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兴乡青典型
生态养殖开新局,蹚出乡村振兴路——普建林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以人兴产,关键在青年,青年返乡创业,才能产业兴村。近年来,楚雄州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返乡创业新青年,他们有技术、有理想、有情怀,敢打敢拼、敢拼善成,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下面,请跟着小编一起学习创业兴乡青典型第十八期:生态养殖开新局,蹚出乡村振兴路。
简介
普建林,男,1993年12月生,汉族,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为牟定县日盛养殖基地负责人、牟定县江坡镇江坡村委会副主任。从工商管理跨行养殖业,从农业小白到养殖专家……大学毕业后,普建林回到家乡,怀揣着闯出一番事业的梦想,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创办了牟定县日盛养殖基地,发展生态畜禽养殖,成为了当地远近闻名的养殖致富能手并带动附近村民共同致富,先后获评“牟定县向上向善好青年”“牟定县青年创业标兵”等荣誉,并被推选加入楚雄州青年创业协会。
立足乡村,创造商机,踏上返乡致富之路
2017年大学毕业后,普建林顺利入职中国人寿楚雄分公司财务部,凭借自己出众的工作能力还获得过优秀理财规划师等荣誉,但他的心中始终藏着一个创业梦。在外学习生活多年,普建林发现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与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敏锐地察觉到,回到山里养殖原生态无污染的家禽家畜、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肉蛋产品是一条创业致富的好途径。于是,他辞去了工作,在家乡村子后的山里建了养殖基地,开始了他的养殖生涯。
锲而不舍,迎难而上,在乡村舞台大显身手
创业二字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确实很困难,尤其对于一个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更是困难重重,缺资金、缺技术成了普建林创业的两大困扰,幸而父母的鼎力支持和创业担保贷款让他有了建盖圈舍、购买种苗的资金,从事这一行业的朋友更给了他技术上的精心指导和帮助。几经曲折,2018年底,普建林的养殖基地终于在山中扎根,1000多只小鸡在鸡舍中茁壮成长,他也看到了创业的希望,但天有不测风云,2019年6月的一场暴雨冲垮了鸡舍,一夜之间,正待出栏的生态土鸡和开始产蛋的蛋鸡几乎全军覆没,半年多的付出“颗粒无收”。这让普建林几近绝望,但他不服输,坚持重拾信心、从头再来。在家人朋友的鼓励支持下,普建林重新搭建圈舍、购买鸡苗,并向网络、向书本学习科学的养殖方法,潜心钻研养殖技能,在养殖实践中边干边学,逐步摸索出了一套非常实用的养殖方法,并积极扩大养殖规模,引进了生态黑猪进行养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努力,普建林的养殖场也在慢慢步入正轨,深山的原生态、养殖的专业化也让他的农产品有了更好的品质,越来越多的饭店、超市等向他采购产品,基地的土鸡蛋、土鸡、黑猪已经销售到了深圳、上海等地。现在,他的养殖场占地15亩,存栏生态土鸡10000羽、生态黑猪150头,年出栏土鸡蛋100万枚、土鸡5000羽、黑猪60头,年产值达120余万元。由于育种技术成熟,养殖基地每年还为附近基地代为培育优质鸡苗30000余羽。
不忘家乡,服务群众,带领乡邻共同致富
返乡创业,不忘乡亲。通过几年来跌爬摸滚的创业生涯,辛勤努力的开拓进取,普建林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农业养殖大户,青年致富的领头雁。一方面他感谢党委政府的惠民政策和乡邻的支持帮助,另一方面他也没有忘记为乡亲们实实在在地做些事情,帮助周围群众共同致富。“一人富不算富,带动帮助更多的群众共同致富,才是我最高的理想和追求,也是我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凭着自己的养殖经验,他经常抽出时间指导村民群众发展家庭养殖增加收入,借着自己的客户资源,他长期帮助乡亲父老代卖农副产品,在基地的用工需求上,他长期关照本地家庭困难劳动力,提供了2个固定就业岗位和每年180个临时就业岗位,为贫困户增加日均100元的务工收入。疫情期间,普建林牵挂着家乡老人儿童生活,在自身生意受疫情冲击极大的情况下,他仍然第一时间站出来,带头向敬老院、江坡完小和当地生活困难农户捐赠土鸡蛋等生活物资;考虑到受疫情影响贫困户创收艰难,他又为当地特别贫困家庭无偿提供近2000余只鸡苗给贫困户养殖创收,并提供技术指导、回收销售服务。2021年村两委换届时,普建林抱着为家乡为群众做更多事服务更多人的情怀义无反顾地加入了江坡镇江坡村委会班子,任职村委会副主任,希望能通过更大更直接的平台,通过自己的经验带动更多人发展,为群众办实事,替群众解忧愁。
创业的逐梦路上,普建林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自信自强、不畏艰辛,扎根大山,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刚健有为。在他的帮助带动下,当地群众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他正以实际行动在家乡广袤的大地上用青春的汗水为乡村振兴谱写青春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