、细两种。布似麻织,经纬线清晰,较细的布迹其交织密度几乎和现在的细麻布相差不多,推测当时人们的衣着是用这种麻布制成的,纺织技艺已经具有较高的水平。
齐家文化现状-生业经济
齐家文化分布区域大多处于中国西部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的过渡地带,这里也是季风气候边缘带和农牧交错带,地貌复杂,资源丰富,环境多样,为齐家先民的繁衍生息提供了特定的物质基础。它曾现生态农业和牧业的原始雏形,有过适应气候变化的经济转型。
齐家文化的生业经济形态是:农业与采集、畜牧与狩猎。当时是以粟、黍为主,小麦等其他农作物为辅的旱作农业模式。粟、黍对于自然条件和耕作技术的要求并不高,且具有较高的抗灾能力,其中粟是当时主要的粮食作物,在房屋、窖穴和墓葬中均有发现。各遗址普遍发现用于储藏粮食和饲料的窖穴,可见当时农业的发达。以粟和黍为主的旱作农业是甘青地区文明进程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作为农业经济的辅助手段,家畜饲养业在齐家文化的经济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除了驯养传统家畜猪、牛、狗以外,已开始养马、养羊。公元前 2000 年前后,全球气候开始降温、变干,甘青地区出现干旱化趋势。由于生存环境恶化,使得齐家文化从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态向农牧并重的经济形态过渡,畜牧成分显著增加。齐家文化时期狩猎活动在当时社会仍占有一席之地。不仅有大量野生动物骨骼出土,亦有大量狩猎工具,如石弹丸、骨镞、砍砸器等出现。
齐家文化重要遗址
(一)沈那遗址
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小桥大街毛胜寺西,地处湟水及其支流北川河交汇处的二级阶地上,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阶地到处可见陶片、杂骨及零星的石器,崖坎处及东部小瓦窑沟断崖暴露有灰层、灰坑及多处白灰面房屋遗迹,文化堆积厚达200厘米以上,文化层堆积较厚,文化内涵相当丰富。1948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人类学家裴文中最早发现,并出土过多件文物精品。1992年和1993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西宁市文物管理所曾对该遗址进行试掘,共揭露面积2000平方米,发掘清理区主要在台地西南边缘。清理房屋5座,有3座房屋是白灰铺地、粉墙的白灰面房屋,都近似方形,半地穴式,门向西开,室内中间有一圆形灶,地穴四角各有弧度。墙面白灰厚薄均匀而细腻,地面白灰厚约4-5厘米,表面光滑而坚硬。两座无白灰设施,一座为圆形,门向南开,半地穴式;一座为方形,房屋四周及室内有不规则排列的柱洞,室内地面为深褐色土铺垫,灶在室外呈簸箕形。其余因扰乱较甚,具体结构不清。灰坑10个,大多为圆形平底,坑壁略向内弧、口小于底。墓葬8座,皆为长方形土坑墓,单人葬,随葬品极少。出土各类文物约万余件(包括陶片)。陶器器形繁杂多样,计有罐、瓮、盆、尊、鬲、拼盘器(将大口平底罐切成四瓣烧制)等。出土石器有石斧、石刀、石凿、石壁、石镞、盘状器,其中以盘状器最多。另外还出土有少量骨锥、骨针、骨镞,尤其是出土的一件大型青铜矛,被称为“中国矛王”,是兴起于阿尔泰山的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的典型器物,说明早在公元前2000年开始,湟水流域已是东西文化传播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对于研究西宁及其周边地区齐家文化的社会组织形态和史前时期东西文化交流等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2006年5月该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尕马台遗址
位于青海省海南州贵南县拉乙亥乡昂索村南500米处,地处黄河南岸的二级台地上,台地地势平坦,东西绵延数千米,南北有千米。1977年4月-9月,青海省文化局、水电部第四工程局、海西州文卫局、共和县革委会、青海省考古队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联合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开探方65个,揭露面积1626平方米。发掘出马家窑文化聚落遗址1处,遗址中发现居住面1处,烧灶面14处,瓮棺葬18座。在聚落遗址之上叠压有齐家文化墓地,共计44座,墓葬排列不规整,无明显规律可循,但分布较均匀,一般相距3~5米,且墓葬之间无相互打破关系或叠压关系,表明各座墓葬的埋葬时间相近,应属于同一时期同一氏族墓地。其中包括竖穴土坑墓43座,墓葬以单人葬为主,共计27座,其中女性7人,男性10人,性别不明者10人;合葬墓9座,仅16号墓属三人葬,其余均为二人合葬墓;另有7座墓属迁葬墓。43座墓葬中均未发现使用葬具的痕迹。墓向较一致,都在北偏东或南偏西45°~75°之间,男女两性头向有别,一般男东女西。葬式十分特殊,除二次葬、迁葬、二次扰乱葬中的全身扰乱葬,因扰乱严重原葬式不知或难辨外,其余能分辨出原葬式的墓,皆为俯身葬,这在齐家文化中为首次发现,在我国的史前文化中极为罕见。此外,在尕马台墓地中还发现一座瓮棺葬,瓮棺直立于木坑中,葬具采用两件实用陶器相扣而成,棺内葬有一具约周岁的小孩骨架。44座齐家文化墓葬中共计出土随葬品13384件。9座墓无随葬品,其余35座墓中都有种类各异、数量不等的随葬品,表明贫富分化明显。随葬品按中生产工具共13件,包括石质工具6件和骨质工具7件,不见农业工具,反映出狩猎和畜牧经济占有较大比重;生活用具25件,均为陶器,装饰品及其他共13346件,石质饰品计190件,骨质饰品计12920件,铜制饰品共42件,其他器类海贝193件,蚌壳1件。在随葬品中,最令人瞩目的是一件七角星纹铜镜,发现于M25墓主人骨架胸前。直径9厘米、厚约0.25厘米。正面为七角星纹,各角之间间饰斜直线纹,制作精美,在我国迄今所发现的早期铜器中甚为罕见。
(三)秦魏家遗址
位于今甘肃省临夏县莲花镇北面的黄河南岸台地上,与大何庄遗址隔一条苦水沟相望。1959年10月6日至12月4日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甘肃分队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有齐家文化的窖穴和墓葬。窖穴共发现60个,以口小底大如袋状者居多,一般都比较深,椭圆形窖穴发现不多,周壁多近垂直,在这些窖穴中除出土一般的出土遗物外,还夹杂有白灰面残块,这说明了窖穴的附近,可能有居住的遗存。墓葬共发现103座,位于遗址的西南部,前后共六排,集中而且整齐,说明这是一处保存很完整的氏族公共墓地,墓葬为长方形的竖穴,头都朝向西北,可分为单身葬和合葬两种,单身葬共88座,除了2座侧身直肢葬和1座曲肢葬外,其余都是仰身直肢葬。合葬墓15座,可分为大人合葬墓和大人和小孩合葬墓两种,大人合葬墓的仰身直肢葬的旁边都有一具屈肢葬,而且都位于前者的左边,骨骼也较小。大人小孩合葬墓中的小孩骨架有的放在大人的左侧,有的放在右侧,位置并不固定,这些墓葬中大部分都有随葬品,而且常有一定的组合,有少数仅1件陶器或多达7件的,除了陶器随葬外,有的墓中还放有骨匕、骨针等,其中骨匕的位置是放在人骨架的腰部或碗内,也有的墓内放有绿松石珠,小铜环等装饰品随葬,其中小铜环1件是放在人骨架的手指旁,可能是作为指环用的,墓葬中也随葬有猪下颌骨,甚至有的达到68块之多。陶器与大何庄遗址基本相同,也是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粗红陶为主,纹饰、器形并无多大的区别,但这里的陶鬲较多,另外还出现了斝。生产工具以石制最多,骨制次之,陶制的很少,器形为斧、凿、刀、铲、针、镞、纺轮等常见之物。但这里也发现有几件带肩石斧,此外在窖穴和墓葬中还发现了几件铜器,其中保存较为完整的仅铜锥1件,其余皆残破。另外还发现几块卜骨和相当数量的家畜遗骨。现该遗址已被刘家峡水库淹没,成为水下遗址。
(四)桥村遗址
位于甘肃省灵台县西屯镇北庄村桥村社,地处黑河与达溪河形成的分水岭中部向北延伸的次级台地边缘,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是一处齐家文化和周文化聚落遗址,文化层厚1~7米,遗迹主要有齐家文化和西周的袋状灰坑、不规则灰层、白灰面半地穴住室、夯土基址、祭祀坑、墓葬等。遗物有石、骨、陶、玉制的器物,以及卜骨、绿松石琮和项饰。1975年,村民在遗址区内发现各类玉器47件,1978年,甘肃省博物馆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小范围试掘,试掘面积共95平方米,共清理袋状灰坑7座,出土了大量陶器、骨器、石器及卜骨等重要遗物。2018—2019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对遗址进行了系统调查,初步确定遗址核心区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2018~2021年,合作双方对遗址核心区塬顶台地进行了大范围发掘,发掘范围分为两区,I区位于北侧,发掘面积975平方米,Ⅱ区位于南侧,发掘面积500平方米,发现遗迹主要有方坑、灰坑、房址、墓葬和沟等。出土陶器有双大耳罐、双耳罐、高领罐、花边口沿罐、盘、缸、斝、鬲、甑、器盖、筒瓦和板瓦等。石器有石壁、石刀、石铲、石纺轮等,玉器有玉刀,玉璜、玉锛等。骨器主要有骨锥、镞、针、铲、笄和卜骨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出土了大量陶瓦等与建筑有关的遗物,初步统计,共出土陶瓦标本及碎片2800余件,多数标本来自沟的剖面堆积内,方坑、灰坑及地层堆积中也有一定数量的分布。桥村遗址的发现为研究齐家文化在甘肃地区文化特征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特别是遗址中发现的大量陶瓦为研究齐家文化晚期的建筑类型提供了宝贵的材料。2013年3月,桥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大何庄遗址
位于今甘肃省临夏县莲花镇北面的黄河南岸台地上,分布面积约53000平方米,该遗址1956年由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首次普查中发现,周围断崖上暴露有厚约3-4米的灰层,内含大量的陶片,还暴露有白灰面残块、红烧土等建筑遗存,在遗址西边的断崖上还露出有人骨架,并能采集到的完整的陶罐,文化内涵十分丰富。1959年5月6日至7月4日和8月20日至11月25日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甘肃分队分别对该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共发掘了7条探沟,54个探方,揭露面积约1589平方米,除了少数探方被9座汉代墓葬打破外,都属于齐家文化的遗存,发现方形的浅竖穴房子1座、硬面6处,石圆圈4处,窖穴12个、墓葬81座,除了个别墓边不清楚外,都是长方形的竖穴,排列都很整齐,大部分为固定的方向,其中以小孩墓居多,分为单身葬和合葬两种,其中单身葬78座,屈肢葬13座。合葬墓仅3座。在这些墓葬中,有随葬品的48座,一般都是2件陶罐,少者仅1件,多者则达5件,其中少数墓除了陶罐随葬外,有的还加上1件碗或豆,但也有部分墓中除了陶器外,还随葬有石纺轮、石刀、骨针、牙凿等生产工具,或者绿松石,骨饰和牙饰等装饰品。有1座墓的随葬陶罐中,还保存有少许的粟粒皮壳,另9座墓的填土中,放置有数量不等的猪下颌骨,其中少者3块,多者则达36块,有的墓中骨架的头部或手臂上,还遗留有红色的染料或者保存有红色布纹的痕迹。也有在手臂的旁边放有十余块白色的小石块,在上述墓葬中,有8座墓中随葬有陶罐,1件或2件是放在人骨架足部上面的填土中,这些陶罐的上面几乎都有红色布纹的痕迹。出土陶罐、石纺轮、石刀、骨针、牙凿等生产工具和绿松石,骨饰和牙饰等装饰品数百件。现已被刘家峡水库淹没,成为水下遗址。
(六)皇娘娘台遗址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金羊镇宋家园村,是河西走廊一处重要的齐家文化遗址,面积约12.7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62-2.3米。1957年9月~1975年4月,甘肃考古队曾进行4次系统发掘,发掘面积7000多平方米,发现房址9座、窖穴65个和墓葬88座,出土各类器物数百件。其发掘报告两次在《考古学报》上进行了发表,是齐家文化最重要的代表性遗址。房多为半地穴式,呈方形,有白灰面;窖穴有圆形、椭圆形和长方型,在一大型窖穴边缘,有柱穴15个,均匀沿坑排列,穴内有朽木痕迹,间有砾石片、细石片和陶片混入。据专家推测;这些遗迹表明此处原为棚房,用于储藏东西。窖穴内满填灰土;墓葬与窖穴和住房交织在一起,有些则直接利用废弃后的窖穴埋葬。葬式有侧卧屈肢,仰卧屈肢、仰卧伸肢,也有单人、双人及多人葬。随葬品按身份地位增减,如有一墓内合葬一男二女,男性仰卧居中,左右各卧一女,均呈侧卧屈肢,面向正中,表现出女子对男子的服侍奉待之意,玉石璧多达八十一件,这种贫富分化和男尊女卑现象正好与夏代社会状况相当,反映出当时社会贵贱等级分明,男性占有统治地位。1963年该遗址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七)齐家坪遗址
齐家坪遗址位于甘肃省广河县齐家镇(原排子坪乡)园子坪村齐家坪社,地处洮河西岸第二台地上。遗址东临洮河,西傍山岭,是一处缓坡台地,台地与洮河面高差约100米。整个台地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500米,分布面积500000平方米,遗址所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南北各有一深沟,将遗址与其它台地相分开。台地中间有一条呈东北—西南向的深沟将台地的绝大部分切割为两半。齐家坪自然村落主要分布在深沟以北,台地范围内除村落外,其余为大片的农田。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对齐家坪遗址的历次考古考古调查中,在齐家坪许多断崖和沟坎上发现了暴露有大量远古人类遗留下来的灰坑、窖穴、白灰居住面和灰层等文化层,这些文化层厚约0.5~2米不等,文化层中还夹杂有许多破碎的陶片,其中以泥质红陶、夹砂粗陶片最为常见,彩陶片很少见到,可辨陶器器物大部为侈口垂腹罐、双耳罐、双耳高颈瓶,并有少量的素陶盆、折唇尊和壶形器等。陶片绝大多数都为素面,少部分有纹饰,一般为竖绳纹和篮纹。同时在台地上散布有原始先民曾经使用过的石器和骨器残件等遗弃物,石器表面绝大多数都经过磨制,器类有斧、刀、锛、凿、壁、环等,制作较为精细,骨器常见有锥、针、刀等。从历次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情况分析,该遗址是一处典型的齐家文化大型聚落和墓葬的遗址,文化内涵丰富。1963年2月齐家坪遗址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甘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大何庄遗址
大河庄遗址位于甘肃省永靖县莲花乡西南部,与永靖县秦魏家遗址隔河相望。1968 年,因刘家峡电站蓄水,被刘家峡水库所淹没。1959 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过两次清理。发掘墓葬 82 座,有白灰居住面房址 7 座,“石圆圈”遗迹 5 处,出土石、骨、陶、铜等器物数百件,并发现粟粒和织物痕迹。
(九)秦魏家遗址
位于甘肃省永靖县莲花乡的西南部,与大何庄遗址隔河相望。1968 年被刘家峡水库所淹没。是保存较好较完整的一处齐家文化公共墓地。1959~1960 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过两次发掘,共清理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藏 138 座。墓地分为南、北两区,发现有男女合葬墓---男性仰身直肢居右,女性侧身屈肢居左并面向男性。同时随葬猪、羊等动物下颚骨数目不等,少者仅 1 块,多者达 68 块。猪、羊等动物作为家畜已经是当时衡量财富的标志,还出土有石器、陶器、骨器和猪下颚骨等随葬品,以及铜环、铜锥、小铜斧等铜器,铜器有红铜和铅青铜。青铜器使用锻造和铸造两种方法制造。这个发现至关重要,表明齐家文化延续时间较长,晚期已进入青铜时代。陪葬品的数量差别,表明当时社会已经出现贫富分化。
(十)天水师赵村和西山坪遗址
西山坪遗址位于天水市秦城区太京乡甸子村普岔河西岸阶地上,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 年至 1987 年,考古工作者先后进行过两次发掘;师赵村遗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西约 7 公里处的藉河北岸,总面积约 20 万平方米。1981 年至 1989 年,进行了多次发掘。师赵村、西山坪遗址所揭示文化最早为距今8220年的大地湾一期文化,最晚为距今3600年的齐家文化,出土了大量陶器、玉石器、骨器、植物等重要文物标本。发现齐家文化房址、陶窑及圆形祭祀坑等遗迹。完整地揭示了渭河上游地区史前历史文化从早到晚基本完整的发展序列,是西北地区迄今为止最完整的文化遗存。为研究黄河文明的历史渊源和传承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