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2025年元旦献词
政务
2024-12-31 15:10
山东
历史的洪流,在时序更替中奔腾不息;发展的航船,在奋楫争先里逐浪向前。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们谨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向全校师生员工致以新年的祝福!向广大离退休老同志致以亲切的慰问!向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和“十四五”发展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全校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加强内涵建设,强化特色发展,在团结奋斗中不断前行,在攻坚克难中不断发展,在抢抓机遇中不断超越,高水平大学建设在聚力突破中阔步奋进。回望2024,我们坚持凝心铸魂,举旗定向,思想根基筑得更牢。我们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扛牢管党治党责任,完善全面从严治党体制机制,持续强化正风肃纪反腐,稳步开展派驻纪检监察组改革试点,管党治党责任链条不断拧紧压实。不断健全“14235”党建工作体系,实施党建赋能高质量发展五大行动,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新增全国、全省“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2个,1个党支部被评为全国教育后勤系统最美团队,1人被评为全省“担当作为好干部”,学校荣获全省教育系统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回望2024,我们增强必胜信心,众志成城,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我们深入实施优势学科强化战略,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施聚焦再聚焦工程,行业办学特色不断彰显。全力以赴、顶格推进博士学位点申报,新增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学校博士点总量由4个增至8个,获批数量位居省属高校第2位,实现翻番。获批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机械专业学位博士点,实现了学校理学门类和专业学位博士点零的突破,学位点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强化学科内涵建设,进入全球排名前1%学科总量增至5个。回望2024,我们大力精准引育,锲而不舍,人才攻坚行动显成效。我们聚力实施人才优先精准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人才工作突破年”要求,破除思想束缚,克服路径依赖,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协同机制,以学科建设目标为牵引,精准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引才育才行动,全年引育国家级人才8人,创历史新高,入选省级工程人才10人,4人入选省级人才托举工程,7人入选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育项目,新进青年博士105人,人才引育实现了量质齐升,高水平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回望2024,我们强化学生中心,潜心育人,人才培养再谱新篇章。我们深入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范式改革,首获国家级实验教学研究项目,获省一流本科课程22门,获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等26项。落实执教能力提升攻坚行动计划,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二、三等奖各1项,连续3年获得一等奖,并获评优秀组织奖,获全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奖励9项,一等奖数量居全省首位,获全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奖励9项,一等奖数量居全省第二,新增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5人。深化产教融合,成为全省首批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单位,获批省级未来技术学院、专业特色学院3个。推进国际化办学,与国外高校签署合作协议28份,新增合作关系海外高校11所。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首获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1项,再次入选全省重点马院,校团委获评“山东省五四红旗团委”。回望2024,我们坚持“四个面向”,勇攀高峰,科研创新水平稳步提高。我们紧盯重大战略及产业发展需求,加强有组织科研,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项,立项数量创新高,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7项,立项数量位居省属高校第1位、全国第47位。加强标志性成果培育,获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实现了人文社科国家奖的突破。加强科研平台建设,牵头获批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参与获批8个,新增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未来产业创新平台6个。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出版4000余万字的《齐书》,构筑齐文化经典文献体系,打造齐文化研究高地。加强智库建设,2项成果获国家领导人、省委主要领导肯定批示。回望2024,我们深化社会服务,融合发展,服务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我们落实黄河重大战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积极与沿黄六地市展开合作。助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建设,新增乡村产业振兴实践基地15个。推动校城融合发展迭代升级,实施服务淄博行动计划,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81份,共建研发平台20个,成立“科技副总团”15个,新增“科技副总”等139人次,解决技术难题210余个。拓展校地合作“朋友圈”,与滨州、潍坊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份,着力构建“一核三城N地”融合发展格局。凝聚校友和社会各界力量,召开了二届三次理事会,举办了庆祝建校68周年系列活动,校友会总量突破100个。回望2024,我们坚持深化改革,师生至上,综合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我们实施深化改革攻坚行动,扎实推进二级单位与干部考核等系列改革,完善相关文件16件,学院办学主体地位不断增强,3个案例入选全省典型案例。坚持以创新能力、质量、效果、贡献为导向,深化职称评聘改革,广大教师的活力动能进一步激发。加强财源建设,积极争取各类资源近3.4亿元,财务保障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坚持师生至上,改善排球场、学生餐厅、生活服务楼等设施条件,开工建设25、26号学生公寓,93项审批事项实现网上“一站式”办理,平安和谐校园建设扎实推进,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扎实推进依法治校,获评首批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深化绿色校园建设,荣获国家级“绿色低碳公共机构”“山东省节水型单位”等称号。山水万程,心之所信不改;奋斗不息,行之所往必至。在这个战鼓催征的新时代,向历史最好的致敬,就是书写新的奋斗历史。让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胸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追求、“舍我其谁挑重担”的勇毅担当、“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积蓄力量向未来,乘势而上再出发,不断开创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新局面!祝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新年愉快、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