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用实干托起暖暖的民生福祉

民生   2024-12-25 17:00   江西  

天下之大,黎元为先。

一座幸福之城,
须有鲜明的民生底色。

29个“畅通微循环”攻坚专项行动
项目均已按计划顺利开工,
20个项目已经达到了通车条件;
对49处、约26.8公里
老化燃气管网进行改造,
惠及13000多户居民;
完成全市65条城市道路7129个井盖整治,
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目标;
结合老旧小区改造、
雨污分流、城市更新等
共实施24条道路人行道更新改造
……
每项民生实事背后所对应的数据,
浓缩成沉甸甸的“民生”二字。

今年,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聚焦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以“说一件、做一件,做一件、成一件”的态度,扎实推进2024年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项目。全市干部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书写了一份既有厚度又有温度的“民生答卷”。


一条条饱含温度的创新举措,积极回应着群众的“民生关切”;一项项民生实事的落地,化作生动图景体现在百姓心坎里、口碑中。





汇聚民意

小区改造展新颜

2024年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覆盖全市10个县区(开发区、管理局)涉及的19处老旧小区,共计改造189栋6312户,总建筑面积44.9万平方米,累计投资2.1亿元。截至11月底,19个改造项目已全面完工,完成任务率100%。
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切实举措。今年以来,我市聚焦民心工程重点任务,全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致力于让越来越多的“高龄”小区旧貌换新颜,通过实际行动让居民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
改造完成后的青山湖区南钢街道运输部小区
近日,记者走进青山湖区南钢街道运输部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工程建设现场,曾经坑洼的路面,现已平整干净;过去被诟病的下水道堵塞情况,也通过雨污分流的管网铺设得到了有效改善;斑驳陈旧的墙面粉刷一新,丝毫看不出小区已有20多年历史。
“我看着小区逐渐‘变老’,又看到它‘重返年轻’。”下午5点多,下班回家的钱平根不慌不忙地将车停放在自己的固定车位上,得益于老旧小区改造,他如今拥有了固定的停车位,再也不用每天急匆匆开车回家“抢车位”了。
记者了解到,运输部小区改造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涉及7栋楼栋,惠及90多户居民。主要改造内容涵盖了道路修缮、雨污分流改造、供水、强(弱)电下地以及建筑外立面粉刷、停车泊位新建、充电桩建设、文化休闲设施安装等多个方面。
改造后的青山湖区青山路街道纺东社区
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我市始终紧扣群众需要,按照“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改造原则,从群众关心关切出发,从群众急难愁盼着手,广泛征集居民改造意愿和需求,把居民反映最强烈、最期盼的项目列入改造计划,充分尊重居民意愿。
在统一规划改造内容的基础上,全市各地还注重深度挖掘区域内在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方面的特色资源,以丰富城市文化底蕴,留住特有的地域环境和城市记忆。例如,东湖区京剧团小区在改造过程中注重提升居住环境、弘扬京剧艺术文化,有机还原了市井氛围,赋能小区周边旅游、商业、饮食、服务、休闲、娱乐等,实现旧城更新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改造后的永外正街电力局宿舍
随着我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居民感受到了改造带来的实惠和便利。据悉,2024年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覆盖全市10个县区(开发区、管理局)涉及的19处老旧小区,共计改造189栋6312户,总建筑面积44.9万平方米,累计投资2.1亿元。截至11月底,19个改造项目已全面完工,完成任务率100%。

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让群众在细微处感受这座城市的美好、享受高品质生活。从“面子”到“里子”,从“硬件”到“软件”,一个个老旧小区的蝶变,给群众带来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增量提质

公平教育强保障

全市教育系统新建、扩建以及改造装修各类项目共20个(含中小学校项目13个、学前教育项目7个)。截至9月14日,13个中小学校项目已全部实现竣工并投入使用;11月20日,7个学前教育项目已全部竣工,其中5个项目已投入使用,2个项目将根据教育规划随时投入使用,完成任务率100%。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今年,我市坚持扩增资源、优化布局、提升质量、做强保障,继续深入实施“全市中小学校网点建设补短板三年攻坚行动”,在提升教育质量、改善教育结构上“补短板”,在优化资源配置、缩小发展差距中“强弱项”,全力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塔吊高耸、车辆穿梭,上百名施工人员分布在不同作业面,全力以赴抢抓工程进度……日前,在南昌未来科学城,南昌中学、行知中学建设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两所学校正在紧锣密鼓地有序推进中,预计明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市教育局基建科科长王剑峻表示。
东湖区2024年义务教育学校起始年级“阳光分班”现场会活动
民生项目有温度,人民幸福有质感,教育优先发展的脉搏在机械轰鸣中声声震耳。为补齐我市优质教育资源短板,满足百姓群众的优质教育需求,中小学校网点及学前教育建设项目被列入2024年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项目予以推进,全市教育系统新建、扩建以及改造装修各类项目共20个(含中小学校项目13个、学前教育项目7个)。截至9月14日,13个中小学校项目已全部实现竣工并投入使用;11月20日,7个学前教育项目已全部竣工,其中5个项目已投入使用,2个项目(新建区省庄花园小区配套幼儿园项目和南昌经开区旭辉江来中心小区配套幼儿园项目)将根据教育规划随时投入使用,完成任务率100%。
巩固和深化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不仅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义务教育入学数据进行深度分析、综合研判,南昌作出“将初中学校学区划片,招生管理、学籍管理等职能全部下放至县区”的决策,构建了数字化技术应用下义务教育招生“1+N”模式。
“孩子就读哪个班”“配备哪些老师”……每逢秋季开学前,这都是中小学起始年级学生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今年8月底,在多方共同见证下,南昌市首次通过电脑摇号实行“阳光分班”,均衡安排师资配置。家长们纷纷表示,分班过程公开透明,能有效维护教育公平,让大家感到非常安心。
如今,我市率先建立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阳光分班”长效制度和监督机制,杜绝任何形式的重点班、快慢班、实验班、教工班以及其他形式的特殊班级,确保生源分配均衡、师资配备均衡。自2024年秋季学期起,全市公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每年录取的所有起始年级新生(特殊教育学生除外)全部纳入“阳光分班”范围。
不仅如此,依托义务教育招生数据,南昌进一步理顺义务教育管理机制,建设全市义务教育学位地图及教育资源驾驶舱,以可视化的数据赋能学区划片及学校网点布局。未来三年,南昌计划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73所,新增(优化)学位13万余个。
“围绕学校基础和资源建设,我市一方面在入学和升学上抓均衡,另一方面在‘零择校’基础上全面实现义务教育阶段‘零择班’,致力于实现教育全过程公平。”市教育局局长黄琰说,下一步南昌还将持续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聚焦“痛”点

医疗服务更便捷

明确首批互认项目临床检验项目8类45项、放射影像检查3类(普通放射线检查、CT、MRI);推出12项重点便民举措;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特病扩大到40个病种,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特病扩大到42个病种。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今年以来,南昌进一步织密医疗这张民生保障网,深化医保改革、完善政策体系、优化经办服务,推动医疗服务覆盖面从小到大,保障水平从低到高,管理服务从有到优。
以效能为重,推动医疗服务便捷高效——
站稳人民立场,南昌不断找准百姓看病就医堵点。
南昌市第一医院九龙湖院区
今年,南昌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基础上,以降低患者负担为导向,全力推动“医检结果互认”,有效破解群众看病就医过程中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多头检查、重复检验的问题。同时,委托南昌市检验质控中心、影像质控中心,经过临床专家多方调研论证,优先选取稳定性好、高值高频的检查检验项目进行互认,明确首批互认项目临床检验项目8类45项、放射影像检查3类(普通放射线检查、CT、MRI)。
为进一步改善就医环境,南昌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推出12项重点便民举措,涵盖就医服务、托育服务、护理服务等方面,包括免费排查消化道患癌风险、免费排查宫颈癌风险、“家门口”享受大医院医生服务、强化托育服务破解带娃难题等,着力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
医疗服务的高效不仅如此。
南昌“村村通”终端使用率达100%,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小病不出村;通过“医保码”,参保群众可实现直接挂号、就诊、结算;在外地看病、住院时,选择开通异地直接结算服务的医疗机构,可享受即时报销的便利……依托数字化,南昌不断优化平台功能和性能,积极推动医疗保障等领域“智能办”,让群众就医更便捷。
以惠民为本,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之前在门诊治疗青光眼都是自费,现在治疗可以报销了,每年额度5000元。”日前,南昌经开区参保居民郑淑妹告诉记者,前不久,在经开区工作人员进社区宣传医保政策时,了解到青光眼病纳入了城乡居民门诊慢特病名单,便申请了门诊慢特病报销,减轻了就医负担。
围绕群众“看病贵”问题,今年,南昌进一步扩大门诊慢性病病种范围,减轻长期患病人员门诊用药负担,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特病扩大到40个病种,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特病扩大到42个病种。
东湖区威凯友希儿童教育学习园
在强化托育服务破解带娃难题方面,我市积极引导各类主体办托,筹建1所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和12所县级托育服务中心。推动全市托育服务价格降低10%~30%,维持不少于24个月(2024年10月~2026年9月)。同时,发放托育服务券,推动普惠托育服务有效发展。

投入有力度,民生才能有温度。今年,南昌进一步推行“一次挂号管三天”政策,患者到医院挂门诊号就诊时,如果因检验检查当天不能完成或者不能获取报告,三天内(含首诊当天)可携带报告结果继续复诊,无需再次挂号,享受免缴门诊诊查费(挂号费)政策。




拓岗提技

就业创业添活力

截至今年三季度,南昌已发放稳岗返还补贴1.32亿元;截至目前,全市开展“创在洪城”系列服务活动146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46%;今年前三季度,南昌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5.92万人,成功完成全年目标的95.54%。
退役军人吴临平参加退役军人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成为一名专业形体教练;应届毕业生张俊在青云谱区徐家坊街道洪城路就业之家帮助下,顺利应聘某家公司专职司机的职位;41岁的邓捩花,在安义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扶持下,成为一名家政服务员……
就业的火花,南昌每天都在发生。
江西省2025届高校毕业生综合类专场就业招聘会火热举行
今年以来,南昌积极构建“就业机会充分、就业环境公平、就业结构优化、人岗匹配高效、劳动关系和谐”的就业友好型社会,紧盯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开展“春风行动”“百场校招”“洪漂人才荟”等各类招聘活动。同时,定制化推出新“人才10条”业务兑现系统,实现人才政策“一网查询、一键申报、免批秒兑”。
为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百米”,南昌有序推进“5+2就业之家”建设,为劳动者和企业提供更加精准、高效、便捷的公共就业服务,帮助广大企业群众精准对接,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愿望。全市各地人社部门通过“一对一”精准推岗、专场招聘会、“送岗上门”等方式,为农民工、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提供了丰富的选岗空间。
至此,南昌人才总量和质量实现双提升,让“最大民生工程”稳定如磐。
为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南昌积极组织开展“创在洪城”系列活动,一对一指导,面对面交流,助力创业“小白”成功迈出第一步,让初创企业主有了更多的市场驾驭能力,不仅解决了创业者自身的发展问题,也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方面,南昌也未曾松懈。9月,南昌发布《南昌市2024—2025年度吸引10万名大学生和技能人才来昌留昌创业就业工作实施方案》,该方案提出,到2025年,南昌市将创建20万个就业岗位。这一计划不仅展示了南昌的决心,更是各方资源整合、全面发力的典范。“这对即将毕业的我们来说,将会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让我们在这座城市扎根,希望未来能在南昌实现职业理想。”江西农业大学大四学生刘明说。
贴心的服务,无疑增强了公共服务的覆盖面与有效性。
南昌市2024年春风行动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在市就业之家举行
日前,“2024中国年度最佳促进就业城市”榜单公布,南昌高新区获评“最佳促进就业城市(国家级高新区)”称号,红谷滩区荣获“最佳促进就业城市(县区)”,为南昌稳就业、促就业增添新活力。
据统计,截至今年三季度,南昌已发放稳岗返还补贴1.32亿元,提升了企业的保留率与对员工的稳定承诺;截至目前,全市开展“创在洪城”系列服务活动146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46%;今年前三季度,南昌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5.92万人,成功完成全年目标的95.54%。
数字背后皆是民生。一组组数据,见证着南昌就业工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筑牢服务为就业群体搭建圆梦舞台。今年,南昌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始终以高效的政策落实和激励措施,积极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让各类就业群体朝着更高质量、更加充分的就业目标不断迈进。




细致入微

护老爱老享温情

累计筹措资金约32.5亿元,提升南昌居家养老服务;5024户家庭申请适老化改造,完成改造1200余户,让老人在原居享受更加安全、便捷的居家生活。
用“15分钟养老服务圈”打造“银发族”家门口幸福;用“一餐饭”的温度守护老年人“舌尖”幸福;用居家改造构建老年人“无障碍”幸福……
老年人和学生们在红谷滩区红角洲街道九龙馨苑社区“幸福食堂”就餐
今年以来,南昌在加快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的新征程上不断发力,聚焦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不断探索养老服务提质升级,围绕老年人饮食、居住、医疗等方面需求,积极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享,以实干作为绘出“夕阳红”幸福画卷。
一大早,68岁的徐英秀哼着歌走进西湖区绳金塔街道江电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每天准时到这里“打卡”,已成为徐英秀的习惯。“我赶着跟伙伴们练习扇子舞呢,昨天我还学会了新的舞蹈动作。”聊起社区生活,徐英秀笑容满面。
南昌经开区颐养北园养老社区
走进江电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记者看到,书法班、棋艺班、舞蹈班、康养室、图书室一应俱全,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多姿多彩,生活充满乐趣。“这几年,我们的活动场所越来越多,生活越来越方便,这里就是我们的‘幸福驿站’。”爱好书法的刘明亮说,他在社区活动中结识了几名有同样爱好的朋友,现在每天都要早早来服务中心切磋技艺。
中午时分,红谷滩区红角洲街道九龙馨苑社区幸福食堂人头攒动,自助选餐区,蒜苗炒蛋、清蒸鱼、土豆丝等菜品荤素搭配,供应丰富。
“这里的食堂解决了我的一日三餐,菜品不仅样式多,好吃又营养均衡,而且离家近,我天天都来这吃”“以前一个人在家吃饭,冷清、菜又少。现在一到饭点,大伙儿都来,吃完还能直接到社区活动,非常好”……餐桌上,老人们赞不绝口,满心欢喜。
这些其乐融融的场景,是南昌加强社区资源和功能整合,构建城市“15分钟养老服务圈”,大力推进养老服务提质升级最生动的注脚。
养老服务提质升级,南昌的探索远不止于此。
青山湖区湖东社区的嵌入式养老院
今年9月,南昌正式启动居家适老化改造,对老年人家庭的通道、居室、卫生间等生活场所进行个性化设计和施工,并配置相应的智能监测和适老化产品,更利于老年人日常生活,避免老年人受到身体伤害。截至目前,已有5024户申请适老化改造,完成改造1200余户,让老人在原居享受更加安全、便捷的居家生活。
聚焦老年人安全、健康等需求,南昌启动乡镇敬老院资源配置改革工作,推动养老公共资源向县城和中心镇倾斜,使养老覆盖更有广度、服务更有温度、保障更有力度。南昌自2020年全面落实《南昌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以来,积极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加快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南昌累计筹措资金约32.5亿元,守护银发一族从“养老”向“享老”升级。
莫道夕阳应向晚,且看霞光尚满天。如今,南昌从老年人的“床边、桌边、周边”入手,探索出一条原居安养、家门口养老、集中照护相协同的养老模式,以安全优质、方便可及的“家门口”养老服务,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成为南昌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



振兴乡村

村强民富有奔头

2024年,我市新打造309个共同富裕样板村和31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市目前共建成991个共同富裕样板村和6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422家,其中,国家级15家、省级135家、上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
“民宿、梨子、水蜜桃、高山稻……村里业态越来越多,乡亲们钱包越来越鼓。”湾里管理局太平镇南门分场村民李勇喜上眉梢。
“楼上住家,楼下就业,赚钱顾家两不误。”安义县新民乡皇菊加工厂里,就业村民来回穿梭忙着进行挑拣、摆放、晾晒、烘干等程序,制成的菊花茶将销往各地。
隆冬时节,行走于豫章大地,一个个幸福和美的场景,汇聚成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进的新图景。
共同富裕样板村经开区上风景村塔下自然村
一年来,南昌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色,以农业农村“两整治一提升”行动为抓手,全力推进共同富裕样板村和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让农民群众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沿着宽阔平坦的道路走进南昌县广福镇万洲村村民万大爷家,院落干净整洁,房屋宽敞明亮,各种现代化家具一应俱全,屋里屋外摆放的绿植花卉,枝叶茂盛,绿意盎然,让人赏心悦目。
“以前我们住的地方环境不太好,房屋比较破旧,交通也不方便。现在柏油马路通到各家各户,晚上村里也是亮晃晃的,房前屋后都种了花花草草,生活惬意得很。”万大爷说。
万洲村的美丽蝶变源自今年以来镇里大力推进共同富裕样板村建设,投入资金314万余元,对万洲村原有道路、雨污分流、路灯等进行整体提升打造,形成了现在环境整洁、宜居宜业的美丽村庄。
南昌县南新乡楼山自然村
在农业农村“两整治一提升”行动收官之年,我市将共同富裕样板村建设项目列为十大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项目予以推进,从规划编制阶段就贯彻生态理念、新发展理念,立足不同村庄的资源禀赋、自然条件、人文历史、产业现状等因素,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整点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政府引领、多方参与”的原则,统筹推进农村路域环境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特色产业提升。2024年,我市新打造309个共同富裕样板村和31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市目前共建成991个共同富裕样板村和6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在实现村庄“干净、整洁、有序”的同时,我市积极探索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变的实现途径,大力开发乡土资源,发挥竞争优势,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推动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就近就业、增收致富。全市目前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422家,其中,国家级15家、省级135家、上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从教育到医疗,从就业到养老,从城市到农村……民生有力度,发展有温度。每一项举措都饱含着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每一份努力都旨在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美好,在洪城大地,一幅温暖幸福的民生图景徐徐展开。

  来源:洪观新闻记者 殷思萌 胡彦思/文 影视部/图
编辑:李剑楠 审定:李园园 核发:杨赟

持续关注!

点个

洪观新闻
权威首发 独家视角 南昌全景(监督电话:0791-86865121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6120170005)
 最新文章